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 方法:根据 2014年 9月至 2015年 12月我院的 103例慢性肝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 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 95%, 5%无效,对照组的有效率是 80%, 20%无效,两组的有效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对照组有 2例不良反应,经治疗均好转,研究组无不良反应病例。 结论: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关键词 ] 肝炎;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标签:
  • 简介:"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200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列为"十年百项推广计划"。为了更好地推广此项技术,现将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概述如下。1概念和配方1980年Velasco等首次报道,在治疗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时,应用等渗液(0.9%氯化钠溶液)效果不佳,若用少量(相当于出血量的10%)7.5%氯化钠溶液,则能很快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动物100%的长期生存。

  • 标签: 高渗氯化钠溶液 复苏 创伤失血性休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升高血压 心输出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和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肝炎降低转氨酶疗效。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入组观察对象慢性肝炎患者60例,进入研究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两组,每组25例),一组观察组实行异甘草酸镁治疗,一组对照组实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中患者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期间乏力、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慢性肝炎患者的治疗,异甘草酸镁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转氨酶水平,价值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异甘草酸镁 慢性肝炎 转氨酶 疗效
  • 简介: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口服油包水型微乳。方法选用Volp-5为表面活性剂,短链醇类作助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的油相,采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微乳处方,研究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等因素对微乳区形成大小的影响,考察了甘草酸二铵微乳的稳定性。结果油包水型微乳的优化处方为Volp-5、异丙醇、油酸乙酯、水。实验结果表明甘草酸二铵微乳稳定性良好。结论油包水型微乳可作为水溶性药物甘草酸二铵新剂型载体,质量稳定,易于制备。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微乳 制备 伪三元相图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前使用抗菌溶液消毒阴道降低切口感染发病率,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剖宫产分娩产妇200例分成对照组(50例)和0.25%碘伏消毒干预组(50例),通过前瞻性调查及出院随访两组产妇,对切口情况进行数据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干预组产妇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相应的措施干预,降低切口感染率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可借鉴经验。

  • 标签: 剖宫产 阴道消毒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方法,提高其稳定性。方法按改进的配制方法制备呋嘀西林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通过留样观察法对呋喃西林溶液进行稳定性实验。结果改进法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好,放置6个月内未析出沉淀或结晶,含量合格。结论改进后的呋喃西林溶液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溶液的稳定性提高,贮存期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呋喃西林溶液 制备方法 改进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慢性湿疹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方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6年 3月至 2017年 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 1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平均分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实验组以及口服西替利嗪片的对照组,每组 5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的药片每次两片,每日三次;对照组的药片每日一次,每次十毫克。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都进行软膏的涂抹。连续治疗四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结束以后,实验组患者治愈人数为 49,治愈率为 98%,高于对照组的 70%;实验组显效率为 100%,高于对照组的 70%;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达 98%,高于对照组的 84%。两组患者的各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湿疹患者,采用复方甘草苷酸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提升治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湿疹 临床疗效 观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口腔护理容一人口腔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来我院各个科室如重症监护病房、消化内科、呼吸内科等就诊的200例亟需做口腔护理的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腔护理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进行口腔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口腔护理后的口腔舒适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的咽拭子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也远远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结论灭菌注射用水作为口腔护理溶液,护理效果显著,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口腔护理液 生理盐水 灭菌注射用水
  • 简介:摘要目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50名慢性湿疹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的是咪唑斯汀片,并且在患处涂抹复方地塞米松软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复方甘草酸苷。对比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00%,这就意味着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复发率比较低,因此,值得在慢性湿疹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慢性湿疹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前,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免疫调节、抗过敏反应、抗炎和激素样作用上,还可以抑制病毒的生长并保护肝细胞膜。高质量的治疗效果和相对较少的不良反应使得该药物在皮肤疾病的应用过程中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片在皮肤病学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皮肤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治疗各类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医院收治的 629例各类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甲组 315例,运用强力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乙组 314例,运用甘草酸铵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状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乙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的肝功能改善情况;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乙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治疗各类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修复患者体内组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退广和使用。

  • 标签: 甘草酸二铵 肝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肝功能异常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作治疗对象,给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50mg加入5%葡萄糖250ml内每日滴注1次,疗程为1月,并与34例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美能)80mL1/日病人作对照。结果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IBiL)在一个疗程结束后复常率分别为92.3%、87.2%、80.6%;对照组为79.4%、73.5%、71.4%,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LT、AST、IBiL平均复常天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及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退黄、改善肝功能作用,并无不良反应。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就诊的 5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录入计算机中,引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成 25 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提升,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肝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有助于治疗效果提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氟尿嘧啶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流程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9例晚期胃癌患者,所有晚期胃癌患者均提供氟尿嘧啶联合草酸铂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39例晚期胃癌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9例晚期胃癌患者完全缓解率为5.13%(2/39)、部分缓解率为51.28%(20/39)、稳定为20.51%(8/39)、进展为23.08%(9/39),总有效率为56.41%(22/39);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粘膜炎、外周神经毒性、转氨酶升高,其中0度、I度、II度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III度、IV度(P<0.05)。结论氟尿嘧啶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较好,可耐受不良反应。

  • 标签: 氟尿嘧啶 草酸铂 晚期胃癌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异甘草酸镁(MgI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66例CHB患者为研究主体。根据随机法分组后,A组33例采取MgIG治疗,B组33例采取甘草酸二铵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A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CHB患者采取MgIG治疗的效果较佳,能够优化肝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慢性乙型肝炎 甘草酸二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不同浓度绿茶溶液对糖尿病患病机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的方法建立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绿茶溶液 40d后检测小鼠空腹血糖量、葡萄糖耐受量、血脂、肝功能等指标,观察组织形态。结果 绿茶溶液可有效调节 2型糖尿病小鼠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的症状,改善 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中 TC、 TG、 HDL-C、 LDL-C等相关因子水平( p<0.01),降低血清中 AST、 ALT活性( p<0.01),修复糖尿病小鼠胰岛、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论 一定浓度的绿茶溶液50~150mg/kg)对 STZ诱导的 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具有降血糖作用。

  • 标签: 绿茶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硫代硫酸钠醇溶液临床用于皮肤脱碘,按《中国医院制剂规范》,其含量测定方法为'精密量取本品50ml,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持久的蓝色,即得。'在实际操作中,滴定至终点及以后均无蓝色出现。我们对此现象查找了有关资料,并做了相关实

  • 标签: 硫代硫酸钠醇溶液 含量测定 皮肤脱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