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女,58岁,心慌8个月入院,一般状况可,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偶有胸闷、憋气、咳嗽。CT平扫示纵隔结节,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见图1),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见图2)术中见:肺与胸膜呈广泛膜状粘连,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脂肪组织,取出肿瘤后观察:表面被膜完整。

  • 标签: 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引起医学检验分析误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医学检验准确性的提升。方法以我院 2018年医学检验病例为对象,选出存在临床医学检验分析误差的 130例患者,对研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引起医学检验分析误差的关键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130例研究对象,有 112例患者由于样本采集中出现失误,造成了医学检验分析误差,比例为 86.15%;有 18例患者由于试剂、设备因素造成分析误差,比例为 13.85%。结论在医学检验中,必须加强对样本采集的管理力度,从根源上杜绝分析误差,保证医学检验的精准度。

  • 标签: 医学检验 误差 对策
  • 简介:指蝶鞍及其周围结构,位于中颅窝,形似马鞍。主要结构包括蝶鞍、垂体、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其解剖结构复杂。发生于垂体及鞍的常见病变有30多种[1-2],这些病变起源于垂体或邻居结构(脑实质、第三脑室、脑膜、海绵窦、动脉、颅神经等)。影像学检查对鞍病变有重要意义,了解鞍解剖、常见病变影像表现及鉴别要点,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 蝶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以预防疾病为目的、变被动治疗为主动健康管理的健康干预措施日益成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环节。笔者总结分析膈角被脂肪充填的健康体检者的X线表现,将其定义为“膈角充填征”,并探讨其在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胸部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所有 2010 年 -2012 年所有 10 周岁以内的流动儿童,通过调查表的形式对儿童家长进行逐户询问与调查,对儿童出生日期、接种记录以及免疫卡证等进行核实。结果调查后现实,我一共有 1520 名流动人口, 242 名流动儿童, 20 名以下一岁以内的流动儿童, 222 名一岁以上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接种率大约 52% ,有 227 名儿童有免疫接种证,既没有接种也未建证的儿童有 15 名。结论分析与探讨我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现状,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其中包括加强建卡管理、完善流动儿童报告、开辟新接种途径、大力宣传免疫知识以及免疫法制管理等。

  • 标签: 免疫规划,流动儿童,调查,管理,现状,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学龄儿童正常胰腺显示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学龄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5~10MHz高频宽带探头和3.5MHz低频探头对54例正常学龄儿童的胰腺进行扫查,测量胰腺头、体、尾的大小并扫查平面腹壁的厚度。结果:在学龄儿童胰头、体、尾径线测量中,高频宽带与低频探头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频宽带探头对学龄儿童主胰管的显示率显著高于低频探头(P<0.01)。同层面腹壁厚度与胰腺各部分(胰头、胰体和胰尾)的测量差值存在相关性(r=0.39,P=0.004;r=0.28,P=0.04;r=0.40,P=0.003)。学龄儿童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年龄与高频宽带所测胰腺大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用高频宽带探头不仅能准确对学龄儿童胰腺进行测量,还能更好地显示胰腺内主胰管等内部细节结构。

  • 标签: 超声 高频宽带 低频 胰腺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电门控技术在低心率患者128层CT胸痛三联成像中减少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128层CT胸痛三联成像患者90例,心率〈65次/min、心率变异〈5次/min。随机分为A、B2组:A组行回顾性电门控螺旋扫描;B组行前瞻性电门控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结果:2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8,P=0.38);B组平均辐射剂量及曝光时间均低于A组(t=16.16,P〈0.001;Z=-8.26,P〈0.001)。结论:对于心率〈65次/min且心律相对平稳患者,128层CT前瞻性电门控技术在胸痛三联成像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仍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

  • 标签: 心电门控技术 胸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和灌注加权成像(DWI和PWI)技术判断急性脑梗死后可存活脑组织的范围及特征,从而影像学定位脑梗死可存活,确定适合溶栓治疗的患者,并预测可存活区域。方法对76例发病24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DWI、PWI,根据患者就诊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在发病3h、6h、24h内就诊)。通过PWI与DWI不匹配确定缺血半暗带(IP),追踪1个月后再次复查MRI常规、DWI。复查时T2高信号定为最终梗死区,初检PWI异常减去最终梗死区即为可存活。确定可存活的表观弥散系数(ADC)范围,及其与梗死中心、IP的关系。结果6h内就诊的患者普遍存在IP(PWI>DWI),7~24h就诊的患者大部分病灶PWI≤DWI,部分病灶依然存在IP。可存活与IP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存活面积大于IP且与IP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面积随就诊时间延长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存在的时间界限约为6h,部分病例可延长至8~24h;在IP存在的情况下,可存活面积与IP面积呈正相关,可存活面积>IP面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可存活区
  • 简介: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技术(MRS)观察脑梗死后主要代谢物:N-乙酰基天冬氨酸(NAA)、乳酸(Lac)、脂质(Lip)、胆碱(Cho)、肌酸(Cr)在病灶、对侧镜像及最终可存活的分布状况,分析急性脑梗死代谢物的变化规律,以获得可存活的MRS特征及评定标准。方法对32例发病时间在24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检查方法,并在30d后复查T2WI确定最终梗死范围,测量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及最终可存活的物质代谢改变。结果初检时病灶中心的NAA水平较对侧镜像降低;Lac峰及Lip峰出现并重叠。可存活MRS特征为:NAA水平与对侧镜像比较差异不明显,与病灶中心比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水平升高,但较病灶中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存活未见明显Lip峰。结论应用MRS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区域代谢物浓度可预测急性脑梗死的最终存活

