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医临床药学是一门新学科,其是在现代科学和中医药二者的结合下才发展起来,是临床药学的一个全新分支,并且中医临床药学的核心就是中药治疗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故而其对于不良反应的减少和中医药疗效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才的培养对于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中药临床药学概述、中药临床药学的人才培养现状、中药临床药学人才未来培养的方向展开详细的探讨,以期为中药临床药学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标签: 中药临床药学 未来培养 人才培养 现状
  • 简介:摘要在分析中西医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复杂性科学概念。讨论了非线性、动态发展的特点,大于整体的总和,整体不等于宏观层面。认为中药发展需要微观分析和西药的补充。然而,我们应该在复杂性科学的指导下,继续总结和发展新的辨证规则。

  • 标签: 中药学 复杂性科学 探讨
  • 简介:摘要该文在阐述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中药产业现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利于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SWOT分析 中药产业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未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患者作为对比组,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已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作为管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质量评分,准确率和满意率。结果在相关指标对比中,管理组患者质量评分和调剂药品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满意度对比中,管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56%,对比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9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9925,P=0.0046<0.05)。结论中药中药质量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中药房错误发生几率,患者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房 中药 质量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讨论研究。方法参与实验研究的肿瘤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进行区分将其分成两组(均n=39),医护人员将传统常规中药治疗和中药中药药学服务分别应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临床治疗后与参照组进行相关指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均更低(P<0.05),中药中药药学服务更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肿瘤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过程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能够保证保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药品应用的准确性,对症下药效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能够有效控制、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其应用作用突出。

  • 标签: 肿瘤病症 中药师 中药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川贝母、云芝、西洋参、天麻与三七5味中药,每种各取1kg,将剂量分配好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该组中药进行粉碎,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对组内中药进行粉碎,待两组中药均完成粉碎工作后对两组中药粉碎颗粒细化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在接受细胞级粉末碎后细化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级粉碎对中药细化有着很好的效果,细化后药效成分不受影响且更易人体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9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治疗风热感冒方面都具有不错功效,从便利性来讲中药颗粒剂治疗更为便捷,从功效来讲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的要求为其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风热感冒的相关治疗。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中药饮片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60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其中,1组为炮制前分档,2组为水处理前分档,3组为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对比分析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通过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3组临床疗效优于1组和2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1组、2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过程中,引入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模式,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达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不高,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虫类中药治疗肝硬化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虫类中药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中药治疗肝硬化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虫类中药 肝硬化 肝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肩周炎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分析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具体比较内容为临床效果以及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分析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分析组复发率为11.11%(3/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4%(10/27),两组之间差异较大,而结果显示,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肩周炎患者时,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治疗后1年内的复发率,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周炎 中药 针灸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耐药菌肺炎予以中药治疗的实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耐药菌肺炎患儿,作为主要观察主体。使用抓阄法分组,分为对照组(29例,西药治疗)和观察组(29例,中药治疗),观察治疗价值。结果(1)对照组75.86%的治疗有效率,较比观察组的96.55%,略低一些,有效率指标组间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2)对照组的罗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出院时间、临床体征消失时间较比观察组,均略高一些,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5)。结论小儿耐药菌肺炎予以中药治疗,疗效好,可缩短患儿疾病的康复时间,因此,临床应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儿童 中药 耐药菌肺炎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有效成分的开发和利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增进,目前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多种疾病领域均有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概述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抗高血压、抗肝损伤、抗炎方面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随机抽取204名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102例,分别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治疗和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中药液离子透入治疗方案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效果比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治疗效果更有优势,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超短波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中药液离子透入
  • 简介:摘要中药是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种类较多,而且成分复杂,保存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对某些药物选用的储存方式不当,则中药材易发生虫蛀和霉变等多种变质情况发生。中药材是否发生变质与自身因素和存放环境有直接联系,所以中药房在中药存储过程中,要进行恰当防护,确保中药安全,减少中药损耗。

  • 标签: 中药材 变质因素 养护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门诊中药房主要出现的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中药调配中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部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原因中,未能够对中药饮片不同炮制品给予正确给付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占全部事件的28.60%,其余因素由重到轻分别为中药自身储存存在质量问题(19.00%)、执行处方存在脚注问题(19.00%)、发药未进行明确交代(14.30%)、处方存在错误(7.10%)、中药使用剂量不当(7.10%)以及中药品种混淆(4.80%)。结论根据上文我们可以认为,导致中药调配质量问题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六种,所以在进行中药调配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促使中药调配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和专业技能水平提高,以保障中药调配过程的规范和标准,从而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程度和治疗有效率。

  • 标签: 中药调配 临床疗效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中药房常见的32种中药材,运用传统鉴定方法(传统组)与现代显微技术(现代组)进行真伪鉴定,对比两种鉴定方法的运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鉴定准确率与鉴定时间。结果现代组的鉴定准确率(100.0%)高于传统组(90.6%),现代组总鉴定时间与平均鉴定时间长于传统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运用现代显微技术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准确率高于传统鉴定方法,但传统鉴定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日常工作中建议将二者结合,先行传统方法鉴定再行现代显微技术鉴定,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率,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常见中药材 真伪鉴定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中药材红娘子180g、土鳖虫180g以及细辛180g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中药鉴定,对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典物理化学技术对于红娘子、土鳖虫以及细辛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6(80.00%)份、17(85.00%)份和15(75.00%)份;X射线衍射法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7(85.00%)份、17(85.00%)份和16(80.00%)份;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鉴定准确数量分别为18(90.00%)份、19(95.00%)份和19(95.00%)份。与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进行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中药进行鉴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在经典物理化学技术、X射线衍射法以及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中,光谱——色谱联合应用技术的准确率最高,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以更好地保障中药质量。

  • 标签: 现代分析技术 中药鉴定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