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PBL教学被一些发达国家广泛的运用到临床医学的教学中,该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比较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各个院校也都纷纷采用该教学方法。但是还处于发展阶段,因而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因此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为此,本文就PBL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应用优势以及策略进行重点分析,仅供参考。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医学 应用优势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频化案例教学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和方法。方法自2016.06~2018.06从我院选取8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见习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对照组中40例肿瘤介入科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的40例肿瘤介入科见习生则在常规现场问检教学的基础上给予视频+案例分析教学进行教学。待教学完成后,将两组见习生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并结合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见习生在经过不同教学方法后,观察组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较对照组活跃,其中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在肿瘤介入科教学应用过程中,效果良好,不仅明显提高了实习生对临床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其将理论和视频案例分析有效结合,增加了学习效果,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案例教学值得在肿瘤介入科教学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介入科 实习生 案例教学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医院药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方法优化完善是不可轻视的一大关键点。互动式案例教学优势作用明显,教师要将其巧妙应用到医院药学教学中,实现有效药学教学,在衔接药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

  • 标签: 医院药学教学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路径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的60名外科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实习时间为36周。所有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实习老师按传统的培训方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实验组实习生将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方法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老师提供系统的培训指导,教学培训时长为三个月。比较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学生对临床路径式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可比性。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上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结论临床路径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带教中不仅能够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法 外科护理教学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在心内科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将8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实习生43名。对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对观察组则将案例教学进行教学,进而对比两组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的高低,以及比较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的分数值,并且观察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两组实习生有着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应用到心内科临床护理教学和医德教育中,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实习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实习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拥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心内科护理教学 医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情境教学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护理实习的实习生8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小儿呼吸内科护理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则给予小儿呼吸内科护理情境教学带教。对比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成绩、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使用情境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带教质量,更有利于实习生素质方面的提高,比较符合临床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呼吸内科护理带教 情境教学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13例护士进行培训,按培训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2人)和对照组(51人),对照给予常规培训,观察组给予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进行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评分以及临床急救能力。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比较无明显差异,培训后两组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急救能力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情景模拟联合lbl教学用于临床急救技能培训可提高护士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掌握,显著提高其临床急救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 lbl 临床急救 技能培训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互动式案例教学在临床药学本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针对三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2012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2013级学生为实验组、2014级学生为验证组,均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比较并验证教学效果。结果三组的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验证组案例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并呈递增状态,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互动式案例式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1。

  • 标签: 互动 医院药学 品管圈 比较 讨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路径教学在泌尿外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泌尿外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实验组予以临床路径教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后对比,其护理基础知识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与对教学的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护生应用临床路径教学,对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法 泌尿外科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例讨论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培训效果,以及学员完成轮转计划的程度。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在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轮转的住培学员,选取时间范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从中随机选取住培学员60人,将其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是运用理论讲解疾病的教学,观察组采用病例讨论分析教学掌握疾病。对两组住培学员们进行理论知识考试(Theoreticalknowledgeexamination)、病史采集(History-taking)、病例分析(Caseanalysis)、技能操作(Skilloperation)、辅助检查判读(Auxiliaryexaminationinterpretation)等出科考试情况比较。结果实验组培训学员理论考试成绩(Theoreticalknowledgeexaminatio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中学员的病史采集、病例分析、技能操作、辅助检查判读成绩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化培训中多采用病例讨论分析教学,一来可以提高规培学员在病例讨论中的学习热情,基础知识的运用,而且还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达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转变过程。

  • 标签: 病例讨论分析教学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微视频教学在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运用的意义。方法在MBBS留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培训中,以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习并参加MBBS课程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将留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情景微视频教学,共25人;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25人,2组教学内容均为相同的老师进行教学活动,并都采用标准化病人,将2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核及随堂测验成绩相比较,虽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期末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却优于对照组。在课程结束后,使用问卷星对学生进行本次课程的满意度及教学方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实验组的很满意率明显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留学生普遍认为情景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对提升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密切师生关系,增强临床动手能力等方面有帮助,而且不会增加学习压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巩固理论知识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情景微视频教学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更有助于课后自学,同时对消除异国因素引起的语言沟通障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提升了留学生临床操作动手能力,丰富了临床教学方法,对MBBS留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学习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 标签: MBBS留学生 情景微视频教学法 临床技能操作培训
  • 简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模式在国内已广泛开展,这一模式要求在3年内同时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型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重目标,旨在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系统地学习临床诊疗技术,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和分析能力,并掌握一定的临床科学研究方法。这是针对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双轨合一"培养模式在对医学影像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要求中明显提高了临床技能考核的分量.强化了临床培养的理念。因此,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提升"双轨合一"临床教学水平.是值得临床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的课题。

