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当今时代,患糖尿病的病人越来越多,伴随着糖尿病的出现,也出现了很多并发症,本文探讨糖方辅助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的疗效以及对病患周边神经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随机收集选取在我市部分医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0人,将这些病患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两组的质量方法中,都采用西医规范治疗,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研究组增加自拟糖方口服。两组实验同时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在一个月的治疗结束后,我们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的患者在临床上的改善情况,并且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感觉阈值是否有明显的变化。结果经过一个月的研究表明,研究组的患者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血糖控制时间等相对于对照组都有了明显的缩短;中医症状中的手脚发凉、麻木等情况两组都有明显的缓解,其中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周围神经感觉阈值上,治疗前后也有明显的差别。治疗后效果明显,在临床症状、中医症候改善情况以及周围神经感觉阈值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自拟糖方治疗配合西医规范治疗的组合方式可以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周围神经感觉阈值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值得被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自拟糖足方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由于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血管等出现下肢肢体异常而导致的一种疾病,能够引起肢端坏疽,因此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引发糖尿病感染的一个重要的病发阶段,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严重时能够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临床统计结果来看全球每30秒之内就会有一个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失去下肢。过去临床研究主要在糖尿病伤口创面的干燥以及换药冲洗等方面的应用展开研究,而对于糖尿病足部溃疡状创面护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当前糖尿病创面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今后在糖尿病创面护理方面提供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溃疡
  • 简介:摘要本篇综述回顾了多篇糖尿病护理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种护理糖尿病的方法,并对其护理疗效进行初步归纳。在深入阐述三种糖尿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在控制好血糖、感染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局部溃疡的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就可明显减轻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有效提高治愈率的研究结论。

  • 标签: 糖尿病 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换药方式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9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法,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创面愈合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墨尼克伤口敷料换药方式,可减少换药次数,提高愈合速度,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墨尼克伤口敷料 糖尿病足 创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溃疡患者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采用随机数字抽取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的例数是30例,采用常规治疗用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用于观察组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溃疡患者来说,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作为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足溃疡 有效性 高压氧
  • 简介:摘要脑瘫痉挛型内翻马蹄畸形极大影响步行时稳定性及其日常生活质量,寻找有效地治疗方法,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近七年来脑瘫的临床治疗及科研,对脑瘫患者内翻马蹄畸形术后康复的治疗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皆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脑瘫 痉挛 马蹄足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级护理干预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调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于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以此时段内收治的3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各150例,以常规护理为对照,以分级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分析分级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并对比两组的疗效、血糖值。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为86.7%,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血糖降低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增强治疗的效果,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级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 血糖调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内外治法结合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与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内外治法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糖尿病疮面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中医内外治法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恢复效果,促进疮面愈合,从而较快解除症状,减轻病患承受的痛苦与不便。

  • 标签: 糖尿病足 中医 内外治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对其负面情绪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所以,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优质护理 负性心理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4年5月10日至2017年5月10日我院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应用预见性护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满意度评分、护理有效率及截肢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足部护理行为评分(8.24±0.32)分、满意度评分(86.24±4.51)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5.56%)相比对照组(75.00%)明显更高,P<0.05,且截肢率(2.22%)相比对照组(17.50%)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十分可行。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足 预见性护理 常规护理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病的诊断和足部病变评估。确认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预防足部疾病的重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20例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性护理知识和行为进行测试和评估。从而得出,大多数患者缺乏糖尿病相关认知意识和缺乏足部护理知识。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应加强糖尿病护理知识的教学,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1)。护理人员应加强日常健康教育宣传,树立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降低糖尿病病的发病率,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

  • 标签: 糖尿病足病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糖尿病病患者施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病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西医治疗的45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45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运用到对糖尿病病患者施予治疗后,具备较优的治疗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糖尿病足病 治疗 中西医结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延续性护理对降低糖尿病感染风险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延续性护理,分别就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接受不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合并感染例数(4/50,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2/50,24.00%),差异显著(P<0.05);并且观察组在血糖控制稳定例数上(49/50,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0/50,8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降低糖尿病感染的过程中,利用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感染例数,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糖尿病足 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丹参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背动脉血流速度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前列地尔 甲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病一品”护理模式缓解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足部病变,值的推广。

  • 标签: &ldquo 一病一品&rdquo 糖尿病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结果。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53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实施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总结其特点并进行整理。结果53例患者中,共计分离出60例菌株,最常见的包括葡萄球菌、肠球菌、不动杆菌及假单胞菌等,葡萄球菌对于万古霉素的敏感性高达100.00%,肠球菌对于亚胺培南、青霉素的敏感性均高达100.00%,肠杆菌科则对于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达100.00%。结论糖尿病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可获得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构建抗菌药物的使用思路。

  • 标签: 分泌物标本 糖尿病足 细菌培养 药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CT、MRI三种诊断方式下对糖尿病的病变诊断结果。方法选择30位糖尿病病患,均给予X线、CT、MRI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式下糖尿病典型病变表现的诊出率差异。结果CT与MRI在血管壁钙化、骨端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神经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的诊出率上显著高于CT诊断。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方式,为保证检出效果可考虑通过CT、MRI进一步明确病变类型。

  • 标签: 糖尿病足 影像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踝部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9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手术指标情况,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在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中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

  • 标签: 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术 腓动脉外踝上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足踝部创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对其负面情绪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其满意度,所以,可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足 优质护理 负性心理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和传统修复方法促进糖尿病愈合的效果对比。方法将152例糖尿病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性传统修复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基准备时间、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血糖恢复平稳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平均换药次数更少(P<0.05);实验组一次植皮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半年随访溃疡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复发封闭引流治疗糖尿病效果确切,可加快创面炎症消退及肉芽生长,一期植皮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复发,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足 溃疡愈合 负压封闭引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