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院外科临床用血合理输注的情况,分析外科合理用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更深层次地反映我院临床用血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我院实施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提供研究资料,以此来提高我院科学合理用血的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在输血科的输血数据库系统中随机抽取外科系2014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的输血病历号,并根据病历号在病案室抽取相关病历。参照中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对输血合理与否进行评价。结论临床外科系中,红细胞和血浆输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红细胞输注合理率在不同科室和的差异,提示手术和(或)创伤导致的失血过程,特别是过程复杂、风险大的手术,可能使外科医师偏向于釆取宽松的输血策略。

  • 标签: 红细胞 血浆 合理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思考与探索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儿科用药剂量合理的方法;方法以韩璐等人根据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提出的儿童药物利用指数为依据,总结了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公式形成中的五点因素,如年龄、体重、病种、病情、联合用药等,就儿童用药剂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结果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在不同阶段的权重,形成了完善的评价体系;结论当前儿童药物利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因素,尤其是在药剂量的使用中更是如此。利用儿童药物利用指数可以规范儿童药物的使用。

  • 标签: 儿童药物利用指数 儿科药剂量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不同分期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结肠癌不同分期患者进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科学性、合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5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的50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分析各组不同Dukes分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结果腹腔镜组DukesA、B、C、D期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不同分期患者2年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明显减少,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 不同分期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因对策略。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5年10月进行检测的13220份尿检样本的资料,对于尿常规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其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处理。结果在目前临床实施尿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较大的标本例数为100例,占比例为0.75%。误差最多的申请单,共66例,占比66%。其次为运送过程,占比例24%,标本采集误差占比例为8%,标本自身中出现的误差占比为2%。结论在对患者实施临床的尿常规检验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在实际的对其实施检验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保证到尿常规检验的正常进行。

  • 标签: 临床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用策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对本院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监测外科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过记录分析在100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有60例,占6%。其中经呼吸道感染24例,占40%;泌尿系统感染18例,占30%;消化系统感染12例,占20%;其他因素感染6例,占10%。采用Logislic回归方程分析出感染并发症部位、住院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等为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可提高医院手术质量。

  • 标签: 耳鼻喉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开展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之间,病例数共计80例,使用随机发进行分组对比,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差异。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有效的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 焦虑 抑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外阴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阴癌患者,将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预后影响因素。I、II、III、IV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4.6%、75%、37.5%、60%(3/5),高、中、低分化3年生存率分别为81.8%、62.9%、33.3%,死亡风险为2.261,说明肿瘤分级每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增加为原来的2.261倍。有淋巴结转移的死亡风险是没有淋巴结转移的3.065倍。结论病理分化程度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为外阴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配合正规的治疗是提高外阴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外阴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肥胖症影响因素与发病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肥胖症儿童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对肥胖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①发病因素200例肥胖症患儿中,饮食方面因素占82.0%(164/200),社会及家庭因素占53.0%(106/200),母乳喂养因素60.0%(120/200),家族遗传因素75.0%(150/200),运动量减少占65.0%(130/200);②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儿童肥胖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临床在明确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影响因素 发病机制 儿童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就是对我国居民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各种因素对居民的保健服务需求的影响。方法采用我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近年来的数据,选择18岁以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并且排除一些无法因素影响,总共有9988人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研究中的主要因变量就是这些实验参与者是否接受过鱼预防保健服务,而自变量就是这些参与者的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参与者个人的受教育水平等。并且采用先进的因素统计方法对我国居民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最终的得出一些有效的结论。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发现,9988名参与者中有421人接受过预防保健服务,占据的比例相对是比较小的。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出不同学历和不同健康状况的参与者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这也就说明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差异性,也表明本次试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的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也截然不同,这说明其也具有很强的统计意义。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我国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更多情况下对其了解程度不是很高,而且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这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的需求。

  • 标签: 预防卫生服务 卫生保健差异 卫生服务需求 影响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保存的80份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对其进行再次检验,对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样本量过少的标本为20份;送检超时的标本为12份;样本污染的标本为15份;标本错误为8份;容器不合格的标本为5份;采集时间出现错误的标本为20份,数据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临床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需要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控制,保证临床检验效果的真实准确,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性。

  • 标签: 尿液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护士的相关能力当中,护士的基本护理能力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的30名ICU护士为主要对象,对所有护士的护理能力进行量表调查分析,从而判断护士的各项护理能力情况,并且进一步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所有护士当中,基本护理能力较好,其中护士的态度及价值观、技能及经验等情况较好,所有护士中工作的年限与个人学历则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因素。结果对于ICU护士而重症监护基本护理能力而言,其所受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多样,需要医院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ICU 重症监护 护士 影响因素 能力
  • 简介:摘要非创伤性腹痛是急诊常见的临床症状,占急诊就治患者的10%以上,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1。如何快速、高效、准确分诊,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值得我们探讨。

  • 标签: 非创伤性 腹痛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合树脂边缘微渗漏的不同影响因素开展体外研究。方法以2017年1月~3月选取120个新鲜离体磨牙作为研究对象,均制备邻牙合面洞,按照不同材料及粘结系统分成实验1~3组,各40个,其中,实验1组填充材料为3M自酸蚀粘结剂+3MZ250复合树脂,实验2组为自酸蚀粘结剂+3M流动树脂垫底+3MZ250复合树脂,实验3组为3MP90粘结系统+3MP90复合树脂,对比各组染料渗透情况。结果实验3组微渗漏均数显著低于其他组别(P<0.05),实验1组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实验表明,P90复合树脂充填微渗漏小,自酸蚀粘结剂对于复合树脂微渗漏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复合树脂 微渗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连续分娩的268例晚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其中123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研究组,145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晚期早产儿纳入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筛选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儿中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开奶时间、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出生窒息史为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53-1.965,P<0.05);脐血总胆红素≥35μmol/L、母子血型不合、胎膜早破为晚期早产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46-1.822,P<0.05)。结论早期对晚期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与随访,及时进行合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晚期早产儿 高胆红素血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并寻求最佳应对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到2014年2月间采集的尿液样本共14466例,在接收尿液样本时对其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与评估,对于存在质量缺陷的样本予以退回,做好缺陷率统计与相关因素记录,并探讨最佳应对措施。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14466例尿液样本中存在质量缺陷1009例(6.97%),其中的312例(30.92%)在采集时受到污染;212例(21.02%)样本标示不明;235例(23.29%)尿液样本采集不当;143例(14.17%)尿液样本量不足;67例(6.64%)采集容器不合格;32例(3.17%)送检不及时;剩余8例(0.79%)为其他情况。通过比对,发现尿液样本在采集时受到污染、样本采集不当与标示不明三项所占比例较大,是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会对尿液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在采集尿液样本时要严格按照取样标准,尽量在晨起时用规定的存储容器采集尿液样本,并做好清晰准确的标示及时送至检验处检验,避免尿液因受到污染而影响医生诊断。

  • 标签: 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 相关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在重症肺炎者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11月间收治的56例重症肺炎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理应用初始抗菌药物分为合理应用组(研究组)和不合理应用组(对照组)各28例,分析初始细菌培养与耐药情况,并比较两组机械通气与ICU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及病死率等。结果研究组抗菌药物的使用、机械通气、ICU住院等用时皆比对照组短(P<0.05);总治疗费用研究组比对照组少(P<0.05);病死率两组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缩短病程,改善预后,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较大的有利影响

  • 标签: 初始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重症肺炎 预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