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对中医治疗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收治的骨折术后早期肢体肿胀患者96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5.4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125)。结论对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取中医(中药烫疗法)治疗,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骨折 肢体肿胀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折早期肢体肿胀运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89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运用甘露醇治疗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运用中医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d、7d、14d的平均肿胀消退程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45%,p<0.05;组间治疗后1d、7d、14d的平均肿胀消退程度对比,p<0.05。结论骨折早期肢体肿胀运用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并加快肿胀消退速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骨折早期肢体肿胀 中医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使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68例。依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临床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联合甘露醇在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患者的治疗中,用药合理,可以有效缓解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早期肿胀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地塞米松 甘露醇 疗效 口腔颌面部损伤早期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搜集的92例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常规抬高患肢、药物消肿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48h患肢肿胀程度有效率、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总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平均消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伤病人早期肿胀患者的患肢肿胀有效率(P<0.05)。结论中药涂擦联合冷敷疗法治疗骨伤病人早期肿胀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中药涂擦 冷敷疗法 骨伤病人 早期肿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TACS)的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5月的54例颅脑损伤所致脑肿胀患者的病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中存活24例,其中轻残和中残16例,重残8例;死亡30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 标签: 外伤性 脑肿胀 手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内容。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选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能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尽快消退,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较高,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活血止痛汤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治疗缓解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骨折患者中选取64例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唑肟联合物理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活血止痛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肿胀治疗效果及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肿胀疼痛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疼痛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情况,并且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有利于整体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止痛汤 骨折 肢体肿胀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蒸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后期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蒸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 骨折后期 肢体肿胀 关节僵硬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74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对骨伤后期肢体肿胀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治疗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12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作为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56)应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n=56)行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成效更高,肿胀消失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效果理想,治疗成效和安全性较高,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中医按摩 骨伤 肢体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护理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缓解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肢体骨折术后疼痛、肿胀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与试验组。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实施中医湿热贴敷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肢围径均低于参照组(P<0.05);93.02%为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4.42%(P<0.05)。结论中医湿热贴敷护理肢体骨折术后疼痛、肿胀者,能使患者的骨折疼痛感降低,缩减患肢围径,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肢体骨折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 疼痛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汁分泌量和乳房胀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并将这些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产后护理,研究组则采取产后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乳汁分泌量和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量,研究组产妇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研究组产妇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采取产后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缓解产妇的乳房肿胀疼痛,值得在临床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康复护理 乳汁分泌 乳房肿胀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用于四肢骨折病人对其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方法以40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四肢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20例病人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的20例病人为研究组,比较疼痛评分及平均消肿时间。结果干预前两张病人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病人干预后的评分(3.9±1.1)分低于对照组(4.8±0.9)分,平均消肿时间为(5.7±1.2)d短于对照组(7.1±1.6)d,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用于四肢骨折病人术后,可以减轻病人痛苦,缩短平均消肿时间,护理价值高。

  • 标签: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肿胀的患者5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应用中药活血通经汤中药溻渍,试验组25例,应用活血通经堂中药塌渍联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周径差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肿胀患者通过中药溻渍联合穴位按摩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上肢水肿 中药塌渍 穴位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中运用活血化瘀汤联合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病例数为86例。通过随机数字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汤联合推拿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以及、肿胀消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中运用活血化瘀汤联合推拿的方式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患者病情恢复更快。

  • 标签: 肢体肿胀 骨伤 推拿 活血化瘀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肢体疼痛持续时间、肢体肿胀持续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肢体疼痛程度、患肢周径大小、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疼痛持续时间、肢体肿胀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疼痛程度、患肢周径大小、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康复效果确切,可加速患肢肿胀消退,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 康复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选取所在科室80例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40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结合丹参注射液,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患肢周径。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及患肢周径更低,P<0.05。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结合β-七叶皂苷治疗治疗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肿胀评分和疼痛评分较低,患肢周径较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beta -七叶皂苷 四肢长骨骨折术后肿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五皮饮加减联合甘露醇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胫腓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甘露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五皮饮加减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3天、5天、7天后的肢体肿胀程度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5天、7天后的肢体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焦虑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甘露醇治疗,五皮饮加减联合甘露醇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的肢体进行消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帮助患者行动更加方便,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五皮饮加减汤 甘露醇 胫腓骨骨折 肢体肿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影响,观察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因四肢骨折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联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肢体疼痛、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肢体消肿所需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患者而言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可促进肢体肿胀消退,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肢体肿胀 护理干预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中药桃红四物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6例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桃红四物汤联合常规治疗组(简称治疗组)以及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的有效率为94.83%,肿胀缓解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则分别为82.76%、79.3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疼痛及肿胀缓解有效率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及疼痛治疗中应用中药桃红四物汤,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桃红四物汤 肿胀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