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磷酰胺在特发性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特发性肾病患者66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3)。两组都常规应用醋酸泼尼松,实验组加用环磷酰胺。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明显比对照组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环磷酰胺疗法对特发性肾病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改善其机体指标,提高疗效,促进病情恢复。

  • 标签: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疗效 环磷酰胺 醋酸泼尼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病患者采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本院接收的肾病患者4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完成平均分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方案,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对照组是80%,观察组是90%,组间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同对照组的30%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治疗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激素更低,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膜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在特发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特发性肾病患者(100例、2015年11月22日到2017年5月28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例数有40例、血总胆固醇为(5.31±1.44)mmol/L、三酰甘油为(1.43±0.88)mmol/L、24h尿蛋白定量为(1.24±1.11)g、血白蛋白为(39.99±5.41)g/L,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糖皮质激素在特发性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 标签: 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 特发性膜性肾病 临床有效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basalcarcinoma,A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加强临床和病理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我院一例新发现的宫颈ABC进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宫颈ABC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妇科体检或其他疾病治疗时偶然发现,其病理镜下表现为小巢团状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细胞异型不明显,需与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等鉴别,相比这些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好,治疗一般单纯性宫颈病灶切除或全子宫切除即可,无需放、化疗。结论宫颈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恶性肿瘤,与宫颈其他恶性肿瘤相比,其生物学行为较善良,临床和病理均需仔细鉴别,避免过度治疗。

  • 标签: 子宫颈 腺样基底细胞癌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彩超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的病因分析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经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椎动脉彩超检查和分析。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因为椎动脉本身的病变引起症状者为80例,占80%,单侧血管病变为62例,占62%,双侧血管病变18例,占18%。结论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病因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超 椎动脉狭窄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工破和自然破结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及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的128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征得产妇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实验组(64例患者行人工破)与对照组(64例患者行自然破),两组产妇分娩中均取自由体位,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65.6%,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9.4%,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评分8~10分例数,多于对照组,P<0.O5。结论产妇分娩中给予人工破结合自由体位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破膜 自然破膜 自由体位 分娩结局 母婴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覆与非覆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的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的98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根据置入全覆和非覆金属支架的不同,分为覆组合非覆组,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成功插管率均为49(100%)例,全覆组并发症20.41%,非组总发生率为6.12%,具统计差异(P<0.05)结论金属支架的植入对于恶性胆道梗阻具有显著效果,但全覆支架需要注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恶性胆道梗阻 覆膜支架 非覆膜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基底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基底节出血,神志清醒患者65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按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在病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两组治疗4周后进行肌力和并发症的比较。结果康复组肌力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1),并发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康复组住院时间平均29.52d,对照组41.56d。康复组生活能力评分分值更高,(P<0.05).结论表明基底节出血急性期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能明显提高患后相关肢体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干预 基底节出血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资料,根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加中医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措施之前的焦虑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两组焦虑评分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采取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医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完成手术之后护理工作人员对其采用的护理手段。方法在本院接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病人中挑选出70名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利用回顾性方式对其所有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结束手术以后所采用的护理手段展开分析。结果70名病人在经过护理之后,有41名病人的意识基本恢复,还有19名病人恢复了部分意识,仍然有9名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另外有1人出院时死亡。所有患者都携带偏瘫症状,而且有25名病人存在合并语言功能障碍;具有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有9名,有12名患者出现合并颅内感染情况,剩余24名病人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结论将针对性术后护理方式提供给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以后,明显降低了病人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且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可以得到比较高的预后品质。

  • 标签: 基底节区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病人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8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观察组只采用常规护理,出院时比较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患者护理投诉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两组均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但是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临床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多中心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40名糖尿病肾病致终末期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已控组的年龄、URR、Hb以及KT/V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血压控制与年龄、高血压用药种数和Hb水平均相关,P值均小于0.05,回归系数分别是-0.39、0.23和-0.02,意味着年龄越大、用高血压药物种类越少以及Hb水平越高,血压控制越强。结论综上所述,DKD所致ESRD行MHD患者容易患上高血压,虽治疗率高但降压效果不理想,而事实上,血压控制与年龄、用药种数与Hb水平均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患者应当联用2种降压药物,并及时纠正贫血。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血压
  • 作者: 刘文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7-12-22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
  • 机构:处女模闭锁有称无空处女模,是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应其早期临床无特殊症状,初诊易被漏诊,故在次讨论处女膜闭锁的临床表现与B超影响学联系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率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终末期糖尿病组),另外选择非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0例(非糖尿病肾病组),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比较生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死亡原因。结果终末期糖尿病组患者发生感染、心血管疾病、低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4年生存率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终末期糖尿病肾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的疗效较差,并发症更多,4年生存率更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当尽早进行血液透析,积极控制血压、血糖以及并发症,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并发症 存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定眩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眩晕症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眩晕发作严重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眩晕发作程度、降低频度、减少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证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1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病理主要类型分别是局灶节段性的肾小球硬化、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比分析三类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肾病出现血栓的情况多余其他两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血栓的部位一般为下腔静脉、肺静脉、肾静脉;比较三种病理类型患者抗凝血酶Ⅲ、血小板、血红蛋白、血清白蛋具体数据,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血栓栓塞的情况比较多,患者患有不一样的肾病综合征其出现血栓的情况也不一样,临床治疗中,必须秉承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

  • 标签: 肾病综合证 合并血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硬下血肿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对其均采用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28例,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硬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措施,护理的满意度高,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硬下血肿误诊为硬膜外血肿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报告为硬下血肿且被误诊为硬膜外血肿的患者3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为收治时间,对本次患者进行CT检查,且分析颅内血肿不同量和不同部位CT表现。结果本文研究中,经手术活检确诊的有16例,其中10例经复查CT检查,可发现血肿量增加,且实施了相关手术治疗,其余的20例患者经MRI检查、冠状位CT复查而明确诊断,但均恢复良好,出院,且无任何严重后遗症。结论对于硬下、硬膜外血肿需联合CT影像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判定,若发现误诊则需予以积极的预后处理,以此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误诊 预后情况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