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对肾脏疾病患者的诊断所具有的实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2016年收治的肾脏生化检查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试验组患者实施分级检验。记录两组患者检验所得数据,进而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讨论。结果在对于胱抑素C(CysC)阳性检出率上,两组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检验方式,分级检验具有更大的优势。分级检验方式的临床应用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分级检验能明显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是患者后续能接受到科学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实践和宣传推广。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級检验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临床尿液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处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6月,保存的80份临床尿液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对其进行再次检验,对不合格的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检验结果。结果样本量过少的标本为20份;送检超时的标本为12份;样本污染的标本为15份;标本错误为8份;容器不合格的标本为5份;采集时间出现错误的标本为20份,数据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临床检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需要加强对各个检验环节的控制,保证临床检验效果的真实准确,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可靠性。

  • 标签: 尿液 临床检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提高免疫检验准确性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分别抽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90例患者血清样本,实施前均为传统的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对照组;实施后接受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检验样本的平均变异指数,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结果显示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甲状腺功能检测、甲胎蛋白这些样本平均变异指数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对各个项目的检验准确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是在统计学上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检验科实施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样本变异指数,促进免疫检验准确性提升,意义重大。

  • 标签: 免疫检验质量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检验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安全保护措施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县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从事艾滋病检验的24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安全防护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教育。对两组人员在艾滋病检验时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关知识掌握以及暴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检验时的暴露率(21.07%)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人员(57.21%),而且观察组人员在相关知识掌握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上的评分也有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人员对比显著,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防护教育有助于帮助提升艾滋病检验工作者的安全意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感染的风险,在工作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艾滋病检验 检验人员 自我安全防护 暴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标本溶血对19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正常体检人员648例,分别进行溶血标本和非溶血标本的19项常规生化检验,并进行对比。结果溶血与非溶血标本TBIL、DBIL、TP、ALB、AST、LDH、β-HBDH、UA、GLU、ACP、CHOL、TG、IP均有明显差异,P<0.05;Ca、BUN、ALT、ALP、γ-GT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多项生化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中应加以重视,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出现溶血,从而保证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检验标本 溶血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价值和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疑似糖尿病患者1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常规检验(尿液葡萄糖)和生化检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根据“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13例研究患者明确诊断为糖尿病81例,占71.68%。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62.96%,特异性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46.4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88.89%,特异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75.68%。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92.59%,特异性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1.82%。糖尿病组尿葡萄糖阳性率、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常规检验高,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为临床检验辅助诊断重要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有关因素及其控制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自愿接受实验调查的志愿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的志愿者血型相同。将所有可以影响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因素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重点,并且对血液标本中的采集、抗凝、存储、检测时间等因素在医学检验过程中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有效控制方法。结果经过医学检验的两种血液稀释比例的血液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含量均有比较明显的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质量检验的因素比较复杂,既有检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处理不当的因素,也有在检验过程中患者血液稀释比例不协调的原因。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在进行送检和实际检验操作的时候,必须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及时归纳总结出良好的质量控制方法,来减少血液细胞质量检验的失误情况。

  • 标签: 血液细胞 检验质量 医学 控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液分析仪潜血检验与显微镜红细胞计数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月,医院门诊以及住院进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0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来源于门诊、肾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均进行尿分析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以镜检作为诊断“金标准”。结果1042例患者,尿镜检查其中阳性458例,阴性584例,尿分析仪检查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分别为100.00%、90.41%、89.11%、100.00%、94.63%,kappa检验系数k=.94,属于高度一致,尿分析仪与镜检结果分布+、++、+++均存在不一致情况,尿分析检查阴性结果高于尿沉渣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查存在误漏诊情况,特别是若阳性的患者,可能误诊为阴性,需建立合适的抽检、报警规则,提高复查的水平,合理进行镜检,避免误漏诊。

