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某儿童医院住院肺炎患儿呼吸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临床经验性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院的肺炎患儿送检呼吸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674例住院肺炎患儿共送检2431份呼吸标本,其中培养阳性标本共计1082份,阳性率为44.51%,检出非重复病原菌932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240株(25.76%),革兰阴性杆菌594株(63.73%),真菌85株(9.12%),革兰阴性球菌13株(1.39%)。年龄分组中,1~3岁组患儿呼吸标本的阳性检出率(54.47%)最高;就诊科室中,呼吸科的阳性检出率最高(57.3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莫西沙星保持高敏感率;而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率,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唑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该院肺炎患儿的呼吸标本分离菌,总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构成比最高的单种病原菌,1~3岁儿童是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定期对肺炎患儿呼吸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有助于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肺炎病原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规律,从而制定最佳的经验治疗方案。

  • 标签: 耐药率 肺炎 病原菌 抗菌药物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急性下呼吸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ALRIs)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采集523例ALRIs患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类病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其深部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偏肺病毒抗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3例ALRIs患儿的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69.2%,其中混合感染者占2.9%。感染率排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RSV(20.1%)、肺炎支原体(13.4%)、副流感病毒(9.9%)、人偏肺病毒(8.0%)和腺病毒(6.9%)。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LRIs疾病间的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本地区ALRIs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以RSV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感染,其中又以婴儿易感,且冬、春季多发。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流行
  • 简介:分子影像学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对人或其他活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可视化、特征化和监测的科学,其迅速发展使疾病诊断由传统的解剖形态学向功能、代谢、受体和基因的分子水平转化。核医学作为最成熟的分子影像技术,其所用设备也从单模态发展到双模态,其中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SPECT)/CT融合骨显像在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CT 转移性骨肿瘤 原发性骨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ulmonaryneoplasms)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50例。A组应用6时相检测方法(A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B组应用10时相检测方法(B组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应的心理疗养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组患者的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和疗养效果。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A组显像成功率与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B组显像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的A组患者显像成功率与大于50岁的B组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采集时相多要比采集时相少的成功率高,A组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B组采集方法适合小于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两组患者的疗养效果均较为显著。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不同年龄 不同采集时相 肺部肿瘤 PET/CT四维显像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