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伴后凸畸形与截瘫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5月-2005年6月间32例伴有后凸畸形与截瘫的重度胸腰椎结核病人,采用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同时用钛网和钢板重建脊柱稳定性,观察术后植骨融合、畸形矫正、截瘫恢复及结核病灶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5年,30例患者获访,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骨性融合率100%。在胸段、胸腰段及腰段后凸畸形分别平均纠正29°、25°及19°,随访时矫正度丢失〈10°:伴截瘫者11例,Frankel神经功能达到E级;本组脊柱结核均治愈。结论:前路结核病灶边缘性切除术治疗重度脊柱结核,可彻底清除病灶,畸形矫正效果好,骨性融合时间短,减压彻底,结核病灶无复发。

  • 标签: 结核 脊柱 内固定器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主要围绕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展开相关探究,对其采取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治疗方式,并分析这一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分组探究。结果:以瘢痕厚度作为分组依据,将80位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其中厚度小于2毫米的为一组,厚度在2毫米到3毫米之间的为一组,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展开横向对比,结果显示对比结果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依据β-hCG水平进行分组,以50000IU/L为分组界限,小于等于该数值水平的患者归为一组,大于该数值水平的患者归为一组,再次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术中出血情况方面,两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β-hCG水平高的一组出血量也要更多;按病灶大小进行分组,以5厘米为分组界限,再次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显示对比结果没有较大差异性。结论:利用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的治疗方式为有关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安全优势,给患者造成的损害比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瘢痕妊娠 经阴道 子宫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2月8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并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子宫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病灶切除组则开展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子宫腺肌症治疗总有效率;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过程出血量、手术全程所需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薄、痛经水平、CA125;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病灶切除组子宫腺肌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灶切除组子宫腺肌症手术治疗过程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全程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薄、痛经水平、CA125相近,P>0.05;干预后病灶切除组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薄、痛经水平、CA125优于对照组,P<0.05。病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临床有效性高,出血少,术时短,可更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病灶切除术 临床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实施子宫病灶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CSP的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切除组和子宫切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子宫病灶切除术以及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CPS危急状态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子宫切除组比较,病灶切除组患者终止妊娠孕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以及CPS危急状态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切除组患者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子宫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切除术比较,子宫病灶切除术治疗CPS的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瘢痕妊娠 子宫切除术 子宫病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指导脑实质内小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开颅术中超声引导下对12例脑实质内小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分析术中超声引导病灶定位及指导手术切除情况.结果12例12个病灶术中超声均能清晰显示,准确定位,位于运动功能区6例、语言功能区2例、非功能区4例.不同病灶有其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利用彩色多普勒模式可清楚显示血管畸形或血供丰富的肿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术中超声引导下对2例脑胶质瘤、2例转移瘤、2例动静脉畸形、2例寄生虫、1例海绵状血管瘤和1例脑脓肿病变均完整切除;1例胶质瘤大部分切除,1例胶质瘤病部分切除.结论术中超声可对脑实质内小病灶实时、精准定位,有助于将病灶完整切除,减轻脑组织损伤.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脑肿瘤 脑脓肿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子宫腺肌病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收的5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9例,前者对患者实施病灶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措施,后者实施病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实际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提示分析结果有意义(P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联合治疗 药物治疗 病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临床效果一例。方法 术前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行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促角膜上皮修复药物治疗。术后两周再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前节 OC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 术前患者双眼眼红、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术后 2周患者刺激减轻, 3个月后视力明显提高。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多层羊膜移植治疗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视力。

  • 标签: 病灶切除 角膜营养不良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同时在其中选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案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50例)采用的是传统药物治疗,另一组是观察组(50例)采用的是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切除病灶治疗。根据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实施的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切除病灶治疗,其效果较为显著,并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定位导丝辅助诊断中,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切除患者起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为其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对其作用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 触诊阴性 乳腺病灶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经腹部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灶缩小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瘢痕妊娠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3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患者,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方式,随后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上升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视力上升情况更加明显,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部分患者的视力还会得到提高。

  • 标签: 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将66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33)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研究组(n=33)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HCG与月经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具有确切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腺肌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妊娠以及痛经的改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6例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实验组(n=43),对照组实施开腹病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实施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出血量、痛经程度、妊娠率。结果手术出血量、痛经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行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其中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开腹病灶切除术,前者对改善痛程度、提高妊娠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病灶切除术 妊娠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效果。方法:该研究总共纳入58例实验对象,均是2021.07月至2023.07月到医院诊治的前纵膈肿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与试验组(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共29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于对照组,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疼痛评分更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更短(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用于前纵膈肿瘤的效果良好,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前纵膈肿瘤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病灶切除术 围手术期指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2010-2014年实施治疗的30例子宫腺肌患者,依照患者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术后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比两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偏短,同时术中出血量显著偏少,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也显著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患者实施腹腔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结合米非司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并对其研究进行分析。方法:从2021年05月-2023年04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住院卡尾数编号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采用病灶局部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月经量、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血清性激素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月经量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6个月内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述两种结果P<0.05,其中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者FSH、LH、E2,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月经量和疼痛程度评分,还在不会影响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同时够[邓舒静1]降低患者复发率情况[邓舒静2],值得临床应用采纳。

  • 标签: 病灶局部切除术 曼月乐环 子宫腺肌病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于肺小结节病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1-2020.12胸外科收治的30例肺小结节病灶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实验组进行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引流管拔除时间(d)、术后引流量(ml)、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小结节病灶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可作为肺小结节病灶治疗的优选手术方法。

  • 标签: 完全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小结节病灶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并评价一种对非标准体位头颅CT扫描患者进行颅内病灶手术定位的改进方法。方法选取近3年来218例脑内血肿手术患者,常规定位对照组74例,调整基线定位组144例,根据血肿与骨窗中心或穿刺点的位置关系,设计评价标准,根据定位准确性评分比较定位准确性。结果常规定位对照组定位准确性评分平均为4.30±1.13分。调整基线定位组定位准确性评分平均为4.70±0.63分。行Z检验,两组间比较Z=2.91〉1.9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颅脑CT调整基线定位法准确度更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T PACS 颅脑 定位 方法 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单独使用GnRh-α及GnRh-α+曼月乐治疗后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模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GnRh-α治疗,观察组给予GnRh-α+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月经量、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患者给予GnRh-α+曼月乐治疗,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GnRh-&alpha 曼月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使用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及在术后3个月时的月经第4~7天放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的子宫体积、月经量、VAS评分、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月经量、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血红蛋白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左炔诺孕酮 子宫腺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