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储存期的红细胞悬在过滤前后各项实验指标(包括血象和生化)的差异来评价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15、25d的红细胞悬50U.在无菌条件下,用FTS-RC(血库型)血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收集过滤前后血样,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K+、Na+、Cl-,用酸度计测pH值.结果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的白细胞过滤率为99.45%,过滤前后血样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有高效的WBC去除率,且对RBC性质影响极少,过滤后的血液可安全有效地使用.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 效应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因不慎坠入汽油罐中,在油中浸泡并缺氧38h后入院.患者烧伤面积35%~85%TBSA,平均面积42%,以Ⅱ度为主.创面大部分表皮脱落,基底红润,渗出多,创面周围有大小不等水疱.4例均有不同程度吸入性损伤.表现为声嘶、呼吸困难,意识模糊、昏迷,表情淡漠.呼吸36~52次/min,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两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呼出汽油气味.心率114~186次/min.实验室检查:Hb146~178g/L,Hct58%~62%,WBC16.2~24.0×109/L,TP42~60g/L,Alb20~36g/L,血气分析:pH7.28~7.32,PaCO24.36~4.47kPa,PaO28.2~9.0kPa,SO20.80~0.92,HCO3-16.2~19.4mmol/L.1例心肌酶增高明显,AST258U/L,LDH448U/L,CK2210U/L,HBDH408U/L,CK~MB324U/L.黑便,潜血试验(++).辅助检查提示: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诊断:(1)化学烧伤;(2)吸入性损伤;(3)汽油中毒;(4)休克.

  • 标签: 汽油浸泡损伤 治疗 化学烧伤 症状 吸入性损伤
  • 简介:本组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被火焰烧伤后坠入海中浸泡约45min,随即送入笔者单位.烧伤总面积20%~46%TBSA,创面散布于头、面、躯干及四肢,多呈红斑状,似Ⅰ度烧伤;散在少数水疱,为浅Ⅱ度.创面疼痛剧烈,拔毛,患者口渴.用等渗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再以0.05%洗必泰冲洗两遍,1%碘伏湿敷后包扎.补,口服维生素C、E并防治感染.伤后第2天,患者红斑状创面逐渐形成水疱.伤后第3天水疱逐渐融合,基底潮红.伤后第5天,创面渗出逐渐减少.伤后1~5d创面细菌培养主要为大肠杆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伤后14d头面部创面逐渐上皮化.四肢及躯干创面经换药,于伤后16~18d愈合,愈合处瘙痒严重,予以肤康霜(积雪草苷,上海现代浦东药厂)对症治疗有效.

  • 标签: 救治 烧伤 创面 海水浸泡
  • 简介:目的利用犬动物模型研究海水浸泡股骨开放性骨折的伤情特点及早期救治方法。方法20只华北成年犬,随机分为对照与海水浸泡两组。于股骨中段截骨制备开放性骨折的动物模型,实验组犬浸泡于海水中3h,对照组于笼内放置3h,两组均于3h后行伤口清创、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果①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分别有1只和3只动物伤口感染(P>0.05);②病理结果显示海水浸泡组软骨骨痂较多;③生物力学测试两组骨愈合刚度分别为(451、49±183.00)N和(150.15±20.16)N(P<0.05);④影像学观察两组骨痂形成及骨愈合无明显差别。结论①海水浸泡使开放骨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②海水浸泡使骨折愈合质量下降,骨折愈合过程有延迟倾向。③生物力学测定示海水浸泡开放骨折愈合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④内固定有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但在股骨这一特定部位可选择性应用。