  • 标签: 磁共振波谱 脑梗死 可存活区
  • 简介:目的:探讨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功能位MRI扫描对交叉韧带ACL附着端早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退行性骨关节炎的88例患者行常规和功能位MR/扫描,分次提供常规和功能位MRI资料,由高年资影像医师诊断,以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回顾性统计分析常规和常规附加功能位MRI的诊断符合率差异。结果:MRI常规体位扫描对1~3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0.00%(8/20)、39.13%(9/23)和100%(1/1),功能位组分别为95.00%(19/20)、91.30%(21/23)、100%(1/1)。2种诊断方法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538,P〈0.001),其中1级及2级损伤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级损伤:X2=13.789,P〈0.001;2级损伤:X2=13.800,P〈0.001)。结论:膝关节功能位MR/扫描对ACL起始和终止端具有独特的显示视角:可明显提高DOA的ACL损伤,特别是起始和终止端1级、2级等轻中度撕裂的诊断符合率。

  • 标签: 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功能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研究感兴趣(regionofinterest,ROI)范围变化对不同恶性程度前列腺癌(prostatecarcinoma,PCa)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直方图特征的影响。方法筛选36例经根治性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的PCa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MR)图像。在最大病灶层面上选取不同大小的ROI,测量高、低恶性度PCa的直方图统计特征。ROI范围设定如下:ROI1,根据轴位T2WI上病灶的最大层面的边界获得ADC图的ROI;ROI2,根据ADC图上病灶边界画出ROI;ROI3、4,根据ROI1获得ROI3、4,形状与ROI1相同,面积分别为ROI1的3/4和1/2;ROI5,根据轴位T2WI获得ADC图上所有病灶层面ROI,组成病灶整体ROI5。主要利用t检验筛选出高、低恶性度P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然后进一步评价不同范围ROI之间测量结果的差异,并对其进行多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寻求具有最佳鉴别效能的参数。结果共分析48个病灶(17个低恶性度和31个高恶性度)的数据。在高、低恶性度PCa之间,所有偏度值及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不同大小的ROI,ADC均值及其百分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恶性度PCa的值均高于高恶性度PCa),ROI1、2所对应的部分标准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随着ROI范围的缩小,除了高恶性度PCaADC值所对应的10%百分位数以外,所有ADC值、百分位数及其所对应的标准差均随之减小,但高、低恶性度病灶所对应的差异越来越小。ROI5与ROI1的ADC值、百分位数及其标准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第10百分位数,ROI1所对应的ADC值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最大,与ROI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91vs0.860,P〈0.05),但与ROI3、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891vs0.825,0.891vs0.817,P〈0.05)。结论不同范围的ROI对ADC值及其百分位数的测量均�

  • 标签: 前列腺癌 恶性程度 直方图分析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 简介:目的:探讨感兴趣(regionofinterest,ROI)的大小和层面变化对前列腺外周带正常和前列腺癌组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图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ADC图和常规MRI图像,对照病理结果,应用不同ROI测量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的一级统计学特征。ROI1:根据T2WI图像特征在最大层面确定前列腺癌及正常组织;ROI2:根据ADC图确定组织;ROI3、ROI4:大小分别为ROI1的3/4和1/2;ROI5:为多层面组成的整体病灶或组织。筛选前列腺癌与正常组织有显著差异的参数,进一步评价不同ROI之间测量结果差异。结果:共测量19个病灶和21个正常外周带组织的数据。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峰度值和偏度值无显著差异,而各ROI测量的正常组织ADC值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前列腺癌。随着ROI缩小,肿瘤组织ADC值降低,正常组织变化不明显,两者平均ADC值对应的标准差(standarddeviation,SD)在所有ROI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但正常组织不同百分位数ADC值对应的大部分SD值明显高于前列腺癌。测量整体体积与最大层面获得的ADC值及其百分位数、SD值不同并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面积ROI测量对ADC均值及百分位数均有显著影响,一级统计学特征测量可获得比平均ADC值更多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

  • 标签: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统计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