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骨折患者急性疼痛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患者共计100例,根据患者的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性疼痛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临床体验,为之后的治疗和护理提供帮助,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创伤骨折 急性疼痛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杉树皮小夹板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长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取手法复位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活动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MA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杉树皮小夹板对长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治疗,可取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接近的复位固定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还可促进骨折愈合。

  • 标签: 四肢长骨骨折 杉树皮小夹板 外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超声在孕早期对胎儿畸形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中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间我院中收入的48例确诊为胎儿畸形的孕妇纳入本次研究,所有孕妇均超声诊断,并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统计畸形检出率。结果所有胎儿的畸形检出率为42(87.50%),其诊断准确率较高。结论超声进行诊断畸形的筛查中,能够有效避免其他因素对检查结果造成的干扰,能够获得更好的诊断结果,可作为胎儿畸形状况的主要指标对胎儿的状况进行判断,能够有效提高诊出率,提高诊断效果。

  • 标签: 四肢畸形 孕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近关节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近关节端骨折患者120例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式,观察组进行锁定钢板微创手术。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关节功能评分、骨折部位疼痛程度、肢体活动改善时间、可进行完全负重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近关节端骨折患者行锁定钢板微创手术疗效明显,可更好改善关节功能评分、骨折部位疼痛程度,加速康复。

  • 标签: 锁定钢板微创 四肢近关节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创伤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于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8例创伤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57例(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48例(81.36%)护理组的疼痛评分(2.7±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1±1.4)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骨折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受,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长骨干骨折30例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新鲜长骨干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30例,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带锁髓内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骨折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鲜长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带锁髓内钉治疗,既可提高骨折愈合情况,又可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长骨开放性骨折采取早期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均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进一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积极治疗,随访6个月,骨正常愈合67例(95.71%),延迟愈合或骨不连3例(4.29%)。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给予早期内固定系统治疗具备显著疗效,能够促进患者骨正常愈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 标签: 早期内固定系统 四肢长骨开放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开放性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患者共18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术优康治疗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组,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组。分别观察一周细菌清除率及切口组织生长情况、二次手术时间指标,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一周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6.7%、66.7%、100%,创面的肉芽组织形成情况以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组最快最好,其二次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p<0.05);三组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开放性骨折手术后切口感染严重者,应用术优康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周期,创基条件优良,为下一步手术治疗患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

  • 标签: 术优康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的价值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治疗的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随机选取31例,采取股前外侧皮瓣治疗,治疗后随访患者,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痊愈的有13例,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有7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77%。结论在软组织缺损中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取得效果良好,提高了治疗有效率,能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四肢软组织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治疗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长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结合丹参注射液,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患周径。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及患周径更低,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治疗治疗长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肿胀评分和疼痛评分较低,患周径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beta -七叶皂苷 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骨转移癌8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8月明确诊断的80例骨转移性肿瘤患者。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外科手术结合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接受放化疗。结果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功能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Enneking评分,观察组的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55%,3年生存率为37.5%,对照组2年生存率为32.5%,3年生存率为20%,观察组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转移性肿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治疗和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改善肢体功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肿瘤转移 外科手术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35例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的35例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材料治疗的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3.4±2.4),手术时间为(128.4±35.9),术中出血量为(280.7±101.3),术后引流量为(61.5±1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6.7±3.6),手术时间为(139.2±36.1),术中出血量为(347.2±114.6),术后引流量为(70.4±17.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感染率为2.86%,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8.57%,感染率为17.14%,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54.2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地区的婴幼儿贫血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所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门诊保健体检的婴幼儿共计1500例作为研究样本,婴幼儿均接受血红蛋白指标测定,采取统一校验血红蛋白仪进行Hb的测定以及缺铁性贫血的诊断。结果1500例婴幼儿其中轻度贫血患儿371例,中度贫血患儿80例,未出现重度贫血患儿,贫血发生率是30.07%。6~11个月婴幼儿的贫血发生率最高,其次为1岁婴幼儿和2~3岁婴幼儿。结论6个月~2岁的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最高,应强化母婴保健指导,在强化母乳喂养基础上还应适时的添加辅食并定期监测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婴幼儿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于软组织创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骨外科治疗软组织创伤的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时间和感染发生率等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4.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为骨外科患者治疗软组织创伤时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比常规的治疗方法更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临床疗效佳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骨外科 四肢软组织创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问题治疗骨折的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3月2016年12月,对80例长骨骨折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进行了手术内固定治疗。其中男5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36岁。结果本组病例切口均顺利愈合,术后7~21d出院。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10个月。分别按Neer、和评分评价术后相应肢体功能,优55例,良21例,中4例,总体满意率9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植入技术治疗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 标签: 微创 钢板 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损伤控制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患者66例。依照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和复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复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讨论采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多发骨折,功能恢复较快,复位情况较好。

  • 标签: 骨科损伤控制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伤治疗仪在闭合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6我科收治的90例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和物理治疗组,物理治疗组在一般治疗组的基础上辅以骨伤治疗仪及红光治疗仪治疗,术前3天,使用骨伤治疗仪消肿止疼模式治疗,每天2次,每次20分钟;术后骨伤治疗仪每天治疗频次及时间不变,第1至第3天,采用消肿止疼模式,第4至第7天,采用促骨痂生长模式,同时术后7天再加上红光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10分钟。观察两组患者在患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的情况并记录。结果物理治疗组在患疼痛、肿胀及伤口愈合方面都比一般治疗组情况好。结论骨伤治疗仪和红光治疗仪对闭合性骨折治疗有着促进作用,消肿止疼效果好,有利于骨折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接应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筛选62例因创伤骨折、于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入住我院的患者,均存在骨不连症状,并依据不同疗法分组Ⅰ组32例统一施以带锁髓内钉疗法,Ⅱ组30例施以加压钢板疗法,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指标及其优良率。结果Ⅰ组32例优良率93.75%(30/32),Ⅱ组30例73.33%(22/30),(P<0.05);Ⅰ组手术指标相较于Ⅱ组表现出优势,(P<0.05)。结论当创伤骨折患者出现骨不连现象后,展开带锁髓内钉疗法实践效率高,推荐选用。

  • 标签: 加压钢板疗法 四肢创伤骨折 优良率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52例长管状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严重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开放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严重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和封闭负压引流术治疗,可提升手术各项指标,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封闭负压引流术 四肢开放性骨折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