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腹膜后肿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其外科手术也有自身特点。我院手术治疗腹膜后肿瘤35例,疗效尚可,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4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腹膜后肿瘤患者35例,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岁。体检发现腹部包块12例,腰部疼痛13例,腹部不适10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腹部CT检查,3例合并右侧肾盂积水,11例合并结肠及小肠侵犯。

  • 标签: 腹膜后肿瘤 临床分析 腹部CT检查 平均年龄 高血压病史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总结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用腹腔镜行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618例,其中包括双侧132例,无合并症及同步手术。随访4-48个月(中位时间16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全部成功,主要并发症有血清肿或积液6.8%,尿潴留5.3%,异物感或不适感3.2%,436例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3个月无复发,远期复发3例(侧),总复发率0.485%(3/618)。结论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可行的,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较传统开放手术有优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手术后并发症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0月,我院对26例腹股沟疝进行TEP手术的临床资料。斜疝21例,直疝5例;其中双侧疝2例,复发疝2例。结果26例病人共进行28例次TEP手术,其中2例中转行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手术时间35~110min,平均单侧51min,双侧105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术后住院时间2~7天,平均3.5天,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肿2例。术中留置引流管2例,24小时内拔出,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术后复发。结论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在各种腹腔镜疝修补术中TEP手术优点明显,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 标签: 完全腹膜外 腹腔镜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37-01
  • 简介: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与其心血管预后关系。方法搜集2006年5月1日~2011年9月1日在上海仁济医院开始透析并持续腹膜透析3个月及以上患者的基线及随访期间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1日。按血红蛋白波动绝对值、血红蛋白波动趋势及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对血红蛋白波动进行分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8名患者中,最终333名纳入分析。在血红蛋白波动绝对值分组中,透析开始3个月时血红蛋白升高〈10g/l组新患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人数百分比(27.2%VS.2,2%,P〈O.05)及CVD事件人时发病率显著高于≥10g/l组(1/76.2vs.1/120.1次/病人月)。在血红蛋白波动趋势分组中,透析3个月血红蛋白始终较高组(HH组)既往患CVD再发CVD事件的人数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在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分组中,红细胞生成素反应性〈0.01g/1/100u的患者CVD事件人时发病率(1/59.2次/患者月)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腹膜透析患者血红蛋白波动影响其心血管预后。研究提示对于既往无CVD合并症的患者,应及时纠正贫血,而对于既往有CV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宜长期维持在高水平。在临床中需密切注意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CVD事件。此结论推广还需进一步证实。

  • 标签: 血红蛋白波动 心血管事件 腹膜透析
  • 简介:2013年3月我院成功开展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双侧睾丸固定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半年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结合临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因婚后不育3年、体检发现双侧阴囊空虚入院。人院后行体检、彩超检查,腹腔内、双侧腹股沟区均未发现睾丸,行MRI检查提示双侧睾丸可能位于腹膜后。术前诊断为双侧隐睾(腹腔型),

  • 标签: 睾丸固定术 双侧阴囊 腹腔镜 腹膜外 MRI检查 手术效果
  • 简介:随着腹膜透析相关技术的不断改进和腹透中心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腹透相关腹膜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绝大多数腹膜炎经规范治疗均可痊愈.但是,仍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腹膜炎需特殊对待,如复发性腹膜炎,现报道典型病例1例如下.

  • 标签: 规范治疗 腹膜炎 表皮葡萄球菌 复发性 中心管理 腹膜透析
  • 简介:目的比较经腹股沟切口前入路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评价二种术式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嘉定分院收治的302例原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7例为双侧)分为单纯腹膜前修补组(OP组)145例和改良Kugel修补组(MK组)157例。OP组采用OvalPatch补片修补,MK组采用ModifiedKugel(MK)修补。比较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手术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二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2±5)个月。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0.939,P=0.870、0.349)。术后1周和1个月,OP组术后腹股沟区疼痛不适的发生率低于M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4、2.297,P=0.030、0.021)。结论经腹股沟切口单纯腹膜前修补与改良Kugel修补术相比,单纯腹膜前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的发生率,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无张力 对比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修补术(TEP)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行TEP手术42例(54侧),其中双侧腹股沟疝12例。腹股沟斜疝38侧,腹股沟直疝16侧。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28±10)min,双侧为(49±15)min。术中出血(4.3±1.8)ml,均无腹膜破裂。术后出现阴囊气肿3例,下腹壁腹膜外积液2例,经穿刺抽吸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2.4±1.2)d,恢复日常活动时间(5.2±1.7)d。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未见复发和腹股沟区慢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TEP手术中,采用自制简易气囊分离技术建立腹膜前间隙是安全可行和经济实用的,有利于初学者掌握和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气囊
  • 简介:目的:评价输尿管镜在儿童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河北省滦县人民医院应用输尿管镜经脐单孔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2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单侧疝手术时间5-15min,平均10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0-20min,平均15min。术中出血2-4ml,切口无需缝合。术中发现对侧鞘状突未闭31例(15.0)%。术后1-2d出院。结论输尿管镜下经脐单孔完全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安全,切口小,疼痛轻微,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缝合过程中疝囊可获得输尿管镜钳的夹持固定,疝囊高位完全腹膜外结扎确切,输尿管镜对于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输尿管镜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