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徒手旋转胎头术对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枕横或枕后难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助产方式帮助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的出血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阿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在术后出血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枕横以及枕后难产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术帮助分娩能够有效地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术后出血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术 自然分娩 枕横位 枕后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徒手转胎位处理头难产的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徒手转胎位处理,统计自然分娩情况,比较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①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P<0.05;②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处理头难产,可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徒手转胎位 头位难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的头难产产妇的临床正确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头难产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调整体位、人工助产或者采取剖宫产,保障成功分娩。结果共有32例枕横、枕后难产者使用了常规措施,乳体位调整、人工破膜、缩宫素等,有5例转为顺产,比例为15.63%;其余28例枕横、枕后难产者,使用母体体位调整、徒手转胎头等措施,有22例成功阴道分娩,比例为78.57%。结论头难产需要尽早的进行确诊,根据原因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科中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良肢摆放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早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良肢摆放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加强良肢摆放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开展良肢摆放等康复护理,并每日由专业治疗师进行运动疗法及痉挛肌治疗。另外将同样病房,相同设施9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病房接受传统护理。结论康复科护士应该肩负更多的职责,在护理的同时要教会病人家属正确的肢体摆放,让康复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实惠。

  • 标签: 脑卒中康复护理良肢位摆放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6例头难产产妇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徒手旋转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对照组采用体位变化的方式进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的顺产率、分娩时间以及产妇对我们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顺产率和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娩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提升了产妇的顺产率,降低了分娩时间,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良肢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护理后良肢摆放及早期良肢摆放,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则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良肢摆放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良肢位摆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病情可进一步发展成呼吸衰竭和肺心病,本病临床症状为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在临床治疗中本病可按患者病情将其分为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根据有关资料证实,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我院为了提高护理效果,特此综述。

  • 标签: 呼吸系统 稳定期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2016年8月份至2017年10月份来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16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舒适度,满足患者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需求。

  • 标签: 护理干预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进行妇科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头低脚高截石的安置方式以及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妇科腔镜手术治疗40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都实行头低脚高截石,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发症的产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都成功的结束了手术,只有1例患者产生手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症状为伤口感染,同时全体病人对护理都表示十分满意。结论在对患者实行妇科腔镜手术的时候,选择头低脚高截石对患者进行安置,能够确保手术的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腔镜手术 头低脚高 截石位 安置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头难产待产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6例头难产待产产妇为此次实验研究任务的主要对象,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3例,实施传统体位分娩,研究组为43例,予以自由体位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统计数据并比较分析,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4.65%)、自然分娩率为(72.09%)、阴道助产率为(20.93%)、剖宫产率为(6.98%),均优于参照组产后出血率为(20.93%)、自然分娩率为(25.58%)、阴道助产率为(46.51%)、剖宫产率为(27.91%),同时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难产待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改良手术体位用物应用于普胸外科侧手术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1月15日—2018年01月15日于我院治疗的普胸外科侧手术患者的20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行传统侧卧摆放体位,实验组应用记忆海绵侧卧垫+侧卧隧道垫+麻醉架手臂束缚垫摆放体位,比较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医生满意人数以及并发症。结果实验组体位摆放时间、医生满意人数、并发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手术体位用物能够降低普胸外科侧手术患者的治疗之中,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手术体位用物 侧位 普胸外科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拔牙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的应用效果以及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60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种植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拔牙应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应用拔牙点保存技术,分析两组临床指标、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临床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种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应用拔牙点保存技术,既可改善临床指标,又可提高种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 口腔种植 成功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畸治疗在连续多位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可行性。方法所有10个病例采用义齿修复前通过正畸手段向缺隙中央方向移动缺隙两端的天然牙,使连续多牙缺失变为间隔缺失后,再行固定义齿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同时获得美观和功能上的恢复,基牙和修复体均稳定,病人满意。结论正畸治疗在连续多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正畸治疗 连续多牙位缺失 固定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俯卧不同翻身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9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两组于平卧、俯卧下实施通气治疗,对照组为平卧2h,翻身3次;实验组为俯卧6h,翻身2次,然后平卧2h。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俯卧结束时的心率、氧分压、平均动脉压、气道平均压以及潮气量等指标略有升高,心理维度、生理维度、GCQ评分等舒适度指标评分略低,但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胃内容物反流、眼睑水肿、导管脱出以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而言,不同翻身时间对通气质量、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并无明显影响,但俯卧通气方式可减少翻身次数,延长翻身时间,这对于改善患者氧耗状况比较有利,也降低了护理风险。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征 机械通气 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采取侧卧分娩对母婴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94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仰卧膀胱截石进行分娩,观察组则采取侧卧进行分娩,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会阴裂伤情况及会阴侧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脐血PH异常情况及窒息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第二产程采取侧卧分娩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会阴裂伤及侧切率,并能降低产后的出血量,对新生儿也能降低脐血异常及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分娩第二产程 侧卧位 会阴裂伤 产后出血量 新生儿脐血PH异常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枕后难产产妇的临床治疗当中,胎头旋转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5月收治的58例枕后难产产妇为主要对象,将所有产妇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均匀分成常规组与旋转组,常规组产妇仅需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治疗,旋转组产妇则要接受胎头旋转法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顺产情况与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旋转组产妇的顺产例数明显多于常规组,产后出血的例数较少,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在枕后难产产妇的具体治疗当中,胎头旋转法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 标签: 枕后位难产 旋转 胎头 顺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截石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我院收治的4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截石与改良截石进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碎石取石成功率(72.73%)低于观察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截石利于针对上尿路结石疾病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临床疗效的改善,能显著提高碎石取石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截石位 尿道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后侧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侧或后切扩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后侧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率94.44%,感染发生率5.56%,对照组痊愈率80.00%,感染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侧或后切扩术,后侧内、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可作为陈旧性肛裂治疗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陈旧性肛裂 后侧位内 外括约肌联合切断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抚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00例新生儿参与实验,入选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两组,Ⅰ组接受常规标准抚触护理,Ⅱ组接受音乐配合先俯后仰卧抚触,对比观察两组的干预情况。结果相比Ⅰ组,Ⅱ组干预后第1d的哭闹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d相比,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比Ⅰ组在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上均显著缩短,在出生第3d睡眠时间上显著延长,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引入音乐及先俯后仰卧抚触,能够使新生儿获得更理想的干预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音乐 先俯后仰卧位 抚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