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探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为讨论的对象,入选的患者共38例,所有患者将实施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进行改善治疗,并关注最终的止血情况。结果实施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的患者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控制,在进一步的随访中尚未出现并发症和其他意外情况,月经在2-5个月后恢复正常,产妇治疗满意度高。具体而言,在手术后将根据产妇的失血情况进行补液、输血,并在术后观察产妇子宫是否能够恢复红润,且阴道无明显的流血问题,所有产妇在手术治疗后都保留了子宫。从术后24小时流血上看,均<50ml/h,控制情况较好。结论采用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手术方式简单易操作,从止血效果上看也得到了产妇的认可,可以推广使用,控制产后出血。

  • 标签: 双改良式子宫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产后出血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Lynch缝合术用于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一共(118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10日至2016年2月1日,将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9例患者-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对照组59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1.69%、住院时间(5.31±0.72)d、术中出血量(365.12±78.11)ml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患者实施B-Lynch缝合术治疗,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腹产产后出血中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4月治疗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视作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各有50例,在对照组中,患者重点接受传统B-Lynch缝合术加以治疗,试验组使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80.86%,试验组病人的治疗有效率为92.30%,在试验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更低,在手术过程中,操作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更少。两组间的差异明显,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改良之后的B-Lynch缝合术明显优于传统的B-Lynch缝合术,可更加有效的控制和减少剖腹产产后出血,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产后出血 改良 B-Lynch缝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子宫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下段环形捆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间我院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产后出血超过1000ML和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改手术止血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和单纯改良B-Lynch等其他手术止血方案,实验组采用常规药物加子宫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下段环形捆扎术,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术后2小时出血量、术后24小时总出血量和子宫切除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发热、晚期产后出血以及血性恶露等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下段环形捆扎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子宫切除率明显降低,保留了子宫有益于女性的身心健康,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改良B-Lynch缝合 子宫下段环形捆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Lynch缝合术、Bakri球囊填塞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应用于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于分娩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62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分组。结果Bakri球囊填塞术的术后出血量明显低于B-Lynch缝合术组及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手术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项手术组。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中,Bakri球囊填塞术的效果较为显著,应作为治疗产后出血手术的首要选择;当患者产后出血情况较为严重时,应采用Bakri球囊填塞术、B-Lynch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显著的提高止血成功率,从而减少因出血严重导致的子宫切除的风险。

  • 标签: B-Lynch缝合术 Bakri球囊填塞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欣母沛在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60例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产妇使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缩宫素进行治疗,30例产妇使用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欣母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效果、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术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P<0.05;观察组产妇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结合欣母沛可有效提高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治疗效果,对于减少产妇的出血量和止血时间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B-Lynch缝合术 欣母沛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救治中行子宫改良式B-lynch压迫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手术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筛选2013年01月-2016年05月间入本院接受剖宫产、且产后出现出血现象的27例患者,观察其出血指征,施以子宫压迫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手术,并对患者手术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毕,24例(91.89%)患者成功止血,其手术时长(55.75±18.11)min。手术操作流程中出血量(880.59±135.26)ml,术毕2小时后出血量(30.77±12.69)ml。结论对于出现产后出血现象的剖宫产患者,救治中行子宫B-lynch压迫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手术方案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其止血效果,同时还能控制手术时长,是降低出血量的首选术式之一,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子宫压迫缝合术加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手术 止血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缝合与全层缝合对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疗效1。方法抽取55例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患者,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7例。患者都给予常规的清创以及伤口修复,观察组进行分层缝合,对照组进行全层缝合。将两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和观察。结果两组之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愈合率、感染、瘢痕以及硬结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比对的结果,观察组的创伤有明显的改善,所以分层缝合对于患者来说,比全层缝合的效果更佳,更有临床效果。

  • 标签: 急诊面部软组织外伤 缝合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1例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进行ABO基因分型,分析引起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及其突变基因。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全自动血型鉴定系统,对该例患者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及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扩增结合Sanger测序及PCR产物克隆的方法,分析该患者及其父母ABO基因的增强子、启动子、第1~7外显子区及其侧翼序列,寻找变异位点。结果:该例患者的血清学正定型为ABweak,ABO基因外显子分型结果为A102/B101,其B等位基因增强子CBF/NF-Y微卫星区比正常的4个43bp串联多了一个串联,B等位基因启动子缺少-35~-18的18bp序列。结论:该患者B等位基因调控区内的变异很可能是引起其B抗原弱表达的原因。

  • 标签: ABO血型 疑难血型 调控区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B超与腹部B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腹腔镜检查与清宫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术前均行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式异位妊娠检出率、超声分型。结果阴道B超异位妊娠检出率明显比腹部B超高(P<0.05);超声分型中胎囊型、破裂型、陈旧型检查率明显比腹部B超高(P<0.05)。结论相较于腹部B超诊断,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可获取更高的异位妊娠与超声分型检出率。

