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近红外(nearinfrared,NIR)治疗面部老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面部老化患者采用NIR治疗,共做一个疗程(6次),每次治疗间隔2周。采用三维数码照相对治疗前后患者面部色斑、细纹、皮肤松弛和面色灰暗程度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NIR治疗能明显改善面部皮肤细纹、松弛和面色灰暗等,治疗后2个月对面部皮肤细纹、松弛和面色灰暗的有效率分别为50%、60%和60%,治疗后6个月时分别为30%、30%和60%。NIR对面部色斑无明显改善。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0%和60%。结论近红外能有效改善面部皮肤细纹与松弛,增加皮肤光泽度,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老化的方法。

  • 标签: 近红外光 面部皮肤光老化 无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糜烂患者接受红外治疗的同时,患者接受科学临床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服务所在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68例患有宫颈糜烂的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红外治疗,根据患者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及人性组,常规组患者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而人性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接受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人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红外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而言,在治疗的同时接受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糜烂 红外光 护理 效果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频治疗仪联合红外在肩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60名肩周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我们使用低频治疗仪联合红外治疗模式,对对照组的患者我们只使用红外治疗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

  • 标签: 低频治疗仪 红外光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黄和桂枝混合汤剂的红外谱,分析两种药材共煎之后的相互作用。方法根据麻黄汤的两倍药量精确称取18g麻黄、12g桂枝和18g麻黄+12g桂枝三组药材并按照一定流程制成试验样品,对样品汤剂进行光谱测试。结果麻黄+桂枝光谱中出现了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中未出现麻黄与桂枝光谱中的一些成分;麻黄+桂枝光谱当中存在新吸收峰;三组药材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相似部分吸收峰位置偏移;三组药材同一坐标系的红外谱极为相似且吸收程度不同。结论麻黄+桂枝汤剂当中对麻黄和桂枝汤剂的一些成分做出了保留和去除,并生成了新成分;三种汤剂的各个基团所处的化学环境存在差异,说明麻黄+桂枝汤剂中的成分并不仅仅是单味麻黄和桂枝汤剂成分的简单叠加。

  • 标签: 麻黄 桂枝 混合汤剂 红外光谱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44-01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近红外谱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近红外是存在可见光和中红外之间的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磁波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由于波长反应具有差异性,所以又可以分为近红外短波和近红外长波。近红外谱的穿透力是比较强的,属于分子振动光谱。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在近红外谱的基础之上研究出了近红外谱技术,目前在化工领域以及食品加工领域等,都应用到了近红外谱分析技术。而且在药物分析中该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将对近红外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药物分析 红外光谱 技术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要想保证中药产品质量的稳定,就需要对多组份的复杂体系的中药进行检测。目前,所面临的一种难题是发展科学有效的中药质量检测方法,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是近红外谱技术,各种技术能够实现检测过程的无损,并且检测速度比较快。在此背景下,该文章主要针对红外谱检测技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中药制剂 质量控制 检测技术 近红外光谱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0年7月-2011年10月对200例化学定性、红外谱法成份分析尿路结石经验。方法对200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化学定性、红外谱法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及结果资料分析。结果根据化学定性、红外谱法两种方法分析泌尿系结石结果的相同性及差异性,最后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出泌尿系结石准确成分。结论化学定性及红外谱法两种方法密切结合是更准确分析出泌尿系结石主要成份。

