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种流感病毒(H1N1、H3N2、乙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结果,为类流感患者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发热门诊就诊,且经病毒核酸检测证实的421例H1N1、H3N2及乙型流感患者,同时采集其手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其流感病毒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暴发没有特定规律,但有阶段性。421例类流感患者的血常规分析中,白细胞总数正常者311例(73.87%)、增高者86例(20.4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313例(74.35%);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者274例(20.43%)。3种流感患者的血常规结果经t检验后提示,H1N1与H3N2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1N1及H3N2与乙型流感患者间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H1N1、H3N2、乙型流感病毒的爆发无规律.但可在一定阶段流行.因此对类流感患者的监测要坚持全年并严密防范。流感病毒阳性患者主要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为主,但H1N1、H3N2流感患者比乙型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要高.而其淋巴细胞百分比则相对乙型流感患者要低。故对于血常规检测结果与流感病毒感染的通常血象变化不符.但临床高度怀疑为流感病毒感染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考虑作咽、鼻拭子病毒核酸检测.以进一步确诊。

  • 标签: 类流感 流感 流感病毒甲型H1N1 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60例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与常规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60例患者均获随访8~18个月,干细胞治疗组骨痂出现时间(3.2±0.3)周,骨折线消失时间(7.0±1.3)周,常规治疗组骨痂出现时间(5.5±0.6)周,骨折线消失时间(9.4±1.5)周,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胫骨中下1/3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早日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 标签: 自体骨髓干细胞 移植 陈旧性 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向阿尔兹海默病(AD)年转化率为正常人群的10倍,目前普遍认为,发病关键环节之一是俘淀粉样蛋白(Aβ)在脑部神经元的异常积聚,形成“老年斑块”和“神经元纤维缠结”近年的调查研究分析显示,,SORL1是Aβ蛋白产生过程中在高尔基体外侧防止(Aβ)前体蛋白裂解的固定因素,在Aβ蛋白沉积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NLRP3炎症小体在Aβ产生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为AD研究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目前临床上能够明确诊断的阳性的AD指标有限,同样也是目前基因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那么在Aβ蛋白产生和出现病理变化的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的结合测定能帮助aMCI早期识别阻止向AD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阿尔兹海默病(AD),淀粉样归蛋白(A&beta SORL1基因 NLRP3基因 炎症小体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PR、HER-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80例乳腺癌病例,切片经病理医师诊断。结果80例乳腺癌中ER、PR、HER-2、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58.8%、35%、和81.3%。ER、PR、HER-2和ki67之间有相关性,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与CerbB-2、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ER、PR、HER-2、ki67在乳腺癌表达中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多项免疫组化指标联合使用,能为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提供正确的依据及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免疫组化ERPRHER-2ki67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了解新辅助化疗乳腺癌对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治疗思路。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乳腺癌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ER和PR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阳性表达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对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配合内分泌的治疗,增强疗效。

  • 标签: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ER) 孕激素受体(PR) 表达
  • 简介:摘要肝肾综合征(HRS)是重型肝炎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HRS病死率极高,威胁患者生命,关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旨在通过文献与临床经验总结分析I型IP3R-IP3与重型肝炎并发HRS发病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fPSA)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55例PCa患者、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IGF-1、IGFBP-3、PSA、fPSA水平。结果:PCa组IGF-1水平较BPH组、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a组IGFBP-3水平低于BPH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BPH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IGFBP-3诊断PCa的灵敏度分别为83.6%、76.4%,特异度分别为84.0%、74.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2%、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74.0%。血清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PCa的灵敏度。结论:PCa患者IGF-1、IGFBP-3水平较健康对照者发生变化,IGF-1与PSA或fPSA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Ca的诊断。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简介:摘要患者女,30岁。发现双足底褐色斑片10余天。双足跖部、足跟部可见散在数个褐黑色斑疹,对称分布,表面无鳞屑,边界不清,无触痛及压痛。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皮损区域呈片状黑褐色/黄褐色色素加深,边缘不清晰,以皮脊部为著,可见斜行纤维毛刷样条纹,无点球样结构,无明显扩张血管结构,无明显深部均质样结构。诊断黑踵。

  • 标签: 足跖 斑片 黑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扭转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胆囊扭转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收治1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开腹探查(切除胆囊),取得良好效果,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临床中,胆囊扭转应该排除手术禁忌证,及早手术探查。

  • 标签: 胆囊扭转 胆囊坏疽穿孔/并发症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肺脓肿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根据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多不困难,但如合并其他疾患存在时,容易忽略并发症,导致误诊、漏诊,影响治疗。现将自己临床遇见的3例特殊肺脓肿做以回顾、分析,总结经验。

