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切单开颅手术在前颅底肿瘤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8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前颅底肿瘤患者随机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冠切单开颅手术切除前颅底肿瘤,对照组行经颞入路开颅手术,手术结束后,观察统计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两组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复发率有明显差异,行冠切单开颅手术组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数量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切单开颅手术能够有效切除前颅底肿瘤,且复发率较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底肿瘤 疗效对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方法采集90例2014年2月至2017年5月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实施顶部钻孔引流治疗(钻孔点在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近顶结节);观察组实施顶部钻孔引流治疗(钻孔点在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近顶部)。比较两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7天颅内积气、颅内残留血肿;复发率,并比较治疗后7d和3个月两组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显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0例,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0例,两组显效率分别是50.00%和80.00%,总有效率分别是100.00%。两组术后第1天颅内积气、术前、术后第1天颅内残留血肿差异不显著,而观察组术后第7天颅内积气、颅内残留血肿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7d和3个月观察组组的认知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优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患者预后更好,血肿和积气清除更彻底,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预防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额顶部 顶部钻孔引流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药品差率实施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公立医院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实施药品差率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差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公立医院的业务总量,增加了业务收入,与实施前对比门诊均次药品使用量有所增长。结论公立医院药品差率的实施,可有效推动了医保制度,完善了药品价格机制,促进药品价格的合理化、科学化、公开化,推动了财政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率 实施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汽车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并总结其防控措施。方法通过调查、检测及分析等方式对汽车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汽车部件制造行业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化学毒物、噪声、电焊弧光、X射线、粉尘、高温、振动等;汽车灯具总成表面处理工作所涉及到的甲醇、甲苯浓度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焊接工作所涉及到的电焊烟尘、二氧化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汽车轮圈制造工作、汽车转向或悬挂系统制造工作所产生的噪声大于职业接触限定值,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小于职业基础限定值。结论针对汽车部件制造行业,注塑、喷涂或涂布、铸造、发泡、焊接、探伤等岗位是职业病危害控制的关键,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控,减轻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 职业病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于笔者单位接受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的8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为其采用不同类型的融合器,分别为采用ROI-C融合器的40例研究组患者与采用传统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为两组患者进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避免术后疼痛与吞咽困难,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都要优于传统融合器。

  • 标签: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的调查显示,职业人群的数量是全球大约一半的人数,但是,随着社会高速的进步,经济的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各个企业中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化学有害物以及粉尘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其工作人员,在这些企业中,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出现职业病,这严重危害了职业人群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针对粉尘与化学高毒物品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现状来进行调查与分析,使得我们人们更为深入的了解职业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其工作的环境,也为政府进行相关干预措施带来一定的帮助,以便能够从根本上情趣改善职业人群的工作环境及其一些工作上的不良操作,使伤病率降到最低,避免职业病的发生。这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到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粉尘 化学高毒物品 卫生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票制”改革对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影响,并提出“两票制”改革下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发展对策。方法在查阅“两票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两票制”改革对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的影响。结论“两票制”改革对医药企业和医疗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医药企业可以尝试并购、发展新型商务模式、实施差异等策略;医疗机构需发挥药事管理组织的作用,开展相应的培训教育。

  • 标签: 两票制 医药企业 医疗机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7月某市某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284例,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42例,對照组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而研究组则接受系统与灵活的健康教育和教育促进,比较两组铅作业工人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法律知识了解度、铅危害知识知晓度、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以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准确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铅作业工人的血铅浓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蓄电池企业作业工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铅作业工人职业卫生行为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显著提升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蓄电池企业 作业工人 职业卫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职业卫生风险评价在某化工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对建筑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职业卫生管理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以及危害防护措施分析。结果在该企业项目建成正式投产之后,在生产当中,可能生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异丁烯、氨以及叔丁胺等。该项目具有着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工人主要通过巡检方式接触,每天的接触时间在1h左右。结论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以及危害情况的综合分析,即能够在实现风险等级确定的基础上以相关防护措施进行应对处理,能够对无类比资料在实际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较好的弥补。

  • 标签: 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化工企业建设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