  • 标签: 化学定性 红外光谱法 分析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近红外谱技术(Near Infrared, NIR)在我国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除部分专业分析人员,该项技术很少有人知晓。自九十年代起,NIR通过持续发展,成为了一项发展迅速、夺目的原位分析技术,渐渐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并以惊人的速度广泛应用在农牧业、食品、化工、石化、制药、烟草等多个领域,为科学研究、生产控制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现阶段,NIR在制药领域的应用已经成熟,被欧美药典视为标准的检测方法,其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也获得了FDA的认可。通过对药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对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的实时监测,包括混合、干燥、加工、制剂、压片及包装等,近红外技术的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以往传统的药物检测技术相较,NIR在很大程度上使药物检测质量与能效得到了提升,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关技术科研人员应重视分析NIR相应特性,进一步强化 NIR在药物检测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品检测 近红外光谱分析 应用研究
  • 简介:背景: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通过症候学的方法进行诊断,近年来通过神经影像技术与模式识别的结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进行鉴别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兴趣。目的:利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大脑前额叶多通道近红外谱信号数据进行分类鉴别,验证其可行性。方法:使用言语流畅性测验作为激活任务,采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的大脑前额叶的近红外谱信号数据。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计算各通道均值作为特征,计算接收者操作特征的曲线下方面积对通道特征进行分类性能排序,使用支持向量机按性能排序的特征组合做分类,然后用留一验证法计算分类性能指标,验证分类能力。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特征性能排序前8位的特征组合的准确度最高达到95.24%,并且这8个通道都位于右侧前额叶。推断右侧前额叶区域可能是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要脑区,因此根据结果可以推断出近红外谱数据通过与模式识别方法的结合可以成为辅助诊断精神分裂症病患者的一种手段。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精神分裂症 近红外光谱 支持向量机 曲线下方面积
  • 简介:【摘要】:化学药品直接关系着各项疾病的治疗,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其药品质量始终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现阶段,近红外谱分析技术逐渐成熟,被广泛应用在化学药品生产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技术优势,促使化学药品生产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从近红外谱分析技术概念入手,深入开展分析,探索其技术应用实践内容,旨在为当前的化学药品生产通过良好的参考。

  • 标签: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化学药品 生产质量
  • 简介:摘要动力疗法是一种光化学疗法,与传统治疗比,其优势在于高选择性和低毒性。目前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领域用于尖锐湿疣、非黑素瘤型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痤疮、银屑病等疾病治疗,疗效显著。本文对其在老化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光老化 PDT 光动力治疗
  • 简介:摘要紫外线是皮肤外源性老化的主要因素,皮肤每天都接受来自日光中紫外线的辐射,臭氧层破坏,紫外线强度增加,日积月累可导致皮肤出现老化,出现皮肤衰老化、脂溢性角化、皮肤良恶性肿瘤等皮肤疾病,本文重点描述皮肤老化的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远红外痛经理疗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采用远红外痛经理疗贴贴于脐部(神厥穴);对照组80便服用西药布洛芬胶囊。结果2个月经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远红外痛经理疗贴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暖宫止痛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

  • 标签: 远红外痛经理疗贴 痛经
  • 简介:目的:观察强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方法采用以色列飞顿二号激光/光子工作站治疗仪对343例面部皮肤老化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色素沉着87例,有效率81.6%,毛细血管扩张87例,有效率92.0%,脂溢性角化87例,有效率94.3%,细小皱纹41例,有效率51.2%,毛孔粗大41例,有效率39.0%。结论强脉冲治疗面部皮肤老化见效快,疗效好,操作便捷。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脉冲光治疗 面部皮肤光老化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动力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很大提升,能够有效针对临床中大多数难治性皮肤疾病展开治疗。我国每年仍存在大量皮肤疾病患者遭受疾病折磨,动力治疗的出现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痛苦,改善疾病现状,而且在短时间内能让患者恢复到日常生活中,在此类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治疗期间,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状况来调整光源和照参数,因此,对光源和照参数的选择在动力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分别阐述如何正确调整照参数以及光源,并对现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现内容如下。

  • 标签: 皮肤疾病 光动力治疗 光源和照光参数选择
  • 简介:慢性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为多发病之一,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菌隐藏于宫颈粘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阴道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顼后,病原菌侵入而引起感染。其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性交出血、腰骶部酸痛、下腹部坠胀疼痛等。其主要病理表现为宫颈糜烂,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2002年10月~2006年9月,我院使用红外线治疗治疗宫颈糜烂并进行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仪治疗 宫颈糜烂 临床分析 红外线 阴道分泌物增多 慢性宫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