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预分诊系统在我院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7年6-12月200例我院急诊就诊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急诊预分诊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我院急诊预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比较两组分诊时间、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时间和急诊危重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诊候诊患者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我院急诊预分诊系统标准进行分诊,在优化急诊就诊环境的同时,可加快分诊速度,缩短危重患者的等候时间和意外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系统 危重患者 患者或家属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沉渣镜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以眼底镜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该院收治的78例(156眼)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眼底病变筛查,依DR分期标准对筛查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分期,并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治疗指导。结果眼底荧光造影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检出率显(82.50%)著高于眼底镜下检查(67.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分期I期47眼(30.1%)。II期29眼(18.6%),III期25眼(16.0%),IV期17眼(10.9%),V期7眼(4.5%),VI期3眼(1.9%)。结论以眼底荧光造影筛查糖尿病眼底病变检出率高,可作为指导眼底病变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眼底荧光造影 糖尿病 眼底病变 治疗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尿液分析仪与镜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7年05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600例尿液潜血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液分析仪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镜,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阳性率(70.00%)与对照组患者(9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验满意度(90.00%)与对照组患者(83.33%)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尿液分析仪检验和镜在尿液潜血检验中均具有重要应用效果。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镜检 尿液潜血检验 效果
  • 简介:2002-10/2008-06我科对70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行直肠指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现将护理方法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45~65(平均53)岁。全部经直肠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直肠超声检查怀疑前列腺癌,均在直肠指联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1.2护理1.2.1术前准备1.2.1.1肠道准备(1)术前3d开始口服抗生素:灭滴灵0.4g,3次/d,莫西沙星0.4,qd以抑制肠道内的细菌,减少感染机会。(2)术前3d开始口服肠道清洁药物:50%硫酸镁30ml,1次/d,穿刺前0.5h予以清洁灌肠,避免粪便积聚于直肠,影响超声图像及增加感染机会[1]。1.2.1.2心理护理前列腺穿刺前,患者有恐惧、担忧等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解释该操作的基本程序、优点以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消除紧张情绪,关心体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2]。1.2.2术中护理(1)帮助术者做好穿刺的各项准备,如2%利多卡因不,穿刺包,注射器及无菌纱布等。(2)协助患者取平卧髋关节屈曲位或膝胸卧位,注意保暖及遮挡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暴露。(3...

  • 标签: 前列腺疾病/诊断/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 针吸/方法/护理 人类 男(雄)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分诊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将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分诊中,随机抽取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分诊后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胸痛门诊就诊的18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按评分法得分对胸痛门诊患者进行分级分诊;随机抽取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前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胸痛门诊就诊的2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级分诊的错误率和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级分诊的错误率为2.69%,明显低于对照组分级分诊的错误率9.36%;观察组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54%,明显低于对照组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在胸痛门诊分级分诊后,降低了分级分诊的错误率,缩短了等候就诊的时间,降低了胸痛门诊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医院内的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胸痛门诊 校正改良病情早期预警评分法 分级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法检测尿液白细胞(BWC)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法同时对相同的680例尿液标本。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阳性者(±~4+)219例,阳性率为32.2%,再用显微镜镜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即大于0~5/HP)者为180例,阳性率占26.5%。剩余461例阴性标本用显微镜镜检发现73例阳性,388例阴性。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两种检测手段所检测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尿液分析仪并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 标签: 显微镜镜检法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护士预分诊准确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门诊于2016年1月实施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并拟定计划、根据现状设定目标、分析影响因素拟定对策,并根据计划实施,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门诊护士预分诊的准确率和护士的综合水平。结果与活动前比较,活动后护士预分诊准确率明显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团队精神以及自信心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门诊护士预分诊的准确率,提高分诊护士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迁延性腹泻病(脾虚型)应用脾止泻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02-2018.02收治的80例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思密达治疗,研究组给予脾止泻汤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的29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显效的19例,总有效率为77.5%,存在差异,P<0.05,=13.06;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大便性状恢复正常的时间以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小儿迁延性脾虚型腹泻病服用脾止泻汤治疗可改善患儿的症状,缓解其病情,可广泛使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运脾止泻汤 小儿 迁延性腹泻病 脾虚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均根据体重决定药物具体用量,A组采用异丙酚、B组在异丙酚的基础上采用芬太尼、C组采用咪唑安定药物。总结三组患者的SPO2值、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并发症。结果B组患者SPO2值偏低,A与C组数据符合临床标准。A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出血时间多个方面数据均一定或显著低于其余三组,与C组相比数据均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异丙酚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方案更加符合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需求,具备较高的麻醉效益,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表现。方法对收集的微生物检验与细菌耐药性监测标本展开药敏试验,共获得300株致病菌株,分析致病菌的抗菌敏感性与耐药性表现。结果300株致病菌株中革兰阳性菌占62.33%(187/300),革兰阴性菌占37.67%(113/300);其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97株(32.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5株(28.33%),肠杆菌50株(16.67%),非发酵菌38株(12.67%),肠球菌30株(10.00%)。不同菌种对不同抗菌药物耐药性①MRCNS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97/97)、氨节西林100.00%(97/97)、头孢他啶49.48%(48/97)、氧氟沙星68.04%(66/97)、环丙沙星63.92%(62/97);②MRSA对青霉素耐药性100.00%(85/85)、氨节西林98.82%(84/85)、头孢他啶48.24%(41/85)、氧氟沙星40.00%(34/85)、环丙沙星36.47%(31/85);③肠杆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00%(47/50)、头孢他啶64.00%(32/50)、氧氟沙星20.00%(10/50)、环丙沙星22.00%(11/50);④非发酵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94.74%(36/38)、头孢他啶97.37%(37/38)、氧氟沙星23.68%(9/38)、环丙沙星13.16%(5/38);⑤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0、氨节西林16.67%(5/30)、头孢他啶23.33%(7/30)、氧氟沙星30.00%(9/30)、环丙沙星23.33%(7/30)。MRCNS、MRSA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最为突出;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氨苄西林在不同菌种耐药性更为突出。结论临床治疗用药中需重视对病原菌耐药性分析,结合其敏感性与耐药性选择疗效较优的抗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细菌 耐药性 监测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血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107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53例)与研究组(54例),常规组采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高压氧和骨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高压氧、骨肽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切口血情况,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骨肽 跟骨骨折 切口血运 骨折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意抽取于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280例住院患者其尿标本,并同时使用AVE-764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AVE752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镜这三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红细胞、白细胞以及管型这三种参数结果。结果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两种方式在检测红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与显微镜法在检测白细胞时所得阳性检出结果较为一致(P>0.05);对管型的检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法和显微镜法两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以及显微镜三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各有优势,而三种方法联合使用,能更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准性。

  • 标签: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显微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