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骨髓问充质干细胞中何种细胞最适宜作为体外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种子细胞.方法收集猪肌腱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50×106个细胞密度均匀接种于圆柱状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acids,PGA)上,按细胞种类分为三组,每组n=3,体外培养,并于1、2、6周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测、免疫组化检测、胶原定量测定和大体观察.结果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培养时有细胞外基质产生,六周时肌腱细胞组产生胶原量最多,明显优于真皮成纤维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1).免疫组化显示形成的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能力最强,在现有条件下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肌腱的最佳种子细胞.

  • 标签: 组织工程化 肌腱种子细胞 比较研究 DERMAL FIBROBLASTS 真皮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水势、播深、发芽床、盐处理、贮藏方式下考察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结果三叶香茶菜种子在20~3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其中在25℃下,萌发率达90.0%.种子的pH值适应范围较小,在pH值为4~6时,萌发率较高,为79.8%~82.3%.最适萌发水势为-0.2MPa,萌发率达90.5%,而最适播深为0~2cm,出苗率达84.3%.在不同的发芽床中,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1.3%.光照和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和干燥器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三叶香茶菜种子适应性相对较低,但萌发率高,合适的贮藏方式可保持较长时间。

  • 标签: 三叶香茶菜 种子 发芽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创伤、感染、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等导致的大面积骨缺损一直是外科临床急需解决的难题。骨组织工程为骨组织再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也是最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之一。种子细胞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3个基本要素之一。干细胞是骨再生中最合适的细胞来源,骨髓基质细胞(BMSCs)、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ASCs)和骨膜源性干细胞(PDSCs)三种主要的细胞类型作为种子细胞,用于成骨分化后形成新的、有功能的骨组织。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种子细胞 脂肪源性间充质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行子宫全切术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A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B组接受经阴道子宫全切术,C组接受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3组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C组(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雌二醇、卵泡刺激素(ESH)、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水平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A组(73.3%)及B组(76.7%)(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效果更好,但费用较贵。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腹腔镜 经阴道 开腹
  • 简介:摘要:桔梗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种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然而,由于桔梗的种子生长周期长且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才能正常发育,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种子质量下降。不过,通过对桔梗种子的科学研究,可以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改善桔梗种子的质量并保证其产量稳定。基于此,本文围绕提高中药材桔梗种子播种品质的方法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中药材 桔梗种子 播种品质 方法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岭南名中医郭永标主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根据多年治疗本病经验,郭永标主任首创“调经通络种子方”,强调治疗女性不孕症重在调肝,肝脾肾同调且通络,临床疗效甚佳,为治疗不孕症开拓了新的中医诊疗思路。

  • 标签: 不孕症 调肝通络种子方 郭永标
  • 简介: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速度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对于卫生院的公共卫生要求也逐渐提升。当前我国基层医疗公共卫生发展水平相对成熟,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也逐年提升,对于公共卫生资金管理质量与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也非常重视,为了解决当前公卫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人们身体更加健康。

  • 标签: 公共卫生 资金管理 问题 对策
  • 简介:目的本研究主要比较了应用免疫磁珠(MACS)和流式细胞仪(FACS)两种分选手段,从ES分化细胞中获得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效率。方法利用MACS和FACS从ES分化细胞中分选出FLK-1阳性细胞,分别在VEGF和PDGF诱导培养下获得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运用MACS和FACS进行细胞性质和纯度鉴定,并对两种方法所获细胞的活力和细胞得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利用MACS分选获得的FLK-1阳性细胞经过PDGF诱导培养后可以得到108~109量级和纯度超过90%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可满足构建血管的需要,而利用FACS分选难以获得构建血管肌层所需的大量细胞。利用FACS分选的FLK-1阳性细胞经过VEGF诱导培养后的纯度约60%,表达vWF和吸收低密度脂蛋白(Ac-LDL)的血管内皮细胞;而利用MACS从ES细胞中分选获得的血管内皮细胞纯度较低,两种分选方法获得的细胞活力无明显差别。结论因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所需要的平滑肌细胞数量巨大,宜选用MACS从ES分化细胞中分选获得;而血管内皮细胞宜选用FACS分选获得。

  • 标签: 免疫磁珠 流式细胞仪 纯化 胚胎干细胞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比较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1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阴式组96例和腹腔镜组72例。阴式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为(52.3±10.5)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16.7±20.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肌瘤重量明显重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术后病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阴式组(P均〈0.05);术后腹腔镜组妊娠10例(55.6%),阴式组妊娠4例(4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相当。而对仅需保留子宫不需要生育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好;对要求生育、子宫肌瘤合并有粘连的患者建议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 标签: 阴道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 简介:为探讨一个新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TFAR19所参与的凋亡途径,我们研究了几种不同方式诱导白血病细胞株Jurkat细胞凋亡过程中TFAR19表达的变化。采用去除血清,VP-16作用及Fas单抗活化受体等方法诱导Jurkat细胞凋亡后,以RT-PCR方法检测mRNA水平TFAR19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水平TFAR19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Jurkat细胞在去除血清12小时,

  • 标签: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TFAR19 白血病细胞株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地方政府模式由原本的经济建设型,正逐步转变为公共服务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地方政府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对地方政府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全方位实现。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地方政府 专项资金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摘要:公立医院是国家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管理对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公立医院财政资金的管理与监督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其管理与监督的措施。

  • 标签: 公立医院 财政资金 管理 监督 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对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分析2007~2009年在我科行LSH术和LAVH术的患者共122例,比较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性生活的满意度.结果LSH组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VH组术后8个月性生活质量恢复正常,和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个月内性生活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8个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近期性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远期影响不明显.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切除 性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为民众提供卫生服务的最重要机构,为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政府对其的资金补助也明显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要重视自身补助资金管理能力,提升资金利用率,在满足城乡居民医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机构的应用优势。本文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弱点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加强策略,以期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管理质量。

  • 标签: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补助资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海藻酸钠微球颗粒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两种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卵巢功能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海藻酸钠微球颗粒治疗,B组采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前大小变化,并比较。结果B组聚乙烯醇颗粒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明显高于A组海藻酸钠微球颗粒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结论聚乙烯醇颗粒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