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服中药的安全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8月间收治的因口服中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并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果随患者年龄升高,中药口服不良反应构成比越高,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占比最高,为43.93%,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口服不良反应的患者中,以发热、头晕、疼痛等症状为主,占比43.93%。其中,一般不良反应患者76例,严重不良反应患者31例,分别占71.03%、28.97%。未经辨证论治、用法用量不当是造成不良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占比分别为34.58%、26.17%,显著高于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治疗过程中可因多种原因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且不良反应的表现多样。针对这些原因从制度管理、体系建设、医务工作者职业教育、患者的健康宣教等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预防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口服中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调剂中中药处方点评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期间的1000张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点评,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解决。结果通过有效的中药处方点评,发现处方点评在中药处方的调配、煎煮和指导患者用药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处方点评后,降低了处方的不合格率,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保障。结论中药处方点评在重要的药学服务中有重要作用,其直接关系到中药的推广和发展,并且是合理应用中药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点评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中药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未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患者作为对比组,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已实施中药质量管理患者共82例作为管理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质量评分,准确率和满意率。结果在相关指标对比中,管理组患者质量评分和调剂药品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满意度对比中,管理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7.56%,对比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9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9925,P=0.0046<0.05)。结论中药中药质量管理能够明显提高管理质量,减少中药房错误发生几率,患者满意度得以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房 中药 质量管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讨论研究。方法参与实验研究的肿瘤患者共78例,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号进行区分将其分成两组(均n=39),医护人员将传统常规中药治疗和中药中药药学服务分别应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经临床治疗后与参照组进行相关指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医疗纠纷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均更低(P<0.05),中药中药药学服务更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肿瘤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过程中接受中药中药药学服务能够保证保证临床治疗的针对性、药品应用的准确性,对症下药效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能够有效控制、稳定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从而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其应用作用突出。

  • 标签: 肿瘤病症 中药师 中药药学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细胞级粉碎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我院选取川贝母、云芝、西洋参、天麻与三七5味中药,每种各取1kg,将剂量分配好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该组中药进行粉碎,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对组内中药进行粉碎,待两组中药均完成粉碎工作后对两组中药粉碎颗粒细化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中药在接受细胞级粉末碎后细化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级粉碎对中药细化有着很好的效果,细化后药效成分不受影响且更易人体吸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中药 细胞级粉碎 中药药剂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口服用药的现状、趋势,并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院药库电脑中的《药房药品销售》为依据,对我院2015年~2016年口服糖尿病药品使用品种、用药频率(DD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对于开具处方进行统计,并分析患者用量总量、DDD值、DDDS值及DUI值,其2015年用药总量最多的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吡嗪缓释片,至2016年,用药总量最多为格列美脲胶囊,其DDS值最大为格列美脲胶囊,且DUI值均在1以下。结论用药频率排序反映了我院糖尿病患者用药趋势,能够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 口服药品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治疗风热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风热感冒患者98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使用中药饮片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中药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颗粒剂与中药饮片在治疗风热感冒方面都具有不错功效,从便利性来讲中药颗粒剂治疗更为便捷,从功效来讲中药饮片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病情的要求为其选择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风热感冒的相关治疗。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中药饮片 风热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饮片治疗的60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三组,每组均为20例。其中,1组为炮制前分档,2组为水处理前分档,3组为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对比分析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通过三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临床疗效对比发现,3组临床疗效优于1组和2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比1组、2组低,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炮制中药饮片过程中,引入炮制前与水处理前联合分档模式,能够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达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不高,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饮片 临床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抗凝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决定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不断出现,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快,消除快,抗凝效果具有可预测性,无需常规监测等优点,本文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血栓栓塞性疾病 达比加群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 简介:摘要目的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1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78例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蓝芩口服液,每日二次,年龄10-36月,每次0.5-1支,年龄37-60月,每次1支,疗程3-7d,判断5d内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89.74%明显优于对照组69.23%,治疗组重症发生率7.7%远低于对照组重症发生率17.9%(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疗效,降低重症的发生。

  • 标签: 蓝芩口服液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月中药治疗患者中抽取210例,数表法分成三组A组(炮制前分档)、B组(水处理前分档)、C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各70例,统计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C组缓解率为97.1%(68/70),高于A组的80.0%(56/70)、B组的81.4%(57/70),统计有差异(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0),低于A组的12.9%(9/70)、B组的11.4%(8/70),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中药材经由严格清洗、筛选、加热后再炮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结果,值得学习。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饮片化学成分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接收的服用同类中药饮片不同炮制方式的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药物炮制前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Ⅰ组(水处理前分档)、Ⅱ组(炮制前分档)以及Ⅲ组(水处理及炮制前分档)。评价对比3种筛选方式对中药饮片的效果。结果药物通过炮制后,三组总有效率依次为70%、73.3%、96.7%,与Ⅲ组对比,Ⅰ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中药饮片炮制之前,需严格遵照水处理前分档以及炮制前分档,可使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中药炮制 治疗效果 化学成分 中药饮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进展。方法选择6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中显效15例(50%),有效7例(23.3%),无效8例(26.7%);观察组中显效22例(73.3%),有效5例(16,7%),无效3例(10%)。另外就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会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的研究,从而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采取适当的措施预防。

  • 标签: 阴道炎 中药治疗,临床研究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虫类中药治疗肝硬化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分为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虫类中药治疗的观察组各3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虫类中药治疗肝硬化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虫类中药 肝硬化 肝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后患者口服碘131所接受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收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9月关于甲状腺癌在手术后口服碘131的病患共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的心理护理、隔离期间的一般护理和放射防护以及对手术后并发症进行的护理等等,对护理效果进行相关的研究。结果对患者进行了科学护理之后,180例病患在接受碘131治疗后的3个月,发现有81例患者(45%)的病灶消失,剩下的99例患者(55%)病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缩小,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组织,在接受了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之后,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结论甲状腺癌手术病患在口服碘131的时候,运用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快速地将病灶减小,让患者的恢复速度加快,有利于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甲状腺癌 碘131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婴幼儿进行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对防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600例婴幼儿为分析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分别300人。其中,对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安慰剂,对研究组婴幼儿给予口服轮状病毒疫苗,通过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婴幼儿发生腹泻的情况,分析比较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腹泻次数和腹泻发生时间方面,对照组为(4.56±1.74)次和(8.40±2.76)天,研究组患儿为(2.21±0.98)次和(3.56±1.21)天,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发生率和重型腹泻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患儿为30%和4%,研究组患儿为11%和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防治婴幼儿腹泻中,口服论证病毒疫苗具有很高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腹泻次数和时间。

  • 标签: 口服论证病毒疫苗 婴幼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自2014年06月~2016年05月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共5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使用蓝芩口服液,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均于用药后1w观察其口咽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85.7%。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具有较好的抗菌、抗病毒、消炎、镇痛以及增强免疫的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蓝芩口服液 咽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