  • 标签: 阴道 腹部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宫腔纱条填塞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恶露恢复正常时间、子宫复原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式治疗产后出血,可有效止血,且操作简单,利于产后子宫复原,且对生育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子宫压迫缝合术 宫腔纱条填塞法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异位妊娠采取腹部B超与阴道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疑似为异位妊娠患者60例纳为参研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腹部B超诊断;后者实施阴道B超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干预组整体诊断有效性与常规组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将阴道B超应用在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效果确切,优于腹部B超,建议深入推荐。

  • 标签: 临床诊断 异位妊娠 符合率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随机数字法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1位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为所有对象都提供一般的腹部B超、阴道B超检查、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且将术后病理诊断作为参考标准,比较3种检查方法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在121位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中,其中有50位患者患有异位妊娠破裂,35位患者的胚胎停止发育,21位患有急性盆腔炎症,11位患者的黄体破裂,4位患者出现了宫颈粘连。这些患者通过腹部B超检查后,有95位患者被诊出疾病,诊出率达到了78.5%;而使用阴道B超检查后,被诊出疾病的患者有107位,诊出率达到了88.4%;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后诊断出114位患者,确诊率达到了94.2%,比较可知,腹部B超联合阴道B超检查具有更高的诊出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方法中,腹部B超、阴道B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种方法均具有简单便捷、安全无创的特点,且设备成本较低,适合在各层次医院中引进,以提供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便利,在妇产科急腹症疗的诊断工作中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急腹症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缝合法和皮下连续缝合法在颌面部手术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颌面部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连续缝合组和传统缝合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连续缝合组患者采用皮下连续缝合缝合,传统缝合组患者采用传统缝合缝合。结果连续缝合组患者的手术部位愈合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分别为80.0%和96.0%,传统缝合组患者分别为60.0%和82.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高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缝合组手术切口渗血、渗液,手术切口线结反应或硬结发生率分别为2.0%和2.0%,传统缝合组分别为8.0%和18.0%,连续缝合组均显著低于传统缝合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缝合法相比,皮下连续缝合法应用效果更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切口不良反应,促进外伤伤口愈合,瘢痕较小,美容效果更好。

  • 标签: 传统缝合法 皮下连续缝合法 颌面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不同作用。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的异位妊娠女性均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阴道B超进行异位妊娠的诊断;对照组35例,采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记录两组异位妊娠女性的诊断符合率和检出率。结果在接受检查后,观察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B超的检查,能有效提升患者诊断的符合率和假孕囊、盆腔积液、附件包块的检出率,有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B超 阴道B超 异位妊娠 诊断符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会阴侧切伤口美容缝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110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传统组采取传统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方法;美容缝合组采用可吸收线无损伤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方法。就两组产妇伤口渗血量、平均缝合时间、伤口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甲级愈合率、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美容缝合组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美容缝合组产妇伤口渗血量、平均缝合时间、伤口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伤口美容缝合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伤口渗血,减轻产妇痛苦,缩短缝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甲级愈合率,降低局部红肿硬结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颌面部手术进行皮内连续缝合与间断对位缝合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0例颌面部需行手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20例为颌面部择期手术。将随机的10例颌面部软组织裂伤患者和随机10例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为A组,余下患者为B组,共分为两组。缝合皮肤时A组采用6-0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6-0尼龙线间断对位缝合。结果1例患者伤口红肿,经抗感染治疗好转,余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术后3月随访,两组患者中,颌面部择期手术患者无论何种缝合方法,瘢痕不明显;而13例颌面部外伤患者(7例为连续皮内缝合,6例为间断对位缝合),瘢痕均较明显,余7例患者瘢痕不明显。结论颌面部手术的疗效瘢痕大小与皮肤缝合方法关系不大,而与颌面部伤口与皮纹方向是否一致有关。

  • 标签: 颌面部手术 连续皮内缝合 间断对位缝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经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临床中对异位妊娠所具有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腹部B超诊断,研究组患者接受经阴道B超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经诊断后,研究组患者异位妊娠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且相较于常规组,研究组各类异位妊娠具体情况的诊断率均较高,且P<0.05。结论经阴道B超在临床诊断中对异位妊娠患者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且易于操作,诊断结果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 标签: 经阴道B超 腹部B超 异位妊娠 临床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 B 超及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 6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n=35 )、参照组( n=34 ),研究组选取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参照组选取 B 超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临床效果。 结果:研究组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研究组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等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正中神经痛觉阻滞完善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研究组、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 2.86% 、 8.82%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B 超结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臂丛神经阻滞临床效果优于 B 超单独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其阻滞起效时间较快,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神经痛觉阻滞完善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B 超 神经刺激仪 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异位妊娠超声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90例异位妊娠患者,参照组实施腹部B超检查。观察组实施阴道B超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97.78%高于参照组的86.67%(P<0.05)。通过超声分型可发现异位妊娠胎囊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包块型,飘浮型,不同超声分型进行比较,差异非常大义(P<0.05)。对异位妊娠临床分型得知主要为输卵管妊娠,其次为宫颈妊娠,卵巢妊娠、子宫角部妊娠以及残角子宫妊娠,各个临床分型相比,差异非常,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对异位妊娠诊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阴道B超检查,利于为医师提供准确信息,从而开展相对应治疗措施,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异位妊娠 B超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