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子痫发作、宫缩乏力、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上均有明显优势,观察组发生宫缩乏力、子痫发作、新生儿窒息、手术生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结论重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分娩结局,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综合征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治疗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数字抽样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而对照组不进行特殊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5.0%;两组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术后恢复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该护理方式也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护理方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胸部外伤肋骨骨折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体会利用微创手术治疗腕状骨新鲜骨折的效力。方法42例腕状骨新鲜骨折患者采用HCS可埋头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术后3~12个月,平均8个月之内,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测量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握力和疼痛程度,腕关节的功能评价采用Krimmer腕关节评分表。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术后腕关节骨性改变。结果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平均120°(为健侧的90%);腕尺桡偏平均60°(为健侧的93%);握力为20~65kg,平均50kg(为健侧的90%);按Krimmer评分分级优22例,良11例,可9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腕状骨新鲜骨折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内科护理工作者6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予以分层管理方式,对两种管理方式的管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操作评分、理论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内科护理而言,将分层管理法于其工作实践中应用实施,可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内科 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自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纳入的全部脑卒中患者中,选取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选择基础性护理,配以一般治疗,治疗组除康复护理外,配以康复护理,利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的方法,就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9%高于对照组40.91%;治疗后治疗组CSS(8.95±6.82)、ADL(39.43±21.32)明显低于对照组(19±10.92)、(67.73±19.87)。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神经内科护理工作来看,对脑卒中患者施行康复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自己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确保患者快速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和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各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人群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其检测结果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达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率较高,为后续糖尿病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出血量的估计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观察分析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为子宫收缩乏力29(48.3%)、胎盘滞留20(33.3%)、软产道损伤(18.4%);60例产后出血患者经有效的处理后,及时控制住出血,仅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无1例死亡。结论对产后出血全面的临床分析,并及时处理,控制出血量,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老年输液病人焦虑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8例需行输液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焦虑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焦虑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老年输液患者给予合理的情绪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情绪,从而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门诊 老年输液病人 焦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继发性肺结核的放射线诊断,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治疗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40例,回顾分析X线胸片检验的具体表现。结果根据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不同,其X线影像学表现也会有所差异,其中原发病灶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斑片状模糊影像,而有些病灶则会呈现出较为清晰的边缘。同时,患者的肺门及纵膈淋巴结会出现增大的现状,而当肺内病变与淋巴结之间出现条索状阴影的时候,可以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管炎。结论X线胸部透视检查方法,可以清晰地发现微小的空洞、病灶等,且其肺部正位片与侧位片能够将大多数的肺结核症状辨别出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症状的诊断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寻求治疗宫外孕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外孕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腹腔镜诊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宫外孕的理想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难产率、子痫率、先兆子痫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新生儿在体重及Apgar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分娩安全性及新生儿的出生质量。该种护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广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妊高症 临床护理干预 效果 难产率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用心电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临床研究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9-71岁,平均(46.9±6.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和活动板心电图进行检查,并与临床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确诊心肌梗死8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8例、心绞痛8例、缺血性心肌病8例、X综合征8例;经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向量图与活动平板心电检查诊断冠心病准确率分别为70%、70%、80%与80%,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活动平板、心电向量图(P<0.05),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与心电向量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心电图检查方法不可互换,可产生互补效应。四种心电图方法的组合可以准确诊断冠心病,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心电检查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至2017年间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62例患者均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3个月之后采用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体积,同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孕激素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测值的变化。结果3个月的治疗完成后,对比治疗前的检查结果发现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明显减小,患者血红蛋白值增加,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肝、肾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子宫肌瘤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作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药物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减小子宫肌瘤的体积,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在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时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分析其预防及防范处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一年内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以50对50的比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中给予患者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风险防范的实验组在总满意度与医疗失误发生率等方面投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妇产科护理由于各项原因存在着一定风险,为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预防 防范处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脑外伤导致癫痫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临床资料,分析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结果开放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42.9%,闭合性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14.3%,开放性组明显高于闭合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单纯硬膜下血肿、单纯硬膜外血肿以及凹陷性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未见颅内明显异常者,对比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7.7%,中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21.1%,重度脑外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为30.0%,重度组明显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对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继发颅内感染,其中3例在感染后出现癫痫,此前未见癫痫发作;1例颅内感染前后均有癫痫,且感染后癫痫症状加重。结论脑外伤导致癫痫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癫痫发生率与脑外伤类型、部位、严重程度以及继发颅内感染等均有一定的关系,临床治疗时应积极消除危险因素,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外伤 癫痫 危险因素的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疼痛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应用于晚期肿瘤患者护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改善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的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入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92例,在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为4.35%、0,对照组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为10.87%、2.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急性脑卒中 急救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凸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侧凸翻修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侧凸翻修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54例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3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1.83%),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治疗组患者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疗法在妇产科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降低患者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现象发生率。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