  • 标签: 尿液潜血 尿液分析仪 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武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便常规检验法应用于季节性腹泻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春、夏、秋、冬四个季度的腹泻患者各240例,共计960例腹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患者开展便常规检验,对其检验结果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红细胞检出率以及白细胞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出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季节性腹泻,开展便常规检验能够发挥良好检验效果,实际检验过程中应及时将标本送检,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季节性腹泻临床诊断和防治的科学性。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阴道念珠菌病采取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选择合理检验手段。方法收治的阴道念珠菌病者入院检验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12月间,共240例,皆采取手工法、显色法、凝聚法及CTB染色法(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技术)加以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所获取的效果。结果手工法检验出阳性共47例,检出率为19.58%;显色法检验出阳性共82例,检出率为34.17%;凝聚法检验出阳性共147例,检出率为61.25%;CTB染色法检验出阳性共227例,检出率为94.58%。结论对于阴道念珠菌病的检验,采取CTB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手工法、染色法和凝聚法,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检出率高,可优先选择。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阴道念珠菌病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例行血常规检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血常规检验过程中误差原因进行研究。结果对于采血误差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检验方法、采血部位差异、抗凝血迹、放置时间等,本组在室温及冰箱保存两种环境下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医师应当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结果的有关因素全面掌握,在患者检验期间加强质量控制,从而最大限度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检验误差的出现。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检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R检验法及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与观察。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具有典型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分泌物标本作为试验研究,检验时分别予以PCR检验法以及细菌培养法等检验办法。比较两种检测措施的检出结果。结果PCR检验法的检出率与细菌培养法相比显著偏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炎的标本实施PCR,其检出率比较高,应用前景较广。

  • 标签: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 细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400例高血脂症患者血液标本,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分级检验(观察组)和传统的拉网武检验(对照组)各200例。两组检验项目均包括以下几种TC、TG、HDL—C、载脂蛋白AI、LDL—C和载脂蛋白B。结果两组标本中的TC、TG、HDL—C的检验结果不存在差异,而载脂蛋白AI和B以及LDL-C三项的阳性率采用分级检验的观察组较采用传统的拉网式检验的对照组高。结论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采用分级检验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拉网式检验来说不仅其检验的阳性率提高了,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

  • 标签: 临床效果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婚前梅毒检查,了解婚前梅毒感染状况,为梅毒感染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我院婚前医学检查2015年1月-2016年12月参与婚前检查的检查者之中查出梅毒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检出早期梅毒的进行分析治疗,采用青霉素滴注的方法。并要求其在治疗后的1、3、6、9以及12个月后回院复查,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检测出早期梅毒的检查者有80例,约占总检查人数的4‰左右,其中男45例,女35例,婚前梅毒患者在检查者中占据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需引起注意,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转阴者高达64例,占80%,其余病例仍在回访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医学检验是优生优育的重要环节,孕前实行梅毒检测,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减少先天性梅毒患儿的有效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对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实现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婚前检查 梅毒患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临床细菌检验结果,提高准确性,探讨一些有效措施,保证以后临床细菌检验质量。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临床细菌检验情况,主要是检验的正确性。结果尿液检验正确率为92.72%,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6.25%,痰液样本检验正确率为95.00%,粪便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2.61%,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验正确率为84.35%,由此可见,创伤组织样本检验正确率最高,粪便组织最低。结论临床细菌检验工作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临床检验技术、标本采集、运输等过程均可影响细菌检验质量,因此,严格掌握样本采集规范,保证样本运输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样本操作章程进行样本保存,从此保证细菌检验的质量。

  • 标签: 细菌检验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接受治疗患者的血清样本100份,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质控处理,观察组则使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二者的检验准确率以及各种变异指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变异指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样本的检验准确率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医学免疫检验对临床医学免疫检验准确性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医学免疫检验 临床医学 免疫检验 准确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化检验和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价值和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疑似糖尿病患者11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常规检验(尿液葡萄糖)和生化检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诊断,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根据“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113例研究患者明确诊断为糖尿病81例,占71.68%。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62.96%,特异性为81.25%,阳性预测值为89.47%,阴性预测值为46.4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88.89%,特异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75.68%。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联合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为92.59%,特异性为84.38%,阳性预测值为93.75%,阴性预测值为81.82%。糖尿病组尿葡萄糖阳性率、空腹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常规检验高,但两者联合检测更能提高诊断灵敏度。糖尿病患者尿葡萄糖阳性率及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为临床检验辅助诊断重要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常见的误差原因并提出把检验质量提高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中心健康体检的500例血液样本资料,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误差率、导致误差出现的原因并且提出提高检验质量的措施。结果500例血液样本资料中有35例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占7%;漏诊率为4.4%,误诊率为2.6%;导致检验标本存在误差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不合理,其次分别为送检不及时、溶血、试管选择不当、检验人员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原因。结论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较多,每一环节如果不加强质量控制均会导致误差。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全面培养和监督并且加强对受检人员的宣教工作,从而把检验质量全面提高。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提高检验质量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分析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从仪器因素、生理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分析从抗凝剂的选择、合适的采血量、合适的采血部位、血样的保存,运输及测定时间、加强对仪器的操作能力等方面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结果针对引起检测误差的原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结论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可提高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