  • 标签: 肺脓肿/并发症 病例报告 人类
  • 简介:1病例报告例1男,46岁.因中上腹痛12h,呕吐3次于2001-03-09急诊入院.患者发病前饱餐后逆风用力蹬脚踏车数小时后突然出现胸部及上腹部持续性剧痛,并向全腹及左背后放射,吸气时疼痛加剧,伴大汗,面色发白.查体:T36℃,P92次/min,R24/min,口唇轻度紫绀,气管向左移位,右肋间饱满,右肺呼吸音消失.腹软,剑下压痛明显,有腹肌紧张,无反跳痛.胸透示右侧液气胸.WBC18.2×109/L,血淀粉酶130U/L.ECG:TⅡ、Ⅲ、avF、Vs倒置,ST段压低0.05mV.入院诊断:自发性液气胸.行胸穿抽出褐色带食物残渣液体.立即修正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感染中毒性休克.急转胸外科手术,全麻下开胸探查,证实为中下段约10cm长度食管不规则破裂伴坏死,已无法修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中血压不稳定,术后体温高,一直无尿,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第2天,突然心跳呼吸停止.死后诊断:自发性食管破裂,急性化脓性脓胸,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 标签: 食管穿孔 诊断 误诊
  • 简介:细胞色素P450酶系(cytochromeP450enzymesystem,CYPs)是参与外源化合物解毒和内源化合物代谢的重要酶系,主要有CYP1、CYP2、CYP3三大家族。CYP3A5是CYP3A亚家族最主要的肝外分布形式,其在药物的相互作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化疗耐药密切相关。对CYP3A5与耐药关系的研究,将为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可能具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从遗传、环境等多方面对目前的CYP3A5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CYP3A5基因 药物代谢酶 耐药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T13N0~2M0近端胃癌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6.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裸区清扫联合D2根治术治疗T13N0~2M0近端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裸区清扫 D2根治术 T1~3N0~2M0近端胃癌
  • 简介:病例:患者,男,51岁。主诉为“饱餐后右上腹疼痛5h”。患者入院前5h排尿时突然出现右上腹疼痛,汗出,排气,未排便,遂至我院就诊。门诊检查显示血象不高:腹部X-线检查见肠道稍有积气,未见明显气液平面,后收入消化内科。患者近期有口干、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情况,述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3年,未正规治疗,但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史。

  • 标签: 腹内疝 病例分析 诊断
  • 简介:本院2005年收治原发不孕合并腹茧症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32岁,婚后8a同居未孕,男方精液检查正常。既往史1997年患阑尾炎行手术,术中情况不详。4a前于当地医院通液提示双侧通畅,查体无异常。腔内超声提示双侧输卵管扩张积液。HSG:双输卵管扩张积液伞端粘连包裹。入院诊断:原发不孕,双输卵管扩张积液。入院后全麻下行腹腔镜检查术,气腹针穿刺显示压力10~11mmHg,伴充气压力不断升高达22mmHg,腹部隆起不均,反复穿刺4次均失败,遂改开腹手术。取下腹正中切口,见皮肤、皮下脂肪、肌鞘、肌肉组织结构正常,腹膜结构缺如,仅见疏松膜状组织,多层分离后仍为膜状结构,无法暴露子宫及双侧输卵管,取部分膜状组织送病理,放弃手术,关腹。术后经过顺利,术后病理回报送检组织为纤维组织。例2:31岁,婚后5a同居未孕,男方精液正常。曾于当地医院通液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欠畅。既往史:体健。查体:体胖,子宫双附件触不清。腔内超声提示盆腔包裹积液6.0cm×7.0cm×7.5cm无包膜,内可见分隔。HSG提示右输卵管伞端梗阻,左输卵管通畅伴上举。入院诊断:原发不孕,盆腔包裹积液,右输卵管伞端梗阻。入院后连硬外麻...

  • 标签: 腹膜疾病/并发症 不育 女(雌)/病因学 人类
  • 简介:主动脉夹层(AI))是由于内膜撕裂后高压血流进入中层或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压力过高导致内膜撕裂所致。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因此及早诊断,采取相应措施甚为重要。我们近3a曾有误诊3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主动脉破裂/诊断 动脉瘤 夹层/诊断 误诊
  • 简介: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肠梗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8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2d于2010-09-1入院,2d前有进食不洁食物史,1d前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近2d未排气、排便。查体:急性痛苦病容,体型消瘦,四肢冰冷,呼吸急促,两肺呼吸音清,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 肠梗阻/诊断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T细胞)水平的变化情况和变化意义。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时间段内4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实施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分析其相关水平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是和对照组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会出现变化,对其恢复的评估可起到参考作用,因此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 标签: 白血病 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水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