  • 标签: 海水浸泡 开放性骨折 内固定 生物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每组72只,均造成背部10%TBSA浅Ⅱ度烫伤。海水浸泡组大鼠伤后固定四肢,立即用盛海水的方盆浸泡双前肢以下部分,持续4h;烫伤对照组大鼠则用空方盆模拟浸泡过程。于伤后0(即刻,下同)、6、12、24h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K^+、Na^+、Cl^-的浓度。于伤前及伤后0、6、12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含量。对两组大鼠创面行大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中K^+、Na^+、Cl^-的浓度大多高于烫伤对照组。伤后6h海水浸泡组大鼠血清TNF-α、IL-6含量分别为(140±22)、(160±41)ng/L,均明显高于伤前值(29±15)、(62±17)ng/L及烫伤对照组(120±12)、(124±22)ng/L(P〈0.05)。与烫伤对照组比较,海水浸泡组大鼠创面水肿及局部组织炎性反应加重,创面再上皮化和表皮各层的分化延迟;海水浸泡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3±1.6)d,明显迟于烫伤对照组(14.1±1.8)d(P〈0.05)。结论大鼠烫伤后经海水浸泡,可加重创面炎性反应,使创面愈合延迟。

  • 标签: 烧伤 海水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创面愈合
  • 简介:目的介绍电凝法去除腋毛区域大汗腺治疗腋臭的手术方法.方法在局麻下,在腋毛区域沿皮肤皱褶作一切口(或者两平行切口),首先于创缘两侧作皮下潜行分离暴露腋区大汗腺和毛囊,再行电凝法破坏皮瓣上呈点状分布的大汗腺,术后加压包扎.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取得良好疗效,腋臭消失,切口一期愈合,无明显瘢痕,肩部无活动障碍.结论电凝法治疗腋臭效果简便易行,疗效确切,可成为治疗腋臭术式的选择之一.

  • 标签: 电凝法 大汗腺 治疗 腋臭 切口 一期愈合
  • 简介:谨防子宫积致子宫穿孔子宫积继发子宫穿孔,多发于中老年女性,是妇科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病因有三:①中老年妇女的宫颈腺体发生萎缩,宫颈分泌物减少,对致病菌屏障作用减弱,官腔与外界之间已无宫颈粘液阻断;②绝经期后子宫内膜萎缩,较易导致官腔逆行感染;...

  • 标签: 子宫积脓 子宫穿孔 子宫内膜萎缩 上消化道穿孔 中老年妇女 早期症状
  • 简介: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净化的必要条件,急慢性血液透析患者绝大部分均需要静脉插管留置维持血管通路,以过渡到进行血管造瘘手术成功后再拨除,或者急性肾衰竭好转后拨除,血管条件差者甚至长期留置.长期以来,多种资料和书籍介绍的均为用肝素盐水封管,本院在六年多时间中用生理盐水封管已达1200余人次,两次封管间隔天数最长15天,其中>5天者达200次以上,留置管最长时间14个月,成功率100%,为进一步推广使用,2001年~2003年中我们分别用生理盐水和肝素生理盐水对20例患者共100次封管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生理盐水 颈内静脉留置管 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在胰腺癌疼痛中的疗效。方法:采用B超定位,实时超声动态监测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对97例胰腺癌患者实施腹腔神经节去除术。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SP水平变化。结果:97例中1例穿刺失败,成功率98.7%,无急性胰腺炎,胰瘘及出血等穿刺并发症;VAS及S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0.05),有效率87.5%,显效率76.1%,12例无效。结论:超声介导腹腔神经节去除术安全可靠,能显著减轻胰腺癌疼痛。

  • 标签: 胰腺肿瘤 疼痛 腹腔丛 超声检查 介入性
  • 简介:研究表明全血中的白细胞能引起多种输血不良反应.为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国外早已广泛应用去除白细胞血液;我国现已逐渐推广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如过滤法、洗涤法等.本文采用过滤法去除全血中白细胞并应用于临床,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去除白细胞 临床应用 输血不良反应 全血 观察 自细胞
  • 简介: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属,1970年Roland[1]首先报道了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报道[2],我国除少数地区(如台湾)外,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鲜见报道.近几年来,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毒症病例,75%的患者在入院48h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而死亡[3].笔者单位2002年3月-2003年10月收治下肢创伤弧菌感染致毒症的患者5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行早期减张、引流、彻底清创,效果满意.

