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胬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纯胬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的100例复发性翼状胬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胬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胬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照组,两组之间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胬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的效果相对于单纯的胬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治疗后病情复发情况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胬肉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性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阜的诊治方法,避免误诊。方法我院2016年2月收治1例膀胱肿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发现肉眼血尿半月余”就诊,行经尿道膀胱肿瘤诊断性电切术,术中发现尿道外口“6点钟”方向有一直径约1.5cm暗红色肿物突出,将其完整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尿道阜,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尿道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尿道肉阜 膀胱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侵入角膜内不同程度对屈光状态的影响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6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73例(82眼)翼状胬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胬侵入角膜内程度分为≤3.0mm组、3.1~4.5mm组和>4.5mm组,均接受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比观察各组的屈光状态以及手术前后屈光状态的改变。结果3组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和平均散光度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内程度与术前平均裸眼视力和平均最佳矫正视力均呈负相关(r=-0.732和r=-0.673,P<0.05),与术前平均散光度则成正相关(r=0.845,P<0.05)。术后各组平均裸眼视力、平均矫正视力均有显著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平均散光度均有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侵入角膜内越多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越大,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角膜散光情况,提高视力。

  • 标签: 翼状胬肉 屈光 散光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和常规翼状胬切除术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对比,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翼状胬患者资料10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翼状胬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治愈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翼状胬患者采取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翼状胬切除术治疗,疾病复发率较低,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常规翼状胬肉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患者疗效及屈光变化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接收的98例(98眼)翼状胬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49例(49眼),其中甲组患者采用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乙组则采用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周对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和角膜散光度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以及角膜散光度等三项指标与术前3周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术前和术后3周这三项指标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翼状胬患者的治疗,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或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两种手术方式,两种方式在翼状胬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对屈光变化的影响相近,具体手术方式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羊膜移植 角膜屈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