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将中西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儿科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腹泻患者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健脾止泻汤,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9例治疗总有效率96.61%(57/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97%(46/59),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3.760.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20.30)d,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腹泻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中药及西药,不仅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还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儿科腹泻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患有冠心病疾病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后的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1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个50人小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再用常规护理方式与优质护理方式。结果通过使用优质护理方式的病人组的满意度调查远远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为P<0.05,具有意义。对观察组进行护理中通过适当的干预策略,最终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提供有主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以及生存的质量,有效的讲不良事态的发生进行了控制,加速了病人康复出院的时间,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抗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种西药以及中药都被研究出有抗血小板的作用,为了更有效的制备最合适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人们仍不停地在研究在创新。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研究 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中,中药处方点评的应用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的中药处方共2100张为研究对象,2014年中药处方为1100张,2015年中药处方则为1000张。其中,2014年的中药处方未进行处方点评,2015年的中药处方均进行处方点评,对比这两年中成药临床不合理使用情况与医患纠纷情况。结果2015年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2014年,且医患纠纷发生情况明显较少,两年份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成药临床使用中开展合理、及时的处方点评,可以确保中成药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处方 点评 中成药 临床 合理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以使临床用药更趋于合理。方法收集2007年~2015年我院检验科分离的菌种与相关药敏实验资料,掌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在把握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的基础上,于2016年7~12月(干预后)对我院各科室医生与西药处方实施药学干预,将干预后诺喹酮药物使用合理性与2016年1~6月(干预前)这一时间段内未实施药学干预的喹诺酮应用合理性作以比较。结果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沙门氏菌在2008年时对诺氟沙星对的耐药率分别为52.4%、46.7%、55.6%、35.2%、7.2%,前述分离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11年时依次为62.3%、78.4%、76.1%、61.4%、11.3%。干预后喹诺酮在抗感染治疗中与术前预防使用中的应用频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发生可从了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方面着手,在把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与秉承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力争使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更趋于合理性。

  • 标签: 细菌耐药情况 喹诺酮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ICU呼吸机使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4月期间来我院接受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满意度、呼吸功能及住院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负面情绪与治疗前差别不大,即P>0.05。对照组对所接受护理方式的总满意度为69.05%,显著低于观察组9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舒适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获得患者更高的评价和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ICU呼吸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减轻耳鼻喉术后疼痛程度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情况。方法对我院从2015年8月1日~2015年8月1日止实行了耳鼻喉手术的84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2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将两组护理应用对术后疼痛减轻程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护理后SDS、SAS及VAS评分情况对比有明显区别,实验组皆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疼痛减轻程度明显比参照组显著(P<0.05)。结论于耳鼻喉手术后使用心理护理方法,可以显著减轻术后疼痛的程度,可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耳鼻喉部手术 术后疼痛 程度减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胸部CT疗效、不良反应,8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共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共33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治疗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治疗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在临床疗效、胸部CT疗效、痰菌阴转率均优于标准化疗方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化疗方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治疗时使用抗菌药物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用药现状。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时期)收治,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伴有白细胞增高的97例患儿,将其抗菌药物的使用包括药名、药量、用药方式、溶药媒介等统计,并分析其使用是否合理。结果17种抗生素使用,用药方式为注射、口服药物单用、连用方式。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最高53例(54.64%),阿奇霉素分散片其次37例(38.14%),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最多为66例占总数68.04%,共计发现21例用药不合理情况,5例联用方式不合理(23.81%),13例用法不合理(61.90%),3例配伍不合理(14.29%)。结论共计97份调查病例中,抗菌药物使用频率过高,有过度依赖抗菌药物使用的嫌疑。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抗菌药物使用 情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米索前列醇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自愿选择人工流产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对照组正常手术,不给予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在术前给予米索前列醇,由此对比两组患者流产手术临床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孕妇宫颈软化总有效率(80%)显著高于对照组(30%),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采用米索前列醇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低,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低,可有效改善孕妇宫颈扩张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米索前列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收住的100例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随机抽取100例为观察组,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进行气道护理,同时给予一级护理、气道护理、心理护理等。再从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中再随机抽取100例为对照组,给予正常气道护理。结果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之后,观察组病人无气道堵塞、再次使用呼吸机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强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病人使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的护理可以降低再次使用呼吸机的概率,减少长期使用呼吸机引起的并发症。

  • 标签: 气管切开 非机械通气 呼吸湿化治疗仪 ICU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使用直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10日-2016年7月21日到我院儿科治疗的12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为例,按照平均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组患者使用Y型留置针进行输液,对照组患者使用直型留置针进行输液。结果Y型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上显著优于直型留置针(P<0.05),研究组患者阻塞、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液体外渗等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Y型留置针因其留置时间长,患儿舒适度较高,并且更易于保护置管伤口,降低感染率。因此,Y型留置针在临床上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儿童输液 输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前提下加用胺碘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用于治疗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分娩凳用于初产妇第2产程辅助坐式用力临床成效。方法选择初产妇80例,均为我院产科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宫口开全时胎先露S=0---S+2,随机分组,就抬高床头30°常规仰卧位用力(对照组,n=40)与取分娩凳在第2产程应用,行辅助坐位用力(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第2产程用时、产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初产妇病例,取分娩凳在第2产程应用行辅助坐位用力,可加快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会阴侧切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保障分娩质量。

  • 标签: 初产妇 第2产程 分娩凳 坐位用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服务台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门诊患者84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常规组、优质护理组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优质护理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门诊服务台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等候过程焦虑情绪;护患纠纷和投诉发生率。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常规组高,P<0.05。常规组满意度80.95%;优质护理组满意度100.00%。优质护理组门诊服务台护理服务质量、患者等候过程焦虑情绪95.18±5.32分、34.53±1.42分比常规组80.72±5.95分、45.46±2.25分好,P<0.05。优质护理组护患纠纷和投诉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其中,常规组6例出现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6例出现投诉,发生率14.29%。优质护理组均未出现护患纠纷和投诉。结论门诊服务台的护理过程中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门诊服务台护理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等候过程焦虑情绪,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服务台 优质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总结经验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30例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不良反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皮肤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为42.0%,不同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表现各异,同时经研究总结发现,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发生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为避免热毒宁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掌握患者过敏史与该注射液的适用证与禁忌证,并加强用药监控以避免不合理用药。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造口患者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带满意度的影响调查。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带和常规护理,观察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34.58,p<0.01)。结论使用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带对提高造口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 标签: 舒适实用型底盘护带 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伤患者受伤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使用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本院90例急诊外伤患者,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破伤风抗生素治疗。结果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低于观察组的(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抽搐次数、抽搐时间以及死亡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患者,在受伤之后,采用破伤风抗毒素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机体的游离毒素进行中和,降低机体的痉挛情况,提高患者的呼吸顺畅,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破伤风抗毒素 急诊外伤患者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技术和X线胸片技术诊断肺结核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肺结核患者,90例患者依次接受低剂量螺旋CT检查、X线胸片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以及肺结核典型病理特征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以及空洞、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灶、胸膜增厚、淋巴结肿大和少量胸水的检出率均比X线胸片检查高(P<0.05),误诊率和漏诊率比X线胸片检查低(P<0.05)。结论在诊断肺结核中,低剂量螺旋CT技术的符合率较X线胸片检查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低剂量 螺旋CT技术 X线胸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