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骨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骨科实施治疗的10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肩峰、锁骨远端双侧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锁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内固定优良率、术后肩关节功能改善优良率均显著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分别为(2.8±0.9)h和(100.3±10.4)ml,观察组分别为(2.7±0.8)h和(108.2±10.1)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为(9.0±1.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3±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结论在锁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锁骨板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板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状况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采用侧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牙周指数的变化,包括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菌斑指数(plaque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larbleedingindex,SBI)及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结果治疗前患者的GI、PLI、SBI、PD分别为1.10±0.80、1.23±0.73、1.30±1.02及(1.38±0.77)mm,治疗后的GI、PLI、SBI、PD分别为1.30±0.65、1.40±0.72、1.57±1.14及(1.57±0.72)mm,侧正畸治疗后牙周指数略高于治疗前,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正畸治疗对牙周状况无显著影响,是一项可以推广的正畸治疗技术。

  • 标签: 舌侧正畸 牙周组织 牙周指数
  • 简介:目的:评价锁骨钢板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01~2004-12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3例新鲜的NeerⅢ型锁骨外端骨折或(和)Tossi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其中,锁骨钢板治疗12例,传统内固定方法(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固定、螺钉内固定等)治疗11例.术后随访6~37个月,采用Lazzcano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锁骨钢板组:优9例,良3例,优良率达到100%;传统内固定治疗组:优5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为7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锁骨钢板是治疗锁骨外端骨折或(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内固定材料,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固定方法.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锁骨/损伤 骨折/外科学 肩脱位/外科学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愈来愈多的正畸医师和患者开始关注隐形矫治。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个性化侧矫治是隐形矫治的两种主要方式,两种矫治方式各有其特点。其中,无托槽隐形矫治相比于个性化侧矫治更适合对美观要求不高的患者;而个性化侧矫治则更适合于对牙齿外观有着特殊需求的患者。为方便患者对两种不同的隐形矫治方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两种隐形矫治方法的不同之处,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矫治方式。

  • 标签: 无托槽矫正 舌侧矫正 牙周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麻钩藤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施行常规西药治疗方案,观察组联用天麻钩藤颗粒,对比组间血压改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7/63)稍低于对照组的14.29%(9/63)(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天麻钩藤颗粒 西药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肌训练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吞咽功能训练和肌训练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和电视透视吞咽功能。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和72.5%(P<0.05);在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SSA(标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和VFSS(电视透视吞咽功能评分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这表明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

  • 标签: 吞咽功能训练 舌肌训练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由于湿疹这项疾病在城市人群中越来越普遍,研究湿疹的治疗方法尤显重要为此本文观察并分析利用中药内科治疗湿疹方法的疗效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湿疹患者86例,添加中药口服与外敷结合治疗,以半年为一个疗程,观察中医治疗疗效。结果一季度内痊愈42例,大致痊愈18例,初步痊愈16例,无效10例。半年后痊愈72,大致痊愈8例,未痊愈6例。结论对湿疹患者进行诊疗的过程中添加中药能有效治疗湿疹,综合调理全身,对于湿疹患者来说中医内科治疗是一个有效途径。

  • 标签: 湿疹 中医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头针、针的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对病人进行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研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结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期发生吞咽障碍的82名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配为两组,即实验组41人,对照组41人。对实验组的病人使用头针、针的针刺疗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对照组则使用传统针刺法配合康复训练。结果两组在进行了一个月的治疗后,两组病人的吞咽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头针、针的针刺法配合吞咽言语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疗效显著。

  • 标签: 头针 舌针 吞咽言语康复训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包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总共100例进行这一次的观察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把这些患者分成两个研究小组治疗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都设定为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药包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与改善率,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总的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将针刺与药包熨的方法联合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效果极佳,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大范围推广与普及。

  • 标签: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田中靖久 颈椎病症状量表 针刺 药包 推熨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锁骨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锁骨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两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锁骨钢板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用多糖胶囊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维生素C和硫酸亚铁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100)与采用多糖胶囊即红源达治疗(观察组,n=10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病例总有效率经测定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具明显统计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MCV、Hb及RBC经检测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但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黑染、恶心和(或)上腹不适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多糖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贫血症状,且具较高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胶囊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静脉应用蔗糖治疗疗效。方法从本院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进行治疗的40例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静脉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蔗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蔗糖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测结果以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静脉应用蔗糖进行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检测结果,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肾性贫血 蔗糖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小剂量剂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6例6个月-36个月确诊为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7.44%,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小剂量剂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治疗组。(P<0.01)。结论小剂量剂治疗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疗效虽与常规量一样,但是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常规剂治疗,有望在今后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铁剂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补充剂配合强化铁食物联合治疗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100例儿童缺铁性贫血患儿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补充剂治疗,观察组给予补充剂联合强化铁食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补充剂与强化铁食物治疗,可有效提高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纠正其贫血状况,使其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 标签: 儿科 缺铁性贫血 铁补充剂 强化铁食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铁蛋白评估储备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本科接诊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根据补铁目标是够达标将之进行分组A组(n=110)为达标者,B组(n=70)为未达标者。综合分析两组的病历资料,并对各组的SF和Hb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A组24w的SF、Hb、CRP以及IL-6水平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铁蛋白评估患者机体中铁储备的情况,有助于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剂的使用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蛋白 贫血 铁储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应用蔗糖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44例慢性肾衰竭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2例患者行以口服多糖复合物胶囊治疗,研究组22例患者行以静脉应用蔗糖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t、Hb两项贫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8周、12周研究组Hct、Hb两项贫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SAT、SF两项代谢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8周、12周研究组TSAT、SF两项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应用蔗糖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以使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改善,还可以改善缺乏状态,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 蔗糖铁 慢性肾衰竭 肾性贫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与静脉剂对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尿毒症血液透析出现肾性贫血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缓释片,观察组实施静脉注射蔗糖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尿毒症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静脉剂可以最大化的改善患者的贫血情况,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蔗糖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接受不同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手术之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脉镇痛方式,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精神以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36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手术之前12小时对比,手术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12小时、手术之后第一天以及第二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使患者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非心脏手术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