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55例肾虚腰痛患者采用青丸加减方法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为55例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诊治过的肾虚腰痛患者,患者治疗期间,均服用青丸进行加减辨证治疗,分析青丸加减治疗方法对肾虚腰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其药物安全性。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55例患者中经统计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例数为35例,占比为63.6%,效果为有效的患者例数为16例,占比为29.1%,效果为无效的患者例数为4例,占比为7.3%,经计算,55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2.7%(51/55)。患者在30天的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表明药物安全性能较高。结论对肾虚腰痛患者采用青丸加减辩证法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腰痛症状,且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能高,因此值得在临床肾虚腰痛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青娥丸 加减治疗 肾虚腰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正压气道通气(CPAP)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面罩给氧,研究组采取常规治疗+CPAP治疗。对比两组的肺功能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用力呼气流量、75%最大呼气流量、50%最大呼气流量、25%最大呼气流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仅10%,低于对照组3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正压气道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有着非常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可放心应用。

  • 标签: 持续正压气道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从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引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升临床有效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泌尿外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血液叶酸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早期妊娠妇女82例,共分成服用叶酸组、未服用叶酸组,对所有妇女进行血清叶酸检测,对两组的血清叶酸(SFA)、红细胞叶酸(RBC)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服用叶酸组患者的SFA与RBC水平明显高于未服用叶酸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期妊娠妇女进行叶酸的增补,可有效提高妇女的血液叶酸水平,所以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早期妊娠 血液叶酸检测 叶酸水平
  • 简介:摘要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全球各类自然与人为灾难的强度与频率日益增加,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环境的破坏,给受灾群众也带来了持久的精神创伤。然而灾难医学尚未包含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当中,卫生专业人员与一学生既是灾难应激反应的主要群体,也是灾难救援的后备力量,因此,灾难医学的各类相关培训对卫生行业人员及以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模拟技术作为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尤其是综合模拟人非常适合应用于医学的模拟教学,并能够通过逼真的模拟病例对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急救技能等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察。教学老师也可通过模拟人在带的计算机对模拟人进行控制并将学生操作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及评估用来考察训练情况并对“危急重病”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估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急救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 标签: 综合模拟人 灾害医学救援急救 应用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确诊的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单一腹部创伤,手术病理确诊为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病理确诊前,为患者应用B超与CT诊断,分析B超与CT的诊断情况。结果70例急诊腹部创伤患者经过B超诊断,确诊59例,诊出率84.29%,CT诊断,确诊61例,诊出率87.14%,B超与CT的诊出率相差不大,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B超与CT诊断急诊腹部创伤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均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值得应用。

  • 标签: 急诊腹部创伤 B超 CT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中,痊愈为75例,共计3例患者出现脑疝并发症,共计2例患者死亡。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癫痫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并以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发现有50例患者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48例,诊断准确率为96.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高效、可反复操作且经济实惠的优势,是临床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方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根据2011年2月至12月我院的10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有50例,试验组患儿接受静脉留置针,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观察,对照组使用基本护理观察,对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结果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几率是1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是48%。静脉留置针可以应用于病重患儿,需要反复穿刺的患儿,降低了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的操作简单,穿刺部位比较广泛,可以让患者的疼痛大幅度减轻,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也得到了简化,尤其是婴幼儿患者。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接受度均比较高。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常规治疗和病原治疗方法对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呼吸内科2016年4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7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病原治疗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病原治疗方法。结果从临床指征缓解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病原治疗方法疗效更佳。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治疗,应将患者的病原作为治疗方法选择的依据,缩短患者的症状消退时间。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呼吸内科;病原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分析法将其均分为研究、对照两组,每组各53例,给予研究组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红霉素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81%,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产后出血的产妇实施救治方式的不同将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79例产妇分成两组,常规组采用宫腔填纱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对两组产妇治疗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4.65%较比对照组患者的19.44%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止血时间短,降低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已确诊治疗的8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电脑随机选取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患者给予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两组超声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确诊率、病症符合率、临床检查时间和诊断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记录显示,研究组检查方式的检查符合率及诊断确诊率较高,其数据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研究组超声检查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结果存在可比性(P<0.05);但研究组超声检查诊断时间较短,其数据结果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虽然检查时间偏长,但检查诊断时间较短,而且有效提高了临床诊断确诊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于急腹症诊断中。

  • 标签: 全面腹部超声 急腹症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膝关节损伤患者中实施核磁共振(MRI)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例数共计有72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诊断,观察组中患者接受核磁共振进行诊断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对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骨质改变以及半月板损伤方面进行检测,观察组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膝关节损伤症状患者开展核磁共振检查效果良好,其对各种症状的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核磁共振 CT 效果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于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意义。方法筛选出本院的96例住ICU病患,视护理管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管理组A和管理组B,两组都是48例,管理组A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管理组B实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其效果。结果管理组B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操作熟练程度评分都比管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管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是83.3%,管理组B是95.8%,管理组B比管理组A高,对比差异大(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有益于优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可推荐实行。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ICU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9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诊断方法分为实验组(33例,应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方法)、对照组1(33例,应用腹部超声诊断方法)和对照组2(33例,应用阴道超声诊断方法)。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统计学分析9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率。结果实验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96.97%(32/33),对照组1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72.73%(24/33),对照组2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率为81.82%(27/33),实验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正确诊断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并采用PCI介入治疗患者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84.3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5.29%,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显著,好可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术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对照组,n=50)与加强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n=50)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血压水平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降低,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用药依从,促血压水平保持稳定,防范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性护理干预 高血压 治疗依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特征,并给出相应对策。方法从2014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ICU接受气管插管并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对其资料进行统计,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与人工气道路径、发生时段、镇静药物使用、气囊管理和48h后是否重新置管等问题相关。结论ICU气管插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尽量采取经鼻路径的气管插管方式,合理使用镇定剂,规范气囊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