  • 标签: “双规合一”模式 问题导向学习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9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比对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结果干化学法红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尿沉渣镜检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沉渣镜检法白细胞阳性率略高于干化学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阴性、阳性结果之间均互有交叉现象。结论尿沉渣镜检法与干化学法检测尿液中红细胞及白细胞各有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法测定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有利于临床疾患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尿沉渣镜检法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患有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生化检验,对比观察两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清蛋白、总蛋白两项指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在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谷丙转肽酶、总胆汁酸等生化检验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生化检验项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应用生化检验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肝硬化患者,并把这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在选择这一期间进行体检的50例体检志愿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与纤维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的诊断准确率,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体检者进行采血检验。将血液标本分别装在两个试管内,将其中一组作为观察组,使其发生溶血;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使用肝素抗凝。结果观察组标本的ALT、AST、LDH、UA、K+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P、GLU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准确性,导致ALT、AST、LDH、UA、K+水平上升,ALP、GLU水平下降,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血液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肝素锂分离胶试管采集临床血液标本,克服常规生化试管,如分离胶促凝试管血液凝固不完全;肝素锂抗凝试管葡萄糖(GLU)降解,钾离子(K+)从红细胞释放等不利于标本保存的缺点。方法分别利用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分离胶促凝试管、肝素锂抗凝试管和肝素锂分离胶试管收集100名志愿者早晨空腹静脉血液,1hr内采用西门子自动生化仪进行常规17项生化指标检测。检测完毕将标本4℃保存6hr,12hr,24hr,48hr和72hr后测定GLU、K+和乳酸脱氢酶(LDH)。结果1hr内四种采血管的17项生化检验项目的结果比较,除总蛋白(TP)和K+之外无显著差异(P>0.05)。24hr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与其1hr测得结果无显著差异。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结果发生明显变化。48hr后肝素锂分离胶管GLU和K+值与其1hr结果发生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于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管。LDH24hr后除分离胶促凝管外其余三种均发生变化。结论肝素锂分离胶试管在保存GLU和K+标本方面比肝素锂抗凝管和无添加剂真空试管具有优势,但与分离胶促凝试管相比仍有不足。但在一定范围内可克服分离胶促凝试管存在的因红细胞凝集而导致的一些问题,可以在临床急诊检测中酌情使用。

  • 标签: 肝素锂分离胶管 分离胶促凝剂管 血液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生化检验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全部的临床资料,其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检查。观察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如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TP、CHE、ALB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DBIL、γ-GT、AST、ALP、TBIL、ALT等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诊断肝硬化疾病时应用生化检验项目具有重要价值,其能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肝硬化疾病 诊断 生化检验项目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指标检验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设同期在我院接受检查的64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总蛋白为(74.1±6.9)μm0l/L,胆碱酯酶为(5054.2±119.7)U/L),腺苷脱氨酶为(106.9±13.6)U/L,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8.5±7.6)μm0l/L、(3439.5±102.1)U/L和(21.7±3.2)U/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指标检验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尽早发现疾病,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脂血标本的干扰和消除。方法选取本院生化检查105例,让所有患者清晨保持空腹状态,对检查患者采集静脉血液,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血脂正常患者,处理前、后无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中度组患者和血脂正常患者相比较,总胆红素、总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相比较,存在一定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指标相比较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重度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总蛋白、肌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指标相比较有一定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临床检验项目中高脂血标本的干扰,建议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对标本及时做好处理,降低脂血的影响,从而确保检查结果的正确性,为医师提供诊断信息,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项目 干扰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