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列举教师的科研经历和教学经验,阐述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只有将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 标签: 科研 教学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风病脑CT征象表现,分析中风病各证在脑内的病变特性。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一共收治中风患者66名,我们对这部分患者的脑CT进行检测,并且对脑CT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从病变的性质、部位、大小进行观察。结果中风病病变部位主要为基底节区;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部位上不同,中经络证以基底节区为主,而中脏腑证则以基底节区、脑叶为主;中经络证与中脏腑证在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上亦有差异。中经络证以脑梗死为主,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主;中经络证以小病变为主;中脏腑证以大病变为主,中脏腑阳闭病变在脑的深部。结论中风病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脑CT检测出来,二者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 标签: 中风病 脑CT 征象表现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使用微波治疗耳鼻喉患者情况的分析。方法在医院中选取共20例患有耳鼻喉炎症的患者进行微波治疗,观测治疗情况。结果耳鼻喉患者在接受微波治疗后,大部分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康复率极高,康复患者没有出现疾病复发现象。结论微波治疗技术在治疗耳鼻喉患者时效果较为显著,相比过去的治疗方式更加的安全,所需成本较少,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患者在治疗完成后不会留下后遗症,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耳喉鼻 微波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眼科医生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避免漏诊误诊而造成不良后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的42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诊总误诊率51.4%,其中患者因素及医源性因素相关,首发症状、首诊时间、首诊科室和医院等级是延误首诊诊断的重要原因。结论由于生理及解剖因素,鼻窦病变常影响或波及眼眶,患者以眼部症状来首诊;临床上眼科医生应提高对眼鼻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对病患详细认真检查,争取做到早期诊断,避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 标签: 首诊 眼科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3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前置胎盘患者80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剖宫产手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置胎盘 改良式剖宫产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探究在消化内科展开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非盲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90例(2017.5-2018.5),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观察组则是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在消化内科进行的对症支持、抗感染以及抑制消化液的分泌等等,将临床治疗效果等进行观察。结果对治疗前后的WBC、AMS、CRP和LD进行对比,治疗前观察组的对照组四项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WBC、AMS和CRP均得到有效的降低,LD也得到有效增加,但观察组的降情况和增加情况均比对照组的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4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7/45),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化内科治疗这种措施能够从多方面将患者的病情展开控制,治疗非常规范,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胰腺炎患者 消化内科 临床治疗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潘立酮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采取多潘立酮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嗳气、上腹不适、早饱、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及症状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有助于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多潘立酮 雷尼替丁 慢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外科常见病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症,有较高发病率,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胆结石手术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内腔镜的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从胆结石病因出发,对当前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胆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对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进行探讨。方法我院2014-2017年的100例小儿肺炎病例进行研究对象,对中药和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的资料进行查询,结果其中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有78例,其中存在不良反应的有11例,无不良反应且治疗效果明显的67例。结论通过中药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费消耗的效果,并且治愈性高,出现的治疗偏差较小,安全性能非常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应用实施急诊患者中的具体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休克病人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病人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休克病人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其应用休克快速反应流程,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4.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5.5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患者出现休克的原因比较复杂,休克抢救流程仍需持续完善,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实行休克快速反应流程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休克 快速反应流程 急诊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妇产科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区间收治的妇产科病人138例作为分析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考察组和实验组各69例,考察组接受一般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护理前SDS和SAS对比无差异,护理后两组皆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考察组(P<0.05);护理纠纷与投诉率实验组少于考察组(P<0.05);而实验组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考察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妇产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体位护理干预开展复杂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行复杂输尿管结石术78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和试验组。对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进行体位护理模式。结果参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VAS评分情况均高于试验组(P<0.05);94.87%为试验组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4.36%(P<0.05)。结论体位护理干预行复杂输尿管结石术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输尿管结石术 体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首诊的眼肌麻痹患者的病因。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眼科收治的22例眼肌麻痹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史、眼科常规检查、复视像检查、实验室检查、腰穿、CT、MRI、MRA、DSA等辅助检查,得出病因。结果22例眼肌麻痹患者病因分别为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者11例,全身免疫性眼肌麻痹患者5例、机械性损伤导致的眼肌麻痹患者3例,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患者2例,原因不明者1例。22例患者的病史中既往有糖尿病史者7例、高血压病史者6例、高血脂病史者3例、心脏病病史者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者3例、甲亢病史者1例。结论眼肌麻痹病因多样,本组以神经血管源性眼肌麻痹所占比例最多。这种眼肌麻痹又具有较高比例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史,颅内垂体肿瘤压迫时双眼视神经萎缩;甲状腺相关眼病导致眼肌肥厚。

  • 标签: 眼肌麻痹 眼科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大肠癌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中择取68例,通过双盲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显著短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临床在大肠癌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及其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大肠癌 围术期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超声与病理对比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初诊内膜息肉患者130例为对象,将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单纯子宫内膜息肉51例、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内膜局灶性增长过长49例、分泌期子宫内膜1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敏感度为46/53(45.53%)、其他符合率为63/77(81.81%)。结论女性宫腔内隆起样病变均存在粗大穿入性血流信号,该血流信号为子宫内膜息肉超声指征,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标准为间质见血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且血管壁增厚3层以上或呈束状,宫腔镜下定位活检可准确判断息肉样病变良恶性。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 超声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在诊断肺结核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收入拟诊肺结核的165例,分成结核病组(95人)和非结核病组(70人),同时选出70例健康的医务工作者做对照组。计量T细胞斑点数,比较T-spot.TB的阳性比率以及对于诊断肺结核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影响。结果结核病组IL-10的表达高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结核病组T-spot.TB的阳性数值多于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P<0.05),非结核病组和正常组的T-spot.TB的阳性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别;IL-10表达对于结核病的判别特异性较高(84.1%);T-spot.TB对于结核病的判别敏感性较高(83.3%),采用两者联合检测敏感性最高(90.7%和91.2%)。结论应用T-spot.TB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结核病诊断的准确性,对于之后进行结核病的医治具有指导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T细胞斑点实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高血压住院患者用药后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来探察是否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延续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存在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为高血压患者找到最佳的治疗方式和解决方案。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数据库中2015-2017年度住院患者,病历为抽样对象,采取电脑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病历180份,调查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延续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方面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的大部分患者的生理功能(PF)、基本健康情况(GH)、精神健康(MH)等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经过护理后的患者血压情况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结论通过结果的讨论可知,护理对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延续和存活的质量有极大的提升和帮助。能帮助患者控制住血压、改善自身的情绪和精神,加固基本的生命力。这种护理的方法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拓展的的。

  • 标签: 个体化延续护理 高血压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神经内科患有脑梗死的病人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加速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梗死 中医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