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皮瓣是临床上修复创面及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手段之一,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的发现与成功应用,使皮瓣移植有了飞跃发展.但目前对皮瓣移植后感觉重建或恢复情况的研究尚不多见.皮瓣移植后感觉能否恢复,如何恢复,影响其感觉恢复的因素有哪些以及用怎样的方法来评价其恢复与否及程度,还没有确定[1-3].本文将对皮瓣移植感觉功能的重建或恢复及其评价做一介绍.

  • 标签: 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 感觉功能 感觉重建 软组织缺损 修复创面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在肺气肿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病人均分别进行病史采集,体查,胸片,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确诊肺气肿56例,未诊断肺气肿34例。肺功能诊断肺气肿正确率为82%,漏诊率为18%;未诊断肺气肿正确率为85%,误诊率为15%。胸片诊断肺气肿正确率为48%,漏诊率为52%;未诊断肺气肿正确率为82%,误诊率为18%。肺功能与胸片二种方法诊断肺气肿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与肺功能诊断肺气肿检出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功能诊断肺气肿比胸片敏感,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肺气肿的依据,而应综合临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 标签: 诊断 肺气肿 肺功能检查 胸片 漏诊率 误诊率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制备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及溶酶体混杂程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小鼠肝脏线粒体,酶活力组以线粒体悬液与组织匀浆中琥珀酸脱氢酶的总活力之比作为线粒体的生物学功能保留百分比,以酸性磷酸酶总活力之比作为溶酶体混杂百分比;酶活性组以酶的比活性之比计算上述两种百分比.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制备的线粒体悬液与组织匀浆中标志酶的总活力之比值来评价线粒体生物学功能保留情况和溶酶体混杂情况的方法较简单.与常规方法获得结果的准确性一致,可用于线粒体移植.

  • 标签: 线粒体分离 生物学功能 污染 线粒体移植
  • 简介:背景:骶骨脊索瘤是一种罕见、低度到中度恶性的骨肿瘤,其在及时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方法上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有关骶骨脊索瘤术后的肿瘤转归和功能结果方面的报道不多。方法:回顾分析1985至2001年间16例因骶骨脊索瘤行骶骨切除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顺序前、后路联合入路完成手术。手术康复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对发病、治疗、住院时间、复发率、生存时间、辅助治疗、功能结果以及手术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确诊时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岁,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5.2cm,所有患者均同时切除S1或S2。平均随访时间为66个月,在16例患者中,12例出现肿瘤复发。发生转移的平均时间为50个月。4例患者在平均随访94.5个月时临床无疾病,5例患者因为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在平均随访31.4个月时死亡。只有1例患者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正常,3例行走时无须辅助装置。8例出现伤口并发症,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本组阴性肿瘤切除缘和辅助放疗对生存率和局部复发无显著性影响。切除平面越靠近头侧,直肠(p=0.01)和膀胱(p=0.01)控制能力越差。术后并发症常见,且发生率随确诊时肿瘤体积大小的呈正相关(p=0.034)。结论:骶骨脊索瘤的治疗是一项临床艰巨的任务,需要综合方法和大量精力。虽然采用了周密计划、彻底的手术治疗及严格术后随访监测,但是多数患者仍出现局部复发及晚期转移,特别是瘤体较大和更靠近头侧的肿瘤患者。尽管适当地切除肿瘤,术后仍会出现功能明显受损及多种并发症,但也确实存在长期无瘤生存的可能。我们建议,当肿瘤有治愈的可能时,应行完全性切除,并积极地治疗局部复发。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骶骨脊索瘤 切除术后 骨肿瘤 转归 手术并发症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声学定量(AQ)技术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方法对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采用AQ技术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射血分数(EF)、峰值排空率(PER)、峰值快速充盈率(PRFR)、峰值心房充盈率(PAFR)及峰值快速充盈率与峰值心房充盈率之比(PRFR/PAFR),并与24例正常人的上述各参数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衰组与正常组相比左心室EDV、ESV、PAFR及PRFR有不同程度的增大(P<0.01或P<0.05),EF和PER有不同程度的减低(P<0.01或P<0.05),而PRFR/PAF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Q技术有助于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对于晚期心衰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左心室功能 声学定量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声学定量技术评价
  • 简介:目的:评价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3~4级,其倒流程度为轻度和中度者399例(405条患肢)施行手术.结果:至1999年2月,70%患肢已随访3~139个月,平均5年以上,疗效满意者占86%,病情好转者为12%,无效者2%.结论: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重建术
  • 简介: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56例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肺动脉高压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并选取22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频谱多普勒技术分别测定三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波、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波,并计算e/a比值.然后进入DTI条件,测定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波、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波,并计算E/A比值.结果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而逐渐减低;与频谱多普勒检测三尖瓣口充盈参数法相比,DTI法在ASD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对右心室舒张功能异常检出率更高,而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两者无差别.结论DTI在早期检测ASD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舒张功能减低方面较频谱多普勒具有优越性,其不但能早期预测病情变化,且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变化程度.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性高血压 右心室功能 房间隔缺损 重度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药品是中国重要的卫生资源.尽管上市前药品研究已受到相当重视,但对上市后药品的实际问题关注较少.合理使用和分配上市后药品资源是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经济学评价作为优化分配和使用药品的有效工具现已得到公认.本文介绍了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与原则.上市后药物的经济学评价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和数量分为三种情况,并相应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但上市后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应采取标准路径.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建立经济学评价框架和评价经济学证据的方法,特别是针对同类药物的评价方法.

