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侵袭性淋巴瘤,一半以上患者可以通过标准的一线免疫化疗治愈,而近30-40%的患者会出现复发或难治(R/R)。大剂量化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挽救性治疗失败或不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预后很差,因此寻找R/R-DLBCL的治疗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方法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本文就DLBCL的主要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或难治 治疗 分子分类
  • 简介:[摘要] 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不利影响。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胰岛B细胞的凋亡,这也是胰岛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体内长期血糖波动引发B细胞的凋亡及分泌功能的障碍,反之,B细胞的凋亡功能障碍必将导致血糖水平的紊乱,进一步促使B细胞凋亡,导致恶性循环。胰岛B细胞凋亡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血糖波动与胰岛B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氧化应激 胰岛B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 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于波动性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不利影响。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着胰岛B细胞的凋亡,这也是胰岛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体内长期血糖波动引发B细胞的凋亡及分泌功能的障碍,反之,B细胞的凋亡功能障碍必将导致血糖水平的紊乱,进一步促使B细胞凋亡,导致恶性循环。胰岛B细胞凋亡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血糖波动与胰岛B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 糖尿病 血糖波动 氧化应激 胰岛B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测意义。方法:将医院2021-03至2022-02期间收治的70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入院体检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均对两组患者进行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查,对比两组各项指标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CD8+降低。结论:加强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检验研究对患者疾病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外周血B淋巴细胞 检测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放化疗治疗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8例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实施单化疗治疗方法,n=24)和观察组(实施放化疗治疗方法,n=24),对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较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满意度(P<0.05),且观察组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同时观察组的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有较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放化疗治疗对于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有效性,但是同样存在着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的风险,需要临床应用上注意并发症的监测预防。

  • 标签: 放化疗治疗 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OL1A1在膀胱癌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研究COL1A1下调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 8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膀胱癌细胞系T24、UM-UC-3,以及人正常膀胱上皮细胞系SV-HUC-1中COL1A1 mRNA及预测miRNA表达水平;敲减COL1A1和阴性对照转染T24,通过 CCK-8、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COL1A1上游miRNA, miRNA-29b-3p mimic转染 T24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检COL1A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NA-29b-3p和 COL1A1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COL1A1敲减后,明显抑制 T24增殖、迁移;生信预测miRNA-29b-3p与COL1A1靶向结合证据最强;与癌旁组织相比,miRNA-29b-3p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miRNA-29b-3p过表达之后,COL1A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NA-29b-3p靶向 COL1A1 mRNA的 3'非编码区。结论:相较于癌旁组织,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miRNA-29b-3p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miRNA-29b-3p通过靶向下调COL1A1实现抑制膀胱癌进展,从而降低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

  • 标签: miRNA-29b-3p,COL1A1 膀胱癌,增殖,迁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异位妊娠采用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异位妊娠患者共计108例,依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腹部B超)与实验组(54例,阴道B超),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59%与77.78%,比较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推荐阴道B超诊断方式,利于获取更高的准确率,操作简便,值得采纳并推广。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准确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iRNA介导TNF-α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细胞株分对照组(正常培养的MC3T3-E1细胞株)、BMSCs-EXOS组(MC3T3-E1细胞株与BMSCs-EXOS共同培养)、BMSCs-miR-326-EXOS mimics组(MC3T3-E1细胞株与BMSCs-miR-326-EXOS mimics共同培养)、BMSCs-miR-326-EXOS-NC- mimics组(MC3T3-E1细胞株与BMSCs-miR-326-EXOS-NC- mimics共同培养)、BMSCs-miR-326-EXOS inhibitor组(MC3T3-E1细胞株与BMSCs-miR-326-EXOS inhibitor共同培养)及BMSCs-miR-326-EXOS-NC inhibitor组(MC3T3-E1细胞株与BMSCs-miR-326-EXOS inhibitor共同培养)。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26表达;茜素红染色定量分析矿化;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分化;免疫印迹检测各组细胞ALP、OPG、BMP2、TNF-α及NF-κB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MSCs-EXOS组miR-326 mNRA表达、茜素红染色定量、ALP活性、ALP、OPG、BMP2蛋白水平升高,TNF-α及NF-κB蛋白水平降低(P<0.05),BMSCs-EXOS组及BMSCs-miR-326-EXOS-NC- mimics组组间比较无意义(P>0.05),与BMSCs-miR-326-EXOS-NC- mimics组相比,BMSCs-miR-326-EXOS-mimics组miR-326 mNRA表达、茜素红染色定量、ALP活性、ALP、OPG、BMP2蛋白水平升高,TNF-α及NF-κB蛋白水平降低(P<0.05),BMSCs-miR-326-EXOS-NC inhibitor组无意义(P>0.05),BMSCs-miR-326-EXOS inhibitor组miR-326 mNRA表达、茜素红染色定量、ALP活性、ALP、OPG、BMP2蛋白水平降低,TNF-α及NF-κB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iR-326可通过抑制TNF-α及NF-κB蛋白而促进BMSCs成骨分化。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326 成骨分化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2021.1-2022.12期间收治的70例复发/难治B-NHL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划分为2组,35例/组。对照组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治疗方案差异下两组疗效、6个月生存率、生活质量、癌因疲乏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6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kps)、癌因疲乏性(MFSI-SF)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复发B-NHL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淋巴瘤 疗效 不良反应 癌因疲乏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