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微时代背景下,移动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各种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快速普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变。在此环境背景下,教育领域的教学方式和载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为教育改革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文章对移动微时代下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移动微时代 护理专业 实践教学 智能手机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在医院方面的互联网化也是大势所趋,但是医疗行业有其特殊的地方,与其他领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这就要求医院在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时候要更加注重网络的安全性的专业性。本文提出的就是建立一个适用于医院的安全与监督的平台,主要的用途就是解决移动互联网医院的身份认证、机密抗抵赖、可审计等安全问题。这样的平台的基础就是成熟的技术以及数字证书体系。作为院方,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设计出一些实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医院的互联网安全流程。使用一些控件结合的方法,打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字化体系,从而促使移动互联网医院向着有序、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方向,然后对其进行了安全分析和管理机制总结,最后总结了移动互谅医院信息安全与监督平台。

  • 标签: 数据安全 移动互联网医院 数据监管
  • 简介:摘要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迅速普及,为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手段。移动执法通过信息手段提高卫生执法水平和效率,成为目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卫生监督所开发了一款移动执法应用程序APP,依托智能移动设备和无线网络应用技术,与卫生监督无缝对接,实现移动办公、信息查询、现场执法及打印执法文书等一体化运用。为评价该移动执法系统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现对卫生监督部门移动执法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移动执法 卫生监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对于提高乳腺外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乳腺外科2014年10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专科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前后,将其分为观察组(运用后)59例和对照组(运用前)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93.22%>78.18%)、遵医行为(98.31%>89.09%)相对更高,而护理差错发生率(1.69<7.27%)等方面相对更低(P<0.05)。结论专科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其对于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效果。

  • 标签: 乳腺外科 专科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静脉输液实施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300例患儿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更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儿家长为98.00%,同时,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另外在输液过程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保障患儿的输液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输液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改进在移动信息系统下患者身份识别应用效果。方法:成立 CQI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下身份核对不正确的原因,制定持续改进措施。护理部与各科室护士长反复督查,以保证对病人实施正确身份核对,保证患者安全。结果:通过持续改进医院从 2016年 10月的 50 %上升至 2017年 10月 100% 结论:移动信息系统下患者身份核对正确率明显提高。

  • 标签: 提高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身份识别 正确率
  • 简介:摘要现代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病案管理作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尤其是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医疗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医院为了谋求长远生存和发展,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在病案管理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善传统病案管理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本文主要就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 标签: 现代化信息技术 病案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分析其对于提高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风险防范对策实施的前后分为观察组(实施后)58例和对照组(实施前)54例,探讨两组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防范效果。结果在112例眼科疾病患者当中,存在不安全因素29例(25.89%),观察组6例(5.35%),对照组23例(20.54%),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4.83%>83.33%)、依从性(96.55%>87.04%)相对更高,而风险事件发生率(0<3.70%)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其对于提高眼科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健康安全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
  • 简介:目的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控制临床用药安全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全面实施移动护理信息化前后临床用药错误发生率及原因。结果未实行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时年发生临床用药错误67例,包括患者错误19例(28.35%),用药剂量错误8例(11.95%),漏给药21例(31.34%),给药时间错误9例(13.43%),给药途径错误10例(14.93);扫码率50%时发生临床用药错误27例,分别是10(37.03%),3(11.11%),10(37.03%),2(7.41%),2(7.41%);扫码率95%时临床用药错误率9例,分别是1(11.11%),1(11.11%),4(44.44%),2(22.22%),1(11.11%)。结论全面实施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可预防和降低临床用药错误,使用移动终端扫码执行医嘱,提高扫码率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的关键。

  • 标签: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临床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移动康复小助手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选取94例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7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口头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移动康复小助手进行宣传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采用移动康复小助手的观察组患者,对相关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合格率(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68.09%),观察组患者术后六个月的膝关节量表评分(KSS)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移动康复小助手能够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促进患者膝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移动健康小助手 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效果
  • 简介:【摘 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推行和应用,结合健康管理移动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对信息化的有效利用,家庭医生可以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包括健康评估、治未病管理、慢病管理、转诊指导、疾病监控等健康服务管理;同时,基于移动医疗信息化技术支撑,使得居民健康服务、医疗服务得以跨越地理区域的限制,强化健康服务在信息数据方面的连续性和综合性;通过医疗信息资源的有效分发和优化使用,将进一步推动社区医院的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从而有利于促使社区医院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服务管理闭环。

  • 标签: 健康管理, 分级诊疗, 移动医疗, 家庭医生,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提高脊柱外科护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8月,在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干预分为为对照组(n=105,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n=105,移动护理信息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康复知识掌握情况、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总掌握率、对护理的满意度分别为96.19%和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81%和84.76%,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所有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进行护理干预,能促进脊柱伤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工作用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脊柱外科室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脊柱外科 护理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讨论移动C型臂cT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中的初步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单节段AO分型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6例;年龄17~68岁,平均43.6岁;脊髓损伤按照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2例,D级4例,E级2例。术前进行CT检查,术中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技术对所有患者行骨折撑开复位,再行移动C型臂cT检查骨块复位情况,确定下一步是否实施椎板切开椎管减压、骨折块复位处理。术后再次进行CT检查,并跟踪监控骨折复位和椎管管径复原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第3天和末次随访时的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率、椎管占位率、椎体平移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上指标术后第3天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脊髓功能恢复良好:B级1例改善为C级,C级4例改善为D级,5例改善为E级,D级3例改善为E级。结论术中移动C型臂cT扫描在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术中对是否进一步行切开椎板减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提高了A3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手术计划的确定和修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胸椎 腰椎 骨折 骨折固定术 C型臂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方面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06月内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治疗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奇数组、68人)和对照组(偶数组、68人)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性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综合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能够发挥出比单纯的综合性护理更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明显提高,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健康教育 联合 小儿手足口病 治疗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军事基地的分散性,边疆地区一直是我国的军事重镇。但由于边疆地区远离内陆,人烟稀少,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尤其是医疗资源极其匮乏,这就导致了部队看病难、看病远、大病重病难以治愈等问题逐渐暴露,官兵身体素质得不到保障,军事实力就根本无从说起,因此基于军事综合新新网的远程医疗信息系统构建就显得迫在眉睫。

  • 标签: 远程医疗 基层服务 卫生医疗系统
  • 简介:内质应激(ERS)是继细胞死亡受体通路、线粒体通路后的第三大细胞凋亡通路,主要由氧化应激、钙失衡及炎症反应所引起。适度的内质应激能维持细胞稳态,但过强或长时间的应激,会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很多疾病与ERs有关,如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等。本文简要综述ERs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作用及机制。

  • 标签: 内质网应激 缺血性脑卒中 钙超载 自由基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将从远程医疗协作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出发,分析和讨论远程医疗协作如何实现健康扶贫,并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且促进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在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现过程中,远程医疗协作切实有效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同时还通过远程医疗协作实现了对偏远地区的健康扶贫,有效的让医疗成本得到了降低同时也让发达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这对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都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卫生信息化也已经开转向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而言,远程医疗的强势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实现了健康扶贫的目的。

  • 标签: 远程医学 医院信息系统 区域医疗 健康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