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上海市护理学会、江苏省护理学会和浙江省护理学会联合主办,上海市护理学会承办的第届长江糖尿病护理与教育研讨会于2009年3月11—14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院举行。来自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等地的40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邀请了国内多位著名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专家做专题报告,

  • 标签: 糖尿病治疗 护理学会 教育研讨会 长江三角洲 上海市 第一人民医院
  • 简介:随着胸部微创手术的发展,麻醉和外科技术的改进,可以不横断胸部主要肌肉完成部分开胸手术,1988年Bethencourt和Holmes提出了Muscle—sparing剖胸切口,即经听诊小切口。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经听诊小切口完成肺部手术1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小切口肺部手术 听诊三角 护理报告 胸部微创手术 三角小切口 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延续护理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的干预方案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22.01~2023.03为期限,受试者为50例3期及以上PI病例,经双盲法分为25例/组,以甲乙为组名。甲组实施常规护理,乙组实施基于伤口评估的干预方案。比较疗效水平。结果:乙组的总有效率较甲组更高(P<0.05)。结论:在延续护理3期及以上PI病人中应用基于伤口评估的干预方案后可提升整体疗效,利于病情恢复,可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压力性损伤 3期及以上 伤口评估三角
  • 简介:目的采用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病区。方法介绍护士长、兼职质量控制员、执行护士对病区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的操作方法。结果实现了病区护理管理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不断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结论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强化了全员的质量监控意识,使质量管理由个人转变为全员、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各项制度及护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质量 质量控制体系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级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在老年脑卒中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临床纳入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社区筛查的148例老年脑卒中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进行级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后高危因素筛查评分、患者对脑卒中的知晓程度以及卒中风险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高危因素筛查评分(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吸烟以及缺乏锻炼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卒中知晓程度评分(高危因素、饮食习惯、合理用药以及康复锻炼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S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级防控体系风险预警干预对老年脑梗死高危人群具有较好干预效果,进一步降低该类患者的高危因素评分,提高该类患者脑卒中知识知晓率,从而降低高危人群卒中风险。

  • 标签: 脑卒中 三级防控体系 风险预警
  • 简介:脂质沉积性肌病(lipidstoragemyopathy,LSM)是肌肉中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脂质在肌纤维内沉积而引起的肌病,临床上十分少见。2006年4月我院收治1例LSM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脂质沉积 肌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原发急性闭型青光眼(acuteangleclosureglaucoma,AACG)系房角关闭,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急骤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眼科急症之一。如治疗不及时,致盲率极高,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疗效亦受影响。根据青光眼流行病学资料,2000年全世界有6.68千万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其中520万患者已盲。随着科学的发展,

  • 标签: 护理进展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流行病学资料 angle 青光眼患者 2000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符合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heartcareunit,CCU)工作的护理质量客观评价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确定评价指标各层级条目,最终形成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为88.89%、100.00%,权威系数为0.858和0.86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和14项级指标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CCU护理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对CCU护理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用于评价CCU护理管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心脏科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的特征性视神经病变,相关疾病主要表现为视神经的损伤和视野缺损,在发生之后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比较严重的威胁。原发性开型青光眼在临床上则通常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等现象,对患者的治疗造成极大的延误。而采取对应的诊断措施,对相关疾病进行及早的发现,则能够为治疗干预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早期诊断 视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护理方式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中应用情况,以为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我院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6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31例(采取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相当(P>0.05)。观察组护理5d后SAS、SD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但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救措施 护理要点 心理疏导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青光眼作为对患者眼睛危害仅次于白内障的眼科疾病,其所具有的致盲性高、不可逆性特征较为明显,患者多有视神经乳头凹陷,进行性扩大及视野缺损持续加重等表现,临床上主要是以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其中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来体现,其中原发性青光眼又可按照房角形态,细分为原发性闭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型青光眼。对于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最佳,同时还要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才能保障手术疗效、患者预后效果完全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对原发性闭型青光眼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实际予以相应整理和总结。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n=46)。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加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及视力情况。结果:实验组负性情绪少于参照组,视力高于参照组,差异成立(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负性情绪 视力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宫复合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21年2月-10月收治的宫复合妊娠患者中,择取60例资料完备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以手术探查作为参照标准,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和联合检查方式下的检出率进行统计,且观察具体的妊娠区域。结果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于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检出率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宫角复合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注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型青光眼护理效果。方法:此次选择40例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患者主要是来自2022年11月-2023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对此次40例病人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眼压情况、负面情绪。所以,对照组患者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将采取标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标准护理干预后眼压情况控制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标准护理干预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