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着重介绍临床上最常用的临时冠桥修复材料和制作方法,探讨各种临时冠桥制作方法和材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1例固定冠桥修复病例行临时冠桥修复,评价制作效果。结论制作材料上,自凝塑料价廉、操作方便,但会刺激牙髓及牙周组织;3M临时冠材料刺激性小,效果好;玻璃离子对人体无毒性,操作方便,但脆性大。制作方法上,直接法快捷,但恢复冠外形及边缘密合性不理想;印模法制作效果好,但要求基预备前牙冠较完整;间接法效果满意,但耗时长。

  • 标签: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临时冠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嵌体修复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7月到2014年7月64例缺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全冠技术治疗缺损。实验组采取高嵌体修复残损,按照患者的体形态、残余程度设计洞型的形状,然后依照全冠的预备标准设计修复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印膜,并使用硅橡胶印膜材料取出模,使用硬度好的石膏制作灌注模型,利用暂时冠先短时间保护牙齿,等到嵌体冠制作好以后给予患者试戴,并粘固。修复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32例对照组出现6例修复脱落,1例患者牙齿外形出现问题,1例患者基发现继发龋,1例患者修复颈缘不密合。实验组出现1例患者牙齿外形问题。结论高嵌体修复技术对治疗患者缺损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嵌体 口腔内科 高嵌体 修复 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髓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研究其护理实施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共计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和SAS评分,并分析牙髓病的病因。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牙髓病患者需要对其病因进行分析,同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此达到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缓解不良情绪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病因 护理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髓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8例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根管治疗)与实验组34例(采用碘仿、奥硝唑与地塞米松合剂根管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7.1%)与对照组患者(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复发率为8.8%(3/34),对照组复发率为23.4%(8/34),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髓病患者中,通过对其临床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根管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损达龈下患的治疗方法及修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5例缺损达龈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根据损伤程度采用牙髓、周以及联合的方法进行有效治疗,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损伤深度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进行牙龈修整术后,患者在2周内的治疗效果很明显。且在6个月复查时,牙周组织均恢复正常,2年内的随访65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了牙龈红肿的症状,体内的填充物仍比较完整。结论牙龈切除术和牙冠延长术修整牙龈的疗效较好,但选择适应症时应慎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牙体缺损 龈下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髓治疗中根管填充程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本院中接受牙髓治疗的患者105例,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给予欠填充,B组35例,给予适填充,C组35例,给予超填充,观察填充效果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C组,疼痛发生率低于A组、C组,差异显著(P<0.05);A组、C组在疗效及疼痛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牙髓治疗中,根管适填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根管欠填充及超填充,且可降低疼痛发生率。

  • 标签: 根管充填程度 牙体牙髓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牙齿疼痛、牙龈肿胀以及咬合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髓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在治疗牙髓病时使用奥硝唑合剂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牙髓病患者共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奥硝唑、地塞米松合剂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观察组的病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牙髓病的同时,对患者使用奥硝唑合剂,疗效明显,值得被广泛使用。

  • 标签: 奥硝唑 牙体牙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髓病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0例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根管填充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奥硝唑合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牙髓病患者奥硝唑合剂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奥硝唑合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髓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牙髓疾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各50例,其中甲组采取欠充程度进行治疗,乙组则采取适充程度治疗,丙组则采取超冲程度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的结果,以及疼痛等级。结果经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且病痛发生率也低于其他两组,经比较,P<0.05,表明本次研究结果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中,治疗牙髓疾病患者,根管填充物量应选择适度,方可更好的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其发生病痛率得有有效降低的同时,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因此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适度填充处理来进行牙髓根管治疗。

  • 标签: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牙体牙髓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大面积缺损桩核冠修复的临床分析,评价桩修复大面积缺损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牙科进行治疗的87例大面积缺损患者桩核冠修复病例进行分析。分别在修复后1个月、6个月、2年进行复查。结果87例大面积缺损的患者应用桩核冠修复后有3例出现牙龈炎,2例出现冠脱落,1例出现桩核脱落,1例出现牙根折裂。其余80例患修复未出现脱落,冠边缘密合,周正常,均未出现基松动。结论应用桩核冠修复严重缺损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须尽量多保留健康组织,合理选择桩核,注意桩核的固位形、抗力形,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牙体缺损 桩核冠修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橡皮障技术并对护理重要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牙髓病治疗的患者共174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橡皮障使用过程舒适度,患者对橡皮障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会再次选择使用橡皮障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在橡皮障应用过程中呼吸不畅和面部压迫感影响较小,主要影响使用舒适度的原因包括张口疲劳和牙龈疼痛,分别占比10.34%和3.44%;患者对橡皮障技术总认知度为40.80%(71/74);174例患者中,下颌治疗者相对上颌治疗患者接受度更高,未使用橡皮障夹者比使用者接受度更高,术前局部麻醉者相比未麻醉者接受度更高,且P<0.05。结论在牙髓病治疗过程中应用橡皮障技术可以保证无菌操作,同时实用性较高,且易操作,需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尽量降低患者的不适感。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橡皮障技术 护理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进行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桩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桩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桩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组使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桩核修复,金属桩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桩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桩组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0例牙髓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就诊序号将9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适量组、超量组、欠量组,每组30例。三组牙髓病患者均接受根管填充治疗,其中适量组给予根管适量填充,超量组给予根管超量填充,欠量组给予根管欠量填充,记录三组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三组牙髓病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适量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超量组的66.67%及欠量组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牙髓病患者接受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适量组疼痛发生率6.67%,显著低于超量组的30.00%及欠量组的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量根管填充可显著提高牙髓病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其治疗过程中疼痛发生率,对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列缺损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列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槽骨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列缺损患者行以-槽骨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列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并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38例我院牙髓科门诊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就诊时间均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间,采用回顾式分析法,根据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n=69)和分析组(n=69),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分析组患者进行护患沟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分析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分析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率,治疗费用无意义比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者治疗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髓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配合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科 门诊护理 护患沟通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处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修复缺损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修复缺损,实验组患者采取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研究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玻璃纤维桩修复缺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小,成功率高,具有高有效率及安全性,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牙体缺损 成玻璃纤维桩 修复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8例牙髓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49/49),远高于对照组的81.6%(4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3/49),远低于对照组的20.4%(1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能够有效的减轻牙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麻醉效果显著,并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复方盐酸阿替卡因 牙体牙髓病 局部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髓联合正畸修复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进行牙髓正畸牵引修复;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去周修复断端。结果随访1-2年,统计术后康复情况,并计算治疗有效率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45.5%(P<0.01);观察组牙周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髓正畸方式进行修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外形美观并且较为实用,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 正畸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部位的缺损使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不同部位的64颗缺损,并随访3、5、8年,对临床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4颗缺损修复后随访3、5、8年,治疗成功率分别为成功率分别为90.63%、81.25%及68.75%,失败病例主要表现修复松动脱落、折裂、变色、继发龋、患者出现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不同部位的病成功率较高,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牙体缺损修复 光固化复合树脂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