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工作绩效现状,并探讨二者的关系,为稳定护理队伍,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工作绩效量表对某综合医院188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得分(36.65±5.39)分,工作绩效总分(162.24±5.20)分,其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总分呈正相关(r=0.635,P〈0.05),不同学历、工作年限的护士工作绩效总分和核心自我评价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职称的护士工作绩效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核心自我评价越高,工作绩效越高,且学历、工作年限是护士核心自我评价及工作绩效的相关因素。

  • 标签: 护士 工作绩效 核心自我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对绩效考核前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方法运用秩和比法对我科2006~2010年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排序分档综合评价。结果考核前2006年护理质量最差,考核后2010年质量最好。结论运用秩和比法综合评价绩效考核成绩能体现护理质量实际情况,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从而推进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秩和比法 综合评价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将护士岗位胜任力与绩效分配相结合,并对管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本院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以及心血管内科共5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月为时间分割点,此时间点前为干预前,实施常规管理模式;此时间点后为干预后实施基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绩效分配管理;对比干预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干预后护理质量评分中病房管理质量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文书评分、重症分级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同时干预后护理人员对夜班岗位(27.59%)、责任护士(36.21%)及教学组长(29.31%)的倾向性均高于干预前(10.34%)、(18.97%)、(13.79%),而干预后护理人员对辅助岗位的倾向性(24.14%)低于干预前(55.17%),(P<0.05)。结论:基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绩效分配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调整护理人员的岗位倾向性。

  • 标签: 岗位胜任力 绩效分配 护理质量
  • 简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估(performanceappraisal)是依据一定标准对护理人员的绩效进行检查、测量和评价的过程。护理绩效评估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提高护理绩效、管理效率、帮助护理人员改进工作及谋求未来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显著,是护理管理的源头和核心。现将护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必要性、方法及国外绩效评估研究趋向对国内护理绩效评估的启示进行论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绩效评估 国内 国外 护理人员 管理职能
  • 简介:总结了绩效考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与用途,介绍了绩效考评原则、标准、内容、方法和形式,找出绩效考评中存在的偏差,以求找到科学、合理的护理绩效考评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绩效考评 原则 标准 内容 方法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现在的医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民营医院当中,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护理岗位中,如何通过绩效分配,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的流失。在肖正权院长提出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中,真正的让优秀的护士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护士更为稳定。

  • 标签: 层级绩效管理 公平 稳定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现在的医疗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民营医院当中,绩效工资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护理岗位中,如何通过绩效分配,提升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的流失。在肖正权院长提出的层级绩效考核制度中,真正的让优秀的护士有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让护士更为稳定。

  • 标签: 层级绩效管理 公平 稳定 护理工作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客观、科学的绩效考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图解式评估法,制订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评表,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6名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评。结果2次评估的总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末次评估中自评分、他评分均高于初次评估,除护理操作或理论考核、出勤情况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岗位绩效考评,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树立了竞争意识;加强了沟通协调作用,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

  • 标签: 急诊科 绩效考评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能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法。方法建立基于护士分管病人、以护士个体l临床护理工作数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的护士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其中恒量指标(职称系数与级别系数)占20%-4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能级;变量指标(护理工作数量、质量及满意度)占60%~80%,主要反映护士个体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在各护理单元对护士的绩效分配考核中应用。结果该护理绩效考核方案能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以病人为中心,并向苦脏累岗位倾斜。结论基于护士分管别人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需求,能有效提高护士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优质护理效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责任制整体护理 护理绩效考核 护理数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岗位分配在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于 2017 年 1 月 1 日开始实施, 2017 年 12 月 31 日结束,为期 1 年。将消毒供应中心 18 人分为 4 个层次,设定 9 个岗位。设置岗位管理系数,制定量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建立绩效考核与个人奖惩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法进行绩效管理。对 18 名人员干预前后工作质量控制评价、理论技能考核情况、在临床科室的服务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数据统计发现,岗位分配应用在绩效管理中,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人员专业素质及临床科室满意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结论 岗位分配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绩效管理中,能够充分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持续改进,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在临床科室的服务满意度 。

  • 标签: 岗位分配 消毒供应中心 绩效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教学单元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教研室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分解出护理教学单元的6项一级指标和23项二级指标,并确立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结果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实践,全院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提升了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结论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法客观、有效、操作方便,使临床教学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护理教学 关键绩效指标 考核
  • 简介:[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根据普外科护理岗位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比较2008年和2009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2009年在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医院感染、危重病人护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方面得分均高于2008年(P〈0.001),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差错减少(P〈0.01),且绩效考核后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绩效考核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0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研究。将双模拟法作为本次实验所选呼吸内科患者的分组依据,研究人员在对照组及实验中护理管理中分别实施传统管理模式、绩效考核,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护理质量评分,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对护理工作持特别认可态度及一般认可态度的人数分别为31人及39人,护理认可度分别为77.50%及97.50%,组间患者护理认可度相关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两组患者在参与管理、德、绩、勤、能方面的评分差异突出,(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呼吸内科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于我院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选取时间不同,分别是2019年3月-2020年3月,该阶段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参照组;2020年4月-2021年4月,该阶段采用绩效考核进行护理管理,分为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名护理人员和50例患者。收集两组护理管理中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分析后,统计两组护理管理期间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护理管理后,护理满意度各方面的评分相比,研究组比参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3/50)比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10/50)},以上比较前者较优,(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相比,参照组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无法实现整体质量的提高,应用绩效考核后弥补了这一缺陷,不仅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在今后管理中可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呼吸内科 绩效考核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对国内外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国外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养老机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文章信息进行描述、分析。结果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3篇,共介绍了17个指标体系,各指标体系的结构及条目数存在较大差异,更加关注结果性指标,忽视结构及过程性指标。结论养老机构的护理质量受到了普遍关注,构建了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同时,需要对各指标的测量方法、阈值进行规定,保证质量指标的可操作性。且针对评价后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订相对应的干预措施,保证质量改进的连续性,以达到对养老机构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的目的。

  • 标签: 养老机构 质量评价 指标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绩效考核对医院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 2014年 3月 -2016年 8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以及我院产科、妇科、外科、儿科、心血管科等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从 2015年 6月开始实行新的绩效考核,记录和比较我院护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总分以及患者的评价。结果 实行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质量总分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评价状况均优于实行绩效考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结论 对我院在进行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用绩效考核对,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对护理工作评价,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 标签: 医院护理 绩效考核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护士绩效与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在2017年1月开始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而在2018年实施层级管理政策,比较2017年与2018年的护士工作绩效。结果2018年护士绩效均低于2017年(P<0.05)。结论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共同探讨和交流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学会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能够提高护理工作的绩效

  • 标签: 护士绩效 工作积极性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护士绩效与工作积极性的策略。方法:根据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在 2017年 1月开始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而在 2018年实施层级管理政策, 比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科学的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方法。[方法]通过实行对护理岗位类别和级别的设置、岗位梳理、修订岗位说明书、护士岗位分层培训、岗位选聘与实施、绩效考