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红细胞增多症是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水平为特点,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在儿科发病率低,较为少见,般采用间断静脉放血疗法,以缓解症状和减少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相关儿童静脉放血疗法的护理报道较少。2009年2012年笔者在工作中通过临床实践,应用种采血方法用于儿童静脉放血疗法,操作简便、实用,取材方便。现将儿童放血疗法的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放血疗法 儿童 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数目 红细胞压积 严重并发症
  • 简介:随着交通的便捷和病人就医需求的增加,我院门诊量持续增长,门诊空间狭小问题越来越凸显,门诊“三长短”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的就医模式已不适应病人的多种需求。减少病人多次排队和排长队,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流程的优化。为进步优化门诊就诊流程,提升服务品质,我院于2012年全面开展了门诊“卡通”工作,不但显著提高了通过率,还较大幅度提升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门诊“一卡通” 病人等候时间 门诊就诊流程 服务满意度 门诊量 就医需求
  • 简介:双腔PICC导管有2个管腔,为5Fr型号,导管较粗。在置入双腔PICC导管时,其末端与导管为体,不能剪裁,因此使用时多对导管前端进行剪裁。以往,我们都是用无菌剪刀进行剪裁,每次都需使用个拆线包,若需要剪裁的导管过多,则会出现拆线包不够用而需要护士临时去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操作、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医疗卫生用品的消耗。我科自2011年2月开始使用扩皮刀进行剪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 双腔 医疗卫生用品 拆线
  • 简介: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现,原有的环式约束带对于病人的约束存在局限性,为此设计种平面式躯体约束带,其特点在于用平面约束代替环式约束,增大约束面积,有效增强对于病人上半身的约束效果,限制病人坐起,减少坠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降低治疗护理工作难度,同时最大限度使病人感到舒适,避免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保证病人安全。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躯体约束带 平面 设计
  • 简介:总结30例腔镜乳腺癌根治即刻行大网膜期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后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纠正患者出现的心理焦虑及恐惧,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进行乳房形体塑形并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按摩和肢体锻炼,本组30例再造乳房美体效果评价:优22例,良6例,中2例,本组5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后局部有色素沉着,并且局部有硬结,美体效果评价为良,2例伤口由于液化部位大且深,伤口愈合后出现局部凹陷并有瘢痕,美体效果评价为中。

  • 标签: 腔镜乳癌根治术 乳房一期重建 护理
  • 简介:液气胸在胸部损伤中较为常见,病情往往危重,病人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纵隔扑动和移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引起循环障碍,而胸腔闭式引流常能有效抢救液气胸的病人,能及时排除胸腔内积气、积液,解除压迫,使肺及时复张,是恢复肺功能的主要措施。但传统的闭式引流方法使皮肤切口创伤较大、出血较多、疼痛较明显、引流管较粗、病人耐受性较差,且不利于胸腔注药治疗Ⅲ。为此,我科采用微创技术取代传统方法治疗液气胸病人,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液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微创闭式引流 胸腔积液 自发性气胸
  • 简介:危重病人为了及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往往需要留置胃管.对合并有鼻腔损伤的病人,只能经口留置.如病人躁动容易将胃管咬扁,需要胃肠减压时达不到减压效果.我科2012年共经口留置胃管12例,留置时间7d~22d,均采用次性牙垫固定胃管,胃管滑脱、没有出现咬管.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胃管固定方法 一次性牙垫 留置胃管 肠内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 胃肠减压
  • 简介: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开展消毒灭菌工作,它担负着医院重复使用的医疗、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工作而在过去供应室与手术室各自为政,手术室的医疗器械及敷料打包的情况,都由手术室的护士独立完成,然后再送到供应室来完成消毒灭菌。由于手术室人员紧张,护士忙于日常的手术工作,护理工作,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清洗器械,再加上她们不具备清洗的条件,所以很难保证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直至2012年9月,供应室与手术室开始合作,现将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比较分析如下。

  • 标签: 供应室 手术室 一体化 对策
  • 简介:护士对其职业的认同感直接影响着护士的情绪工作能力,提高护士的情绪工作能力是改善护患关系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缺乏职业认同感将会导致工作懈怠、工作质量下降等不良影响。有研究表明,护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护理人员的素质,而且依赖于护理管理者的水平[2]。护士长作为护士的第管理者,把护士放在第位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管理中,在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选择我院临床线工作的护士265名,实施“护士第位”的管理理念,提高了护士职业认同感及护士素养。

  • 标签: 护理管理 职业认同感 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