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对21例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充分术前准备后,针对腮腺、腮腺导管、面神经主干及各分支损伤,采取不同判断方法,即时行破裂修补及吻合术。术后随访并统计疗效。结果93%腮腺破裂及导管断裂的患者完全治愈,7%患者出现腮腺漏,经换药、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和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康复;66%面神经吻合的患者基本恢复,24%的患者部分恢复,10%的患者未恢复。结论应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创伤进行严格检查,并对腮腺及面神经急性损伤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腮腺 腮腺导管 面神经 损伤
  • 简介:背景:面神经周围性损伤后,首先涉及其中枢神经元轴突的逆行性反应,神经能否再生则取决于神经元胞体的存活及功能状态。目的:检测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8)。模型组兔建立右侧面神经压榨损伤模型。模型组分别于损伤后1,4,7,14,21,28d各取8只兔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无神经型钙黏附分子或胎盘型钙黏附分子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模型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存在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阳性神经元,2种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在第14天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后4-28d兔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损伤后1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损伤后7-28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提示面神经损伤的早期即出现2种分子的阳性表达,其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的表达自神经损伤后一直存在,而神经型钙黏附分子表达时间相对较短。在面神经损伤时,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均表达增加,说明面神经再生可能与黏附分子的高表达有关。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型钙黏附分子 胎盘型钙黏附分子 面神经核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针灸护理干预后,肚脐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4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20例),另一组患者采取针灸护理干预并设为观察组(2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护理工作时,采用针灸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针灸护理干预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对于面神经损伤患者个性化护理方式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选择自 2012年 l2月至 2013年 12月进入到我院组织治疗的 60例面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两个组别,每组患者数量为 3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以传统护理方式主,实验组则应用的是个性化护理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比患者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 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住院天数少且复发率比较低。结论:在医学临床中,对于面神经损伤患者采取个性化临床护理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能够应用到未来的医学实践中。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面神经损伤 患者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1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根据损伤程度分成A组和B组。其中48例轻度损伤患者纳入A组,64例重度损伤患者纳入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的周围性面神经炎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更高。

  • 标签: 针灸 不同损伤程度 周围性面神经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在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不完全损伤面神经炎)和对照组(完全损伤面神经炎)各36例,经过针灸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22%>75.0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86例,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4±13.9)分,对照组为(65.7±13.5)分,结果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针灸 治疗效果 面神经炎 影响
  • 简介:面神经炎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面神经受压、水肿引起的面神经麻痹。起病前多数患者有耳后及耳乳突部位疼痛,患侧眼睑或面部肌肉有轻微抽动。常因一侧面部不适、流涎、漏水、漏饭以及嘴歪而发现。由于面神经炎的患者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吃饭、讲话、工作、社交等都受到影响。因而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鼓励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更要作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总之,预防面神经炎应针对诱因采取措施。除保持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外,还要注意防止着凉和调节情绪,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急躁。

  • 标签: 面神经炎 面神经麻痹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面神经的角神经解剖学 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12 例新鲜人体头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临床解剖,寻找面神经的角神经位置,对面神经的角神经周围血管进行观察,对面神经的角神经在面部行走全程、入肌点的位置关系进行记录。 结果 通过观察发现,角神经Ⅲ型所占比例最高,明显高于角神经Ⅰ型和Ⅱ型( P < 0.05 )。面神经的角神经Ⅰ型与Ⅱ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明确面神经的角神经位置以及与周边关系,对于寻找直接、简便面部皱眉肌、降眉肌、降眉间肌可提供可靠参考依据,对于提高去神经化手术治疗安全性、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 标签: 面神经 角神经 解剖学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西药及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针灸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1周及2周,研究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护理干预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灸护理干预对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灸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护理干预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