  • 标签: 经济学评价 成本-效果 药物评价 循证医学
  • 简介:何谓生命质量评价王文奇近年来,西方医学界引入了生命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对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生命质量是指人的一种机能状态。它不仅反映个人的客观特性,而且反映个人的愿望和志向。也就是说,生命质量反映出个...

  • 标签: 生命质量评价 机能状态 测定工具 心理状态 健康状态 治疗方法
  • 简介:董家鸿教授、冷建军博士:胆胰肠结合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正常的括约肌压力和相位收缩作用可调节胆胰液分泌和维持胆胰液正常流向,保持胆道无菌环境;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事实上乳头狭窄、壶腹狭窄、胆道运动功能不良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都属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的范畴,但SOD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规范使用.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 简介:目的研究LAK(Lymphokine-activatedkillercells)免疫支持治疗对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肾功能的影响,以评估该治疗在CRF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SD大鼠采用两步法行5/6肾脏切除术建立CRF动物模型,并制备LAK,在此基础上分别对CRF大鼠进行LAK治疗与生理盐水对照处理;对大鼠肾切术前后及LAK治疗后3周、6周血尿毒氮(BUN)、肌酐(Cr)进行测定,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来反映CRF肾脏慢性纤维化.结果5/6肾脏切除术后,大鼠BUN,Cr及血浆IL-1β水平较显著升高(P<0.01);LAK治疗后3周、6周,BUN、Cr及血浆IL-1β水平较同期生理盐水对照处理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结论LAK可能通过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减少血液循环中某些细胞因子(如IL-1)异常升高,最终延缓肾小球及肾间质慢性纤维化的病理进程及并行的残余肾功能进行性破坏;LAK作为一种过继性细胞免疫支持治疗,可能在今后的CRF患者支持治疗中有着相当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LAK 慢性肾功能衰竭 白细胞介素-1Β
  • 简介: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是一种崭新的成像方法,近来被广泛地用于脑功能研究,特别是大脑功能区的划分,开辟了脑功能研究的新领域。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MR脑功能成像原理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不能直接检测神经元活动,而是通过MR信号反映脑血氧饱和度及血流量的变化,从而间接反映神经元的能量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达到脑功能成像的目的。神经元活动增强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医学影像学
  • 简介:功能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单光子发射机断层显像和内禀光学成像等断层影像技术能直视活体脑的解剖和功能变化,能在屏幕上看到人脑的思维活动,从而将我们推向了绘制人类思维图像(mappingthehumanmind)的时代.

  • 标签: 脑功能 磁共振 成像技术 诊断 脑磁图 MEG
  • 简介:目的探讨不可逆正神经高位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975年12月至1996年10月间采用桡侧腕长伸肌代拇长屈肌;示指指深屈肌切断,远端编入环指指深屈肌;小指展肌移位,恢复对掌功能的方法,治疗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11例病人,其中9例获随访.结果随访9例病人效果满意.结论肌腱移位治疗不可逆正中神经高位损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正中神经 功能重建 正中神经高位损伤 肌腱移位治疗
  • 简介:脂联素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肽类激素,因其与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的血管病变有关而受到广泛重视。脂联素与肾脏的关系密切,肾脏病患者无论透析与否。血浆脂联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

  • 标签: 脂联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 心血管疾病
  • 简介:笔者单位于2000年1月~2003年1月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以下称复合皮),治疗大面积烧伤功能部位深度创面及功能部位瘢痕增生整形患者共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复合皮移植 功能部位 临床应用 瘢痕增生 整形
  • 简介: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由于就诊较晚及合并肝硬变致肝功能较差等原因,手术切除率仅20%~30%.随着现代物理学技术向医学领域的延伸,及现代影像技术、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微创治疗已成为肝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肝癌 微创治疗 疗效评价 医学领域 常见 治疗中
  • 简介:为了解口腔正畸学中的循证医学证据,我们检索了Cochrane图书馆2005年第4期,并对临床常见问题的系统评价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氟化物可降低白垩色斑损的发生率和严重度;去除乳牙早接触可预防后牙反[牙合];扩弓可降低后牙反[牙合]发生率;加用嵴上纤维环切术可增加保持效果;Hawley保持器比透明保持器可更快稳定前牙;关于托槽粘接剂的效果尚无肯定结论。

  • 标签: 正畸学 COCHRANE系统评价 临床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