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成人万古霉素每日2g给药方案,能否达到10--20mg/L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给药剂量、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与血药谷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按说明书给药的患者中,62.1%血药谷浓度低于目标血药谷浓度。年龄是患者用药后血药浓度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值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符合说明书剂量给药的患者,年龄〈60岁者中70.0%低于目标血药浓度;年龄≥60岁者中,62.5%达到或高于目标血药浓度。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需审慎地评估患者的给药剂量,尤其应该考虑年龄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万古霉素 给药剂量 血药谷浓度
  • 简介: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3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845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863株,占27.0%,革兰阴性菌61709株,占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5.2%和73.5%。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7.4%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的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或vanB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和中介株(PSSP和PISP)所占比例较2012年均略有降低,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检出率有所升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4.0%、31.8%和16.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8%和59.4%。与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降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重耐药菌 广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耐药监测网所属1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扩散法(K-B法)对临床分离株作药敏试验,并按CLSI2012年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共收集15所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8772株、产酸克雷伯菌804株、肺炎克雷伯菌臭鼻亚种43株及其他克雷伯菌属2株。82.8%菌株(7963/9621)分离自住院患者,54.9%菌株(5285/9621)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儿童(17岁以下)来源的克雷伯菌属占16.3%(1564/962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9%、10.8%和12.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4.1%和17.0%。所有15所医院均分离出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或厄他培南)耐药菌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945株,产酸克雷伯菌45株。结论克雷伯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较低耐药性,按CLSI2012年新标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分离率已达10.3%,且耐药株仍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至关重要。

  • 标签: 克雷伯菌属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我国不同地区15所医院临床分离不动杆菌属细菌的构成、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共收集15所教学医院临床分离的8739株不动杆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7827株(89.6%)。按照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2013年版标准判读,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8739株不动杆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住院患者,占85.4%,门急诊患者占14.6%。26.4%不动杆菌属分离自ICU,其次为内科病房(22.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0.9%、35.2%和35.7%,其次为阿米卡星(43.4%);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5%和68.2%。不同医院不动杆菌属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有不同,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也有不同,其中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出现较多多重耐药(45.0%,3521/7827)和泛耐药(20.0%,1567/7827)株。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菌种,检出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菌对于除米诺环素、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外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0.0%以上,且耐药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不同地区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相差较大,不同科室菌株的耐药率也有很大差异。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不同地区15所医院临床分离肠杆菌属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现状。方法全国15所教学医院2012年1—12月临床分离的3031株肠杆菌属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以CLSI2012年版标准判断。结果3031株肠杆菌属细菌中阴沟肠杆菌占73.0%(2212/3031),产气肠杆菌占23.9%(725/3031),其余肠杆菌属细菌占3.1%(94/3031)。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53.2%(1612/3031)。肠杆菌属对头孢唑林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高(〉89.0%),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54.4%、47.5%和34.3%,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较低(6.6%-26.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3.7%和10.3%。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中至少一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8.9%(269/3031)。共检出4株对所监测的抗菌药物均呈耐药的广泛耐药肠杆菌属细菌。结论2012年肠杆菌属细菌耐药性与2011年相比有所下降,但耐药情况仍很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耐药率。

  • 标签: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碳青霉烯类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的CRE菌1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和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和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和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和49.8%),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医院中的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和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在医院中的播散流行。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 简介: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第四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于2014年4月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大省市的45位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编辑部主任施耀国教授主持,主编张婴元教授致欢迎词。张教授在致辞中首先感谢各位编委从百忙中拨冗参加本次会议,感谢大家对杂志的一贯支持;肯定了在原任主编汪复教授的领导和编委会的努力下办刊所取得的成绩。1995年创办内刊,2001年获准国内外公开发行以来,杂志始终坚持办刊宗旨不断提高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抗感染治疗的水平,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医药领域科技人员提供医疗技术信息、临床经验、学科发展新进展、学术研究导向等园地,以利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使国内抗感染化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努力,使本刊办成学术水平高,具有权威性的一级杂志。目前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临床、临床微生物、临床药理等学科交流的综合平台,对感染病诊治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同时,在办刊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将杂志越办越好。最后张教授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 标签: 抗感染治疗 编委会 会议 杂志 化疗 中国
  • 简介: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年龄≥18岁,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的中国成人患者。采用卡泊芬净静脉给药,每日50mg,首日采用70mg负荷剂量。在最后一次血液或其他正常无菌部位培养阳性后继续治疗至少14d。食管念珠菌病患者每日50mg,疗程至少7d,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72h。结果共入选63例患者,包括侵袭性念珠菌病60例,食管念珠菌病3例,其中安全性分析集(SS)63例,全分析集(FAS)63例,符合方案集(PPS)50例。SS63例患者中,14例发生19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发生与药物有关的非严重不良事件31例73例次,其中4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指标异常;8例发生12例次临床不良事件,主要为皮疹等,其中91.7%(11/12)属轻、中度。27例发生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ALT等肝酶升高、血钾降低等。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9.2%(31/63),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8/63),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为42.9%(27/63)。1例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占1.6%(1/63)。FAS和PPS中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6/62)和70.0%(35/50)。FAS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有效率为57.6%(34/59),食管念珠菌病为2/3。PPS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有效率为68.8%(33/48),食管念珠菌病为3/3。结论卡泊芬净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临床不良反应大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卡泊芬净可有效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和食管念珠菌病。

  • 标签: 卡泊芬净 侵袭性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病 安全性 耐受性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