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X线与高频B超联合应用的作用。方法对接受钼X线、高频B超诊断的乳腺病变患者共108例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病理检查结果记为“金标准”,分析钼X线、高频B超、钼X线联合高频B超。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作用和价值。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共有32例乳腺恶性病变,恶性检出率为(32/108),共有76例乳腺良性病变;钼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11%、88.89%、81.25%、73.36%,高频B超分别为89.47%、87.96%、77.14%、73.85%,钼X线联合高频B超分别为98.68%、93.52%、96.30%、79.93%,联合诊断方法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且联合诊断方法的对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与单独诊断相近。结论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钼X线联合高频B超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较高,建议联合使用2种方法以期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丰富的信息。

  • 标签: 钼靶X线 高频B超 乳腺良性病变 乳腺恶性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的影响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患者为对象,运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器官亚临床病变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氢氯噻嗪使用到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高血压情况,调整器官亚临床病变,整体效果理想。

  • 标签: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 氯沙坦氢氯噻嗪 老年高血压 靶器官亚临床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枕横或枕后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自然分娩 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对于头难产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8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侧卧徒手旋转胎头以及胎背对侧卧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状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采用侧卧、胎头娩出手动旋转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头难产的情况,同时降低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安全性,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探究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需要通过手术治疗的乳腺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同时依据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A组、B组和C组,即A组行常规乳腺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B组行乳腺钼检查和C组行乳腺钼联合常规彩超加弹性成像系统。对各组的诊断敏感性、诊断特异性及检出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在三组中,C组的诊断特异性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诊断特异性方面,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三组中,C组的检出率最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系统检查联合乳腺钼在术前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相较于单纯的彩超检查或钼检查具有更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钼靶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区调强放疗技术(IMRT)治疗早期鼻咽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确诊鼻咽癌的早期患者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小区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结果26例鼻咽癌患者,其中实验组13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放疗比较,实验组放疗反应(口干、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较对照组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控率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区调强放疗技术与常规调强放疗技术比较,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率基础上,小区调强放疗技术改善了患者口干、口腔黏膜反应、提高了生活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小靶区调强放疗 常规调强放疗 放疗反应
  • 简介:摘要随当前全身麻醉的技术在腹部手术当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手术之后的康复问题也备受关注,这些年以来,普外科已经进行了很多年的临床研究和观察,将以往全麻的腹部手术,常规去枕平卧六小时法进行了改变,采取了以后的办法让手术之后的患者康复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本文具体分析腹部全麻术之后早期卧情况,以供参考。

  • 标签: 腹部全麻 术后 早期卧位 现状 护理难点 提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X线和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病理学诊断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实施病理学诊断前,为6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实施B超诊断和钼X线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诊断情况。结果6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经过B超诊断,确诊46例,诊出率76.67%,钼X线诊断,确诊56例,诊出率93.33%,钼X线的诊出率高于B超,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钼X线和B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诊断效果,两种方法进行比较,钼X线的诊断价值更高,准确率更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钼靶X线 B超 乳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异常分娩当中臀助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助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分娩的异常臀产妇60例,将这60例产妇分成三组,分别实行臀牵引产、剖宫产和臀助产三种分娩方式,观察出现臀异常分娩时,多采取何种分娩术,以及每种分娩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分析臀助产术在臀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在体重小于3500g的围生儿应采取臀助产的分娩方式,体重大于3500g的围生儿应采取剖宫产的分娩方式,臀牵引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臀助产术,而臀助产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剖宫产术,臀牵引术的死亡率显著大于臀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具有可比性。而臀助产术的死亡率与剖宫产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处理臀异常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与臀助产术应用比较多。结论在对异常分娩的产妇选择科学的分娩方式时,要先对胎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臀产的分娩方式,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异常分娩 臀位助产术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头异常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到 2016年 3月接受助产的持续性枕后与枕横的初产妇 100例,将这些持续性枕后与枕横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与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的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双膝跪、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经过这两种不同的体位干预进行进行分娩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顺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特殊体位干预也就是说在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双膝跪、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进行分娩,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且可减少婴儿窒息与降低产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状况,减少了危害几率。

  • 标签: 体位干预 头位异常 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与DR胸片在筛查早期肺癌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肺癌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与DR胸片进行检查,并对两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的结节检出数目以及疾病检出结果均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P<0.05。结论在肺癌高危患者当中应用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扫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DR胸片检查,有利于提高疾病早期筛查的准确率,促使患者尽早治疗,在早期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肺癌 疾病筛查 低剂量16排螺旋CT扫描并靶 DR胸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的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7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护理1组、护理2组。其中护理1组患者24例,接受俯卧通气护理;护理2组患者23例,接受仰卧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护理1组明显优于护理2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为保证预后奠定良好基础,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头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头难产产妇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和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阴道助产分娩率37.50%/35.00%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3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剖宫产率3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婴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循证护理在头难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减少剖宫产率,并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头位难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月头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使其变难产为顺产,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回退有关因素。方法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共同性外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外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回退现象。结论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 标签: 外斜视/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手术唤醒麻醉使用喉罩联合控输注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结合手术精确定位,将患者的脑功能区占位病变进行切除,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几率,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升。方法根据2013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20例脑功能区占位性病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喉罩插管和异丙酚控输注,结合雷米芬太尼镇痛治疗,术中将患者唤醒,清醒状态下经皮质诱发电位监测和电刺激定位,将病灶切除后,再次全麻关颅。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喉罩插管麻醉和术中唤醒以及再次全麻。呼吸和循环指标比较平稳,镇痛效果突出,能够配合手术要求对患者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定位和切除病灶。患者术后没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存在。三例患者在唤醒期间存在轻微的血压上升以及心率加快情况,两例患者术后有痛苦回忆。结论为患者提供全麻下喉罩联合控输注进行唤醒麻醉,可以让患者的脑功能区病灶被最大限度的切除,并且让患者的脑功能正常,提升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

  • 标签: 术中唤醒 靶控输注 喉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彩色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所在科室的90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参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每组实验样本为30例,参照组采用X线钼进行检查,研究1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研究2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1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研究1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研究1组患者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更高,P<0.05;研究2组和研究1组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X线钼以及彩色超声均对乳腺癌患者可进行较好的检测,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和彩色超声技术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 标签: 核磁共振成像 X线钼靶 彩色超声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手术麻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及对照组,各32例,分别予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控静脉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控静脉麻醉和静脉复合麻醉,对三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警觉-镇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警觉-镇静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最高,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瑞芬太尼 静吸复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30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仰卧通气护理,观察组采用俯卧通气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俯卧通气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衰竭 俯卧位 通气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