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巡回访视对初次手术患者麻醉配合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外科接收的初次手术患者88例,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单双数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访视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巡回访视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麻醉配合度及对护理满意度也均明显提高,经计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次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巡回访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手术麻醉配合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巡回护士访视 初次手术 麻醉配合 焦虑情绪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对其工作满意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未进行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干预的30例护士为对照组,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实施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干预的30例护士为研究组,比较护士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士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明显(X2=6.667,P=0.010<0.05)。结论加强ICU护士护理工作环境的改进,可以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效果明显。

  • 标签: ICU护士 护理工作环境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感染科所有护士采取问卷调查。结果98%的护士感到有压力。结论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的危险,过高的工作压力可使护士身心疲惫,不仅影响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出勤率,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和护士的身心健康。感染科护士较其他科的护士相比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心理压力 职业风险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及工作疏离感的现状,并分析三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职倾向问卷、员工沉默行为量表和护士工作疏离感问卷对长沙市4所三甲医院的120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离职倾向条目得分为(3.37±0.34)分,沉默行为条目得分为(3.45±0.51)分,工作疏离感条目得分为(3.12±0.52)分,均处于中等水平。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沉默行为与工作疏离感正性相关(P<0.01),工作疏离感在离职倾向与沉默行为中起中介作用。结论在职护士普遍存在离职倾向,沉默行为、工作疏离感对离职倾向产生影响。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离职倾向,通过构建良好组织氛围,减少护士沉默行为,降低工作疏离感从而降低离职率。

  • 标签: 护士 离职倾向 沉默行为 工作疏离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工作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市医院临床护士100例,为其开展工作压力和工作疲劳情况评价。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评分为,疲劳量表-14评分为。临床护士工作疲劳和工作压力呈现出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工作疲劳度的增加,因此需做好减压工作,由此使临床护士工作疲劳度降低。

  • 标签: 临床护士 工作压力 工作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护士的心理健康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服务对象、轮换制度等,引起了人们对护士群体身心健康的关注(2)。加强对护士心理素质的重视,及时给予充分的心理咨询,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造福社会体育活动,使医院管理更加人性化。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工作和生活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标签: 护士职业精神健康工作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医疗救助是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沐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成立了以县人民医院各临床专家为指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体检单位开展的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工作,结合政府、卫生机构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分析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在实践中展开的情况与出现的问题。总结当前沐川县大楠片区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精准扶贫 健康体检 巡回督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巡回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手术治疗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巡回无缝隙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采取巡回无缝隙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不良情绪 手术室 巡回无缝隙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接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的层级护士资料,并根据实施前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护士在晋级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值。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观察组护士相比对照组护士获得了更加优异的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数据(P<0.05)。结论护士床旁综合能力考核在层级护士晋级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因此应当合理推广这种科学、有效的护士考核晋级方法,并作为职称晋升评价条件之一。

  • 标签: 综合能力 层级护士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5例高血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13例和观察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采取包含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7.3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1.42%),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程序化健康降雨运用至高血压的护理工作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疾病知识掌握度,还能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程序化 健康教育 高血压护理
  • 简介:诊断疾病是每位医师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常规实践活动。没有正确、规范、完善的诊断。就没有正确、恰当、合理的治疗。因此,诊断疾病的水平是体现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重要方面。规范的诊断疾病程序是培养和训练医师临床思维,

  • 标签: 诊断思路 程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护士的心理疏导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工作的90名临床护士进行研究,对研究中的临床护士干预前后的职业生涯、本职工作、总体满意度等等进行比较。结果在对临床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后,护士在职业生涯、本职工作、职业环境、执业展望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上均较于干预前有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 标签: 临床护士 心理疏导 护士长 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院急诊科护士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以及心理韧性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分别对工作压力源各维度、职业疲溃感各维度和心理韧性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这30例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总评分为(82.01±21.25)、职业疲溃感总评分为(47.32±15.68)、心理韧性总评分为(71.12±15.28);其中心理韧性各维度与工作压力源各维度之间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心理韧性各维度与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耗竭维度以及去人格化维度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与职业疲溃感中的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对于急诊护士来说良好的心理韧性有助于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心理韧性会随着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的增强而逐渐弱化,而随着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不断增强。

  • 标签: 急诊护士 心理韧性 工作压力 职业疲溃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临床培训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方法以我院护士为例,采用实证分析法和医学统计学方法对40名护士进行培训,评估培训方案实施前、后学员在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专业技能、临床实践、护理查房、教育与咨询、科研等核心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40名参加培训的学员各项考核均合格;通过培训,学员的核心能力均获得明显提高。结论以核心能力培养护士培训方案具有因需施教与因材受教相结合的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

  • 标签: 护士 核心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教育,研究组53例患者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健康教育联合干预。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满意度分别为94.34%和96.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92%和8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8%,差异显著(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临床推广及使用价值。

  • 标签: 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产科护士多媒体运用掌握情况,为临床工作中更好的进行培训提供支持。方法2017年5月12至5月30日,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某三甲专科医院产科护士一般资料、对多媒体制作相关知识自评状况、参与多媒体使用的情况、多媒体运用程度四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大多数的护士表示多媒体制作的知识来源于自学,多媒体的制作水平的自我评价普遍偏低。2多媒体在临床运用广泛常用于病案讨论,用于护理查房、临床教学、健康教育均达到50%以上。3多媒体制作大多以文本形式配以图片为主,对图表、动画、音频的使用不足50%。结论产科护士的多媒体制作与运用水平总体不高,而为了能提高使用效果,达到一定的目的,只有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并熟练的操作多媒体系统,才能提高使用效果。管理者应对产科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 标签: 产科 护士 多媒体
  • 简介:随着医疗服务观念的逐渐转变,门诊护士由过去单一的"老弱病残"转变为现在的优质服务形象。作为医院服务的前沿,门诊护士的素质、技术水平、沟通能力给社会各界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作为门诊护士,在有别于紧张的病房环境,

  • 标签: 门诊医疗 护士
  • 简介:摘要在我国频发的各种灾害中,都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参加,护理人员是灾害援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援救人员必须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急救护理全科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灾害救援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最大程度的挽救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最终达到救援效果的最大化。但我国迄今为止国内尚未出现急救专科护士。急诊护士因在工作中具有头脑清楚,临危不乱、丰富的分诊经验、过硬的专业急救知识、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反应迅速,相对于其他普通科室护士更能胜任灾害援救工作

  • 标签: 灾害援救 急诊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温馨病房创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四区于2016年8月~2016年10月通过将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应用于温馨病房创建过程中,对病房硬件,优质服务,护士礼仪进行评估后,从团队主线,质量主线,创新主线出发,提高病房硬件设施,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在温馨病房的创建过程中加入护理程序后,病房总体评分高于“温馨病房”创建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温馨病房”创建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温馨病房”创建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温馨病房”创建中应用护理程序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程序 温馨病房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素质与护患交流技巧的关系。方法:针对护患交流过程中不同环节、不同对像、不同病情对护士素质的要求,有目的的培养护士的综合素质。结果:通过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丰富了护士的交流技巧,明显地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丰富护患交流技巧、改善护患关系的有效手段。

  • 标签: 护士 人员素质 护士病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