  • 标签: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弧菌性 创伤弧菌感染 救治 内毒素性休克
  • 简介: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新的化学合成物质的不断增加、通过"三废"排放等渠道进入地面水的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趋增多.目前全世界由地面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有2221种.我国由松花江水中检出了260余种,由第二松花江水中检出了364种,由黄浦江水中检出了247种.研究结果还证明,在水的氯化消毒过程中还可形成300余种

  • 标签: 水中有机污染物 有机物污染 化学污染物 地面水 饮水 消毒
  • 简介:毒症(Sepsis)是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休克、重度感染等临床急危重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毒症具有综合征的特点,其发生、发展,与感染、炎症、免疫和凝血系统功能改变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具有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易引起SIRS、MODS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在美国,毒症的发病率为300例/10万/年,每年约有75万人患毒症,22.5万人死亡。治疗费用惊人,每年达167亿美元之巨。在德国毒症的发病率约为116例/10万/年。在巴西的ICU,毒症、重症毒症、毒症休克的发病率分别为61.4例/1000人/日、35.6例/1000人/日和30.0例/1000人/日,死亡率分别为34.7%、47.3%和52.2%。毒症的临床救治工作极为困难,而早期识别、及时诊断、早期综合干预治疗是有效防治毒症发生、发展及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脓毒症 早期诊断 临床干预
  • 简介:目的观察高渗盐水(7.5%NaCl溶液)、6%HES溶液(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腹部手术后犬血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18只麻醉犬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后随机分成3组,输注不同液体并同时予以控制血压至基础值的60%(MAP65mmHg):4ml/kg7.5%NaCl溶液(HS组);输注15ml/kg6%HES溶液(HES组);C组(对照组)单纯降压组。在麻醉开始前(B),手术开始2小时(T1),液体输注完2小时(T2),术后第1天(T3),第2天(T4)抽取颈外静脉血3ml,检测血清中IL-2,IL-6,IL-8,IL-10,TNF-α的浓度。结果对照组:各前炎因子TNF-α、IL-2、IL-6、IL-8随时间逐渐上升,至T3达到高峰,T4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HS组和HES组TNF-α、IL-2、IL-6、IL-8在T3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时南低到高依次为,HS组、HES组、对照组。HS组术后的IL-10水平升高,在T3达到最高值22.5mmo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S溶液与6%HES溶液均可抑制腹部手术后犬致炎因子IL-2、IL-6、IL-8、TNF-α的升高。HS溶液还可使抗炎因子IL-10分泌增加,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

  • 标签: 高渗盐水 手术后 细胞因子
  • 简介:治疗性单采可有效去除体内多余的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或有害物质(如置换血浆去除其中的药物、外来毒素、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及炎性介质等),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目的。本文介绍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去除血小板1例。

  • 标签: 输血疗法 血细胞分离机 血小板去除术
  • 简介:毒血症是目前住院患者非冠状动脉疾病中最严重的致死原因。本文就内皮细胞功能以及在毒血症时的应答反应以及在毒血症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脓毒血症 内皮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毒症患者28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2)、四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毒症时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患者的生存.毒症发生初期的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标签: 脓毒症 临床指标 预后 血总胆红素 红细胞压积 氧合指数
  • 简介:近二年来我们采用神经阻滞法治疗带状疱疹20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20例患者均处于带状疱疹急性期,伴有剧烈疼痛,年龄19~77岁,平均56岁,男8例,女12例,ASAI~III级。发病部位:头颈、面部8例;脑背部7例;腰部5例。方法:对头、颈、面部患者可采用星状神经结阻滞法,用0.5%布比卡因或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0.5mg,共10ml,每次注射10ml,1次/d,注射于C6横突部位,对胸背部及腰部患者,可根据病变部位相应的脊神经进行椎旁神经根阻滞,药液配制0.5%布比卡因

  • 标签: 神经阻滞 疼痛 带状疮疹
  • 简介:目的建立风宁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马钱子、川乌、川芎、独活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士的宁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的4种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2.2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 标签: 风痛宁丸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