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同时探讨其在骨肉瘤血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14例骨软骨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35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4.3%(12/35),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O.0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82.9%(29/3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IF-1α和VEGF的表达同时呈阳性,13例(37.1%)同时呈阴性,两者表达显著相关(r=0.589,P=0.000),且与癌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和VEGF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对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作用,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中的血管生成情况与疾病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122例次成人AL患者骨髓中的微血管数,分析治疗前、后骨髓微血管数的差异性及其与患者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抗CD34和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体分别标记所得骨髓微血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402).骨髓微血管数在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中为(48.4±18.6)个/mm2,显著低于初发患者(103.1±38.6)个/mm2(P<0.01);化疗后未获CR的患者中为95.0(41.0~159.0),无显著下降(P=0.35);而在缓解后复发的患者中升高至(92.9±32.9)个/mm2,与初发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4).化疗后CR患者的骨髓微血管数仍高于对照组(35.7±5.3)个/mm2(P=0.02).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初发时骨髓微血管数与初发时的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r=0.399,0.525;P=0.009,0.030).结论:不同类型成人AL患者骨髓中均存在血管新生现象.血管新生可能参与AL的病理发展过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衡阳市脑卒中与气象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衡阳市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这3年内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80例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其疾病发作的季节规律与当地气象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在12月、1月以及2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时段,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在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温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在平均气压最高的月份为12月、1月以及2月份,脑卒中患者发病率最高,平均气压最低的月份即6月、7月以及8月份,脑卒中发病率最低,因此平均气压与脑卒中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相对湿度与脑卒中发病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与气温以及气压密切相关,而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应做好预防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在与健康人群表达水平对比后总结其表达意义。方法抽选2014年6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20例CHF患者与1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将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Ang-2、NT-proBNP、LVEF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Ang-2与NT-proBNP、LVEF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ng-2、NT-proBN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降低(p<0.05),不同NYHA分级患者的三项指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ng-2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827,p<0.05),Ang-2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64,p<0.05)。结论血管生成素-2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明显相关性,Ang-2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心衰程度越高,Ang-2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G-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集的PCOS组织(PCOS组),同时选取正常卵巢组织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G-VEGF和VEGF表达。结果PCOS组织中EG-VEGF在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及间质细胞胞浆中高表达,VEGF在颗粒细胞及卵泡细胞胞浆中高表达;PCOS组EG-VEGF、VEGF表达分别为(0.183±0.011)和(0.179±0.01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EG-VEGF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62,p<0.05),对照组EG-VEGF表达水平与VEGF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EG-VEGF和VEGF在PCOS组织中高表达,与PCOS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检验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准确性,探究联合检验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检验工作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20例、缺铁性贫血25例及进行常规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者均进行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CV(平均红细胞比容)、Hb(血红蛋白)、RBC(电泳红细胞)等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地贫MCV明显下降,且RBC水平下降幅度较缺铁性贫血患者大,采用联合检验的方式进行诊断灵敏性较高,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准确性高达90%以上。结论在临床上对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检验,采用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灵敏度,值得推广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进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者60例,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采取语言沟通、和患者做游戏等护理措施,发挥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观察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经过对儿科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身体状态和各项身体功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改善,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同时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较短。结论开展有效及时的护理能够很好地促进儿童患者疾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简介:血红蛋白E(hemoglobinE,Hb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HbE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形成的双重杂合子,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现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似.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hLH)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01月至2015年12月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清黄体生成素(LH)<0.5IU/L的患者(140)例为研究组,随机分为两组(A组添加r-hLH组;B组不添加r-hLH组),A组(85例)启动促性腺激素(Gn)的同时添加r-hLH,B组(55例)单用促性腺激素(Gn)不添加r-hLH;另选择同期行IVF-ET长方案降调节后15天血LH≥0.5IU/L且未给予r-hLH补充治疗的患者为C组(C组165例)。比较3组患者的Gn用量及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及LH水平、获卵数、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着床率等。结果Gn总量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Gn天数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两比较,A组与B组、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05);A组与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E2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稍低于C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LH水平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B组低于A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略低于C组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Em)厚度比较C组>A组>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B组与C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4),A组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种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的比较A组与C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组间各种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对于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后LH过度抑制的患者,补充r-hLH可以获得较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改善临床结局。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的情感障碍状态和与之相应的医患关系,探讨减少医患纠纷的策略。方法通过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968位住院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观察中,并根据化疗效果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57例、48例;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组,均行凝血检查,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健康者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活动度(PTA)低于正常组(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组患者的FIB、D-D、FDP、PLT及APTT等均高于化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的FIB、D-D、FDP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部分凝血指标变化能够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