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回盲肿物误诊的相关资料,为进一步提高回盲肿物诊断准确率奠定基础。方法时间在2017.3-2018.4月,研究对象为50例回盲肿物误诊患者,回顾分析其误诊的相关资料。结果患者最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结肠镜配合气钡灌肠造影明确诊断。回盲肿物主要误诊为回盲肿瘤、粘连性肠梗阻、肠结核、阑尾炎、卵巢附件囊肿、肠套叠等。结论常见的阑尾脓肿、炎性肉芽肿、肠系膜淋巴结核、克罗恩病以及回盲肿瘤等均可引起回盲肿物表现,在具体诊断中需要通过结肠镜、手术病理进行鉴别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误治。

  • 标签: 回盲部 肿物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72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组新生儿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针对于脐感染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脐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脐部感染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和鼻内镜下线减张术治疗鼻中隔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鼻中隔偏治疗的病患9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病患,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的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给予研究组病患鼻内镜下线减张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研究组病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病患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鼻中隔偏中采取鼻内镜下线减张术相较于传统的鼻中隔黏膜切除手术,鼻内镜下线减张术对病患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 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术 治疗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兰索拉唑奥肽凝血酶联用药在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疗效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予以兰索拉唑奥肽凝血酶联用药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兰索拉唑凝血酶的方法。比较两组的结果。结果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优,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ICU重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患进行治疗时予以兰索拉唑奥肽凝血酶联用药的方法,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兰索拉唑 奥曲肽 凝血酶 ICU重症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的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0例,均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45例(75.0%)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56例(93.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彩超指标LVEDD,LVEF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NT-proBNP水平也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改善程度更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美他嗪可优化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研究与应用。

  • 标签: 曲美他嗪 慢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替塞在晚期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晚期结肠癌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35例)接受常规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LV)和奥沙利铂化疗,研究组(35例)接受雷替塞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所有患者同时均接受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分布与常规组数据经秩和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有效率远高于后者(P<0.05);研究组心脏损伤和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采用雷替塞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案,且有效率高,毒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雷替曲塞 晚期结肠癌 临床效果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舍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方法将本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2016年7月-2017年7月)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取舍林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心理干预联合舍林治疗),每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及治疗效果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舍林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有更好的治疗作用,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卒中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舍曲林 脑卒中后抑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是目前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狭窄的主要方法,成功率可达90%以上。但该技术对于手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吻合技术要求极高,且完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手术时间较长,尽管机械缝合逐渐进入手术治疗中,但完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还是需要完善。本文通过分析21例UPJO患者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得出此方式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患者肾盂输尿管狭窄。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UPJ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和88%。本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减少麻醉时间和费用,减少患者风险,增加耐受性,易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项强化护理在新生儿脐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4月于我院分娩的新生儿90例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等量均分为45例一般脐护理组与45例专项强化脐护理组,对上述两组研究样本干预后在脐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的差异度加以比较分析。结果专项强化脐护理组新生儿干预后的脐感染发生比例显著低于一般脐护理组,(P<0.05)。结论专项强化脐护理具备较理想的新生儿脐感染风险防范效应。

  • 标签: 预防 护理 脐部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新生儿脐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之间我院妇产科200例新生儿为本次的护理对象,按照出生的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新生儿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发生脐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脐感染仅发生1例(1.00%)、脐周皮损2例(2.00%),明显低于对照组5例(5.00%)、7例(7.00%),两组比较统计意义较为明显P<0.05;观察组脐带脱落时间为(4.1±0.8)d明显短于对照组(8.3±0.7)d,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显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预防脐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能有效地减低新生儿发生脐感染的发生率,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实施。

  • 标签: 新生儿 脐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峡前壁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子宫峡前壁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均有剖宫产史,经阴道彩超检查孕囊位于子宫瘢痕处,43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42例术后在彩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其中1例介入栓塞治疗后,孕囊自行排出,未行清宫术;6例在彩超监视下行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2例甲氨蝶呤药物化疗后再行清宫术;1例行剖腹探查术+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子宫瘢痕处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1例证实子宫瘢痕处妊娠凋亡后直接行清宫术。结论剖宫产史及阴道超声检查或磁共振检查,对子宫峡前壁疤痕处妊娠诊断有较高价值,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药物化学治疗后在彩超引导下行清宫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子宫峡部前壁,瘢痕处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体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体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马多组加用马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马多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马多组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马多组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8.26±1.24分、24.21±1.50分、8.26±1.24分、24.21±1.50分低于对照组19.31±1.15分、32.42±1.25分、19.31±1.15分、32.42±1.25分,P<0.05。结论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曲马多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培美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培美塞联合顺铂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两年间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组27例患者采取培美赛+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8.15,对照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为40.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6.30±0.20)个月,实验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平均为(5.40±0.30)个月,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认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采用培美塞与顺铂联合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长春瑞滨 临床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芦丁联合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克芦丁联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7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均在对照组以上(<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曲克芦 中药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舍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调查对象,在双盲法的应用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0例患者加以盐酸舍林片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抑郁状况、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HAMD、SSS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较低程度最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舍林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情绪的稳定,神经缺损程度的缓解,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抑郁 盐酸舍曲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肽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116例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8例单独采用改良FOLFOX方案治疗,治疗组58例采用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肽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骨髓抑制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骨髓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FOLFOX方案联合奥肽对提高晚期肝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理想治疗方案积极推广。

  • 标签: 晚期肝癌 奥曲肽 改良FOLFOX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马多对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8例ASAI-Ⅱ级患者,均行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马多低剂量组)、C组(马多中剂量组)、D组(马多高剂量组),每组12例。B、C、D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给予静脉注射马多注射液1mg.kg-1、1.5mg.kg-1、2mg.kg-1;A组不给予马多注射液治疗。给药前(T1)、给药时(T2)、给药后10min(T3)和30min(T4)分别测定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Rike镇静和躁动评分(SAS)。结果在T4期,A、B组患者的MAP、HR有明显的升高,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的HR有明显的降低,与T1期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T4期,C、D组患者的MAP、HR与A组比较有明显的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C、D3组患者在T4期SA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A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SAS评分下降更明显。结论马多治疗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好,其中以1.5mg.kg-1给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曲马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伊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20例,将其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氟康唑滴眼液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伊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结论伊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 真菌性角膜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点线结合调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弓形面积的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8例,治疗组予点线结合调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腰椎电动牵引及中医封包治疗。疗程10天,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计算腰椎侧位X片的弓形面积、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计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平均弓形面积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弓形面积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改善率(治愈+好转)分别是93.0%和63.2%(P<0.05)。结论2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在改善腰及临床疗效上,点线结合调法明显优于腰椎电动牵引及中医封包治疗。

  • 标签: 点线结合调曲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