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震动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在支气管扩张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4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给予本组患者震动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处理。同时,选取同期43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PaO2、PaCO2、HR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控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为支气管扩张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时,辅助采用震动排痰机结合体位引流疗法,能够强化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震动排痰机 体位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震动排痰治疗基层医院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10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吸痰、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震动排痰治疗基层医院婴幼儿肺炎临床疗效较满意。

  • 标签: 幼儿肺炎 盐酸氨溴索 震动排痰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叶香茶菜种子的发芽特性。方法在不同温度、光照、pH值、水势、播深、发芽床、盐处理、贮藏方式下考察三叶香茶菜种子发芽特性。结果三叶香茶菜种子在20~30℃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其中在25℃下,萌发率达90.0%.种子的pH值适应范围较小,在pH值为4~6时,萌发率较高,为79.8%~82.3%.最适萌发水势为-0.2MPa,萌发率达90.5%,而最适播深为0~2cm,出苗率达84.3%.在不同的发芽床中,纸上(TP)处理的发芽率最高,为91.3%.光照和赤霉素处理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在冰箱和干燥器中保存,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种子的活力。结论三叶香茶菜种子适应性相对较低,但萌发率高,合适的贮藏方式可保持较长时间。

  • 标签: 三叶香茶菜 种子 发芽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维持血液透析是向终末期肾病病例提供稳定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手段,患者在进入维持期前需先经历一个为期2~3周的诱导期,即通过小剂量、短时期、频繁次数的血液透析过程,帮助从未接受过透析治疗的病例向长期稳定透析治疗进行平稳顺利的过渡。

  • 标签: 诱导期 人格特性 血液透析过程 血透 肾脏替代治疗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俯卧位通气/体外震动排痰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58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中,根据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俯卧位通气/体外震动排痰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体外震动排痰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老年多重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细菌耐药特性及护理措施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老年病科 2018.10-2019.10 期间所接纳治疗的老年耐药菌群气管切开患者 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 20 例 患者共检测出革兰阴性杆菌 12 株(检出率为 60% ),其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占比最多为 15% ,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 10% 以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0% ,且革兰阴性杆菌除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外对其它基本耐药。 结论: 老年气管切开患者多重耐药菌耐药性相对比较严重,应当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和防治措施。

  • 标签: 老年患者 多重耐药菌群 气管切开 耐药性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从牙髓组织中分离而出的具备纤维形状的细胞就被称为牙髓干细胞,其特点多种多样,譬如:自我更新、丰富的来源、较小的副作用、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等,在进行牙髓的修复以及牙齿的再生时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本文对牙髓干细胞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牙髓干细胞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了解。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研究旨在探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MSC)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免疫调节功能及支持血管形成能力。收集第4—6代BMMSC上清液提取外泌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蛋白印迹法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9,bicinchoninicacid(BCA)方法定量检测外泌体分泌量;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NC)作用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BMNC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内免疫相关microRNA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外泌体与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HUVEC)的作用方式,与HUVEC共培养后观察其网状结构形成;应用裸鼠体内试验检测外泌体对血管形成能力的作用。结果表明,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近似圆形,直径在40—160nm之间,表达表面标志CD9,其分泌量与接种细胞数呈线性关系,可抑制PBMNC分泌IFN-γ(P〈0.01),内含有免疫相关microRNA如miR301、miR22和miR-let-7a等,能促进HUVEC网状结构形成和血管形成(P〈0.01)。结论:BMMSC分泌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与支持血管形成作用。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免疫调节 血管形成
  • 简介:摘要从牙髓组织中分离而出的具备纤维形状的细胞就被称为牙髓干细胞,其特点多种多样,譬如自我更新、丰富的来源、较小的副作用、高度增殖、多向分化等,在进行牙髓的修复以及牙齿的再生时发挥着较好的作用。本文对牙髓干细胞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并对牙髓干细胞的使用状况进行了了解。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影响因素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负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的表达特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3例慢性乙肝患者及2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两组观察对象采用ELISA检测方式对其e抗原等血清标志、肝功能、外周血淋巴细胞等进行检验,观察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差异及其表达特性.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与实验组慢性乙肝患者之间对比的观察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PD-L1在慢性乙肝患者Treg中的表达相对于健康人群有所上调,但与HBVDNA无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的增加与肝损伤指标呈现正相关.关键词负共刺激分子;慢性乙肝;外周血Treg;特性Negativetotalstimulusmoleculesinperipheralblood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TregexpressioncharacteristicsanditsclinicalvalueCuiZhoongFengLiGeLiYangyingWangXueXia(1Zhengzhousixthpeople??shospitalclinicallaboratory450000China;2.PingdingshancoalgroupoftwelveminehospitalcliniGcallaboratory467013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profileanalysisofnegativecostimulatorymoleculesinTreginperipheralbloodof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Methods23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withchronichepatitisBpatientsand23healthyvolunteersastheobjectofthisobservation,thetwogroupsobservedobjectdetectedbyELISAapproachtotheireantigenandotherserummarkersofliverfunction,peripheralbloodlymphocytestest,differenceswereobGservedbetweentheobservedobjectandExpression.ResultsIn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healthycontrastbetweentheobservedindicatorsofchroGnichepatitisBpatientsweresignificantlydifferent(p<0.05),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D-L1expressioninTreg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withrespecttohealthypeoplehaveraised,butnocorrelationwithHBVDNA.ConclusionChronichepatitisBpatientswithperipheralTregincreaseinthenumberofliverinjuGryindiKcaetyorwsorsdhsowapositivecorrelation.Negativecostimulationmolecule;ChronichepatitisB;PeripheralbloodTreg;Characteristics中图分类号R51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1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腹膜中是否含有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腹膜取自接受胃大部切除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术的胃癌患者。将腹膜剪碎,Ⅰ型胶原酶消化后以低密度接种,2周后计算细胞群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unit-fibroblast,CUF-F)数量;流式细胞分析贴壁细胞表型;定向诱导2周后,碱性磷酸酶和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结果贴壁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消化的腹膜细胞群中,CFU-F比例平均为0.574‰(0.26‰~0.84‰)。流式分析显示,细胞均一表达CD29、CD44和CD73,不表达CD31、CD34和CD45。成骨细胞定向诱导后,细胞呈现碱性磷酸酶活性;成脂诱导后细胞内出现脂肪滴,油红O染色阳性。结论人腹膜中富含MSC,可作为一个含有生物支架的干细胞来源。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腹膜 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是来源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扩增,并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神经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在细胞替代治疗及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脐带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脂肪、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来源广泛、采集方便、无伦理法律限制、扩增迅速、免疫原性低、支持造血、多向分化等,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原性 多向分化潜能 应用前景
  • 简介:[摘要]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人体非常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直肠癌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居第3位[1],是主要的癌症相关死亡原因。CircRNA在分子海绵的形成、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蛋白质的翻译这几个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ircRNAs可以作为微小RNA(miRNA)的分子海绵,这是circRNA发挥生物学功能最经典的途径[14]。

  • 标签: []circRNA 结直肠癌 功能
  • 简介:摘要:无论是疫苗的常规免疫或者是大流行下的疾病控制,疫苗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病原菌的认识提高,疫苗的生产也经历的几次技术革命,以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为主的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病毒载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多糖结合疫苗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mRNA疫苗)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研发热度比较高的转基因植物疫苗或将成为新一代疫苗技术革新。

  • 标签: 疫苗 技术革命 病毒载体 基因工程 多糖结合 mRNA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