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疼痛的影响。方法筛选60例类风湿关节炎社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例两组患者干预后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ADL)、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VAS、ADL、QOL评分分别为47.4±6.0分比53.7±6.4分,103.9±8.2分比85.8±6.8分,87.7±11.2分比62.2±9.2分,各项指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缓解疼痛,应在社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积极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社区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钙D3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分析。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给予碳酸钙D3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法迪三治疗,最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后腰椎和桡骨骨密度的增加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的LDL-C、TG和ALP明显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碳酸钙D3片能够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的临床指标,在提升患者健康生命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碳酸钙D3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诊治类风湿关节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5月到2013年5月间收治的98例类风湿关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只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同样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方中药治疗方法,治疗过程均为2个月,期间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记录是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最后进行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通过具体的计算可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诊治中,中西医相结合诊治的方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热痹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 简介: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疾病,由于自身免疫介导,IL-1,TNF等细胞因子导致滑膜炎,引起软骨破坏,骨质侵蚀。血液净化疗法能安全快速有效地去除患者体内多种自身抗体和致细胞因子、介质,对缓解病情进展、提高药物疗效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血液净化治疗 致炎细胞因子 应用 自身免疫疾病 多系统损害
  • 简介:背景:以往有关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晚期类风湿关节临床疗效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对类风湿关节整体病情活动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支持。目的:探讨膝关节表面置换对类风湿关节患者整体病情活动的影响。方法:纳入109例类风湿关节患者,置换组48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联合内科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61例单纯行内科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年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功能评定采用Ishikawa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治疗前2组患者类风湿因子、血沉和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1,2年,药物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置换组(P〈0.05);2组治疗后2年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受累关节类风湿关节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主要表现在疼痛、肿胀和主观感受方面,其中置换组优于药物治疗组(P〈0.05)。提示全膝关节置换在短期内可影响类风湿关节的病情活动,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标签: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血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治疗中来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以来收治的98例类风湿关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甲氨蝶呤,观察组患者给予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疗效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各项客观指标上均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显著,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 氟米特联合甲氨蝶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复方丹参治疗风湿关节痛的疗效。方法将风湿关节痛疾病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给与常规的中医风湿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每日接受一次20ml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250ml生理盐水静滴,20天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近期治愈5例,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0例。近期治愈率为11.9%,显效率为59.5%,有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近期治愈2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近期治愈率为4.8%,显效率为42.9%,有效率为47.6%,总有效率为95.2%。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整体要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在对患者疼痛缓解和治疗的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近期治愈率+显效率)。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风湿关节痛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复方丹参 风湿病 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51900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给予活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方法选取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活动类风湿关节RA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甲氨喋呤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益赛普进行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安全,无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活动类风湿关节RA患者重组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疗效显著,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RA 益赛普 柳氮磺吡啶 甲氨喋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风关节的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53例痛风关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跖趾关节发病最高,MRI可表现为关节旁痛风结节肿块、穿凿样骨破坏及骨髓水肿等影像学特征。结论MRI能显示痛风关节的病理改变,中晚期患者可显示出典型的MRI影像学征象,MRI对于痛风关节的诊断较有意义。关键词痛风;关节;关节;MRI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MRIimagingcharacteristicsofgoutyarthritis.MethodsTheMRIimagingandclinicaldataof53casesofgoutyarthritiswerecollectedand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Incidenceofofthepatients’metatarsophalangealjointwashigherthanotherjoints.MRIimagingdemonstratedperiarticularlyeccentricgoutynodularmasses,theoverhangingmarginof"punchedout"erosions,cysticdestructionandcalcificationofatophus.ConclusionMRIscanningcandemonstratepathologicalchangingofgoutyarthritis.TypicalMRIimagingcanbedisplayedinthelateofpatientsofgoutyarthritis.MRIscanningishelpfulforpatientswithgoutyarthritis.Keywordsgout;arthritis;joint;MRI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膝骨关节患者关节镜治疗的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到2012年7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患者89例,其年龄在40至72岁之间,用关节镜对其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0例,占总人数68%以上,18例显效,占总人数比例的20%以上。另有11人好转,占总人数12%。结论用关节镜对膝骨关节来进行治疗,从上述数据来看,有显著疗效,此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康复护理 关节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膝关节关节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年来部分门诊及住院膝关节关节患者18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采用小针刀结合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89例,单纯小针刀治疗,不进行康复训练。1个月后进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在针刀疗法结合规范化的关节功能康复训练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小针刀治疗 康复训练
  • 简介:目的观察幼年特发性关节(JIA)患儿受累髋关节的MRI表现,探讨其与临床病程和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分析41例确诊JIA患儿的髋关节MRI,对滑膜血管翳、关节积液、关节软骨改变、骨骺改变、腹股沟淋巴结、肌肉改变和关节对位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对不同亚型JIA的MRI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分析软骨和骨有不同程度破坏患儿的病程与发病年龄的差异,观察MRI定量评分与病程和发病年龄的相关。结果不同亚型JIA患儿髋关节受累MRI评分(单项改变分值和总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软骨/骨破坏组、单纯软骨破坏组与软骨破坏合并骨破坏组间病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病程与MRI总分呈正相关(r=0.392,P=0.011),与软骨改变分值呈正相关(r=0.354,P=0.023),与骨骺改变分值呈正相关(r=0.482,P=0.001);发病年龄与MRI总分呈负相关(r=-0.438,P=0.004),与滑膜血管翳分值呈负相关(r=-0.461,P=0.002),与骨损伤程度(软骨和骨骺改变分值之和)呈负相关(r=-0.311,P=0.048)。结论MRI可对JIA累及髋关节做出早期、全面评价。

  • 标签: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 磁共振成像 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玉龙散加金黄散辨证治疗混合证型膝关节关节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膝关节关节患者140例,按照疾病发展及证型改变,用玉龙散加金黄散外敷,按VAS膝关节疼痛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综合评定。结果随访3个月~1年,显效74例(52.8%)。有效58例(41.4%),总有效率94.3%,差8例(5.7%)。结论玉龙散加金黄散辨证治疗混合证型膝关节关节的效果满意,远期疗效肯定。

  • 标签: 玉龙散 金黄散 膝骨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消炎膏治疗膝骨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人,分别予消炎膏、奇正消痛贴治疗。每日一次,1周为一疗程。分别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疗效评定标准和WOMAC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结果消炎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奇正消痛贴组,WOMAC评分较对照组减少。且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膏治疗膝关节关节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消炎膏 膝骨关节炎 WOMAC
  • 简介:目的检测TLR-4和IL-1B在骨关节(OA)患者关节液和血清中的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LR-4和IL-1B在20例OA患者和20例正常人关节液和血清中的水平,分析OA患者的TLR-4和IL-1B水平与正常人水平关系,分析与关节严重指数的相关。结果OA患者血清TLR-4和IL-1B水平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高于正常人水平。OA患者中TLR-4和IL-1B血清水平与关节液水平变化联系密切,其水平变化与关节严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TLR-4和IL-1B在OA患者中高表达,他们的表达与关节严重程度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与参与OA的发生、发展过程。提示运用TLR-4和IL-1B的相关配体作为免疫佐剂可能用于治疗OA。

  • 标签: 骨关节炎 TOLL样受体 受体,白细胞介素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膝骨关节治疗过程中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所收治的150例膝骨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推拿法,对两组患者的Lyshoml膝关节评分、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Lyshoml膝关节评分、关节屈伸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膝骨关节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此种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在临床中可以对其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药物治疗 针灸推拿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目的比较髌股关节置换术(PFA)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单纯髌股关节关节(PFOA)的失败率,评价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疗效差异。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BM数据库,收集单纯髌股关节关节(PFOA)行PFA或TKA的临床试验,提取数据,采用Meta—Analyst3.1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9个回顾临床试验,髌股关节置换1599膝,全膝关节置换患267膝。总的PFA组(包括第一代、第二代PFA)失败率13.6%[95%CI(0.103,0.176)];TKA组失败率1.8%[95%CI(0.007,0.044)];第一代PFA假体失败率19%[95%CI(0.143,0.247)];第二代PFA假体失败率8.3%[95%CI(0.053,0.128)]。结论PFOA患者行PFA的失败率比TKA高,需要再手术或翻修,这与假体设计和适应证的选择有关。第二代PFA假体翻修率与第一代相比明显降低。

  • 标签: 骨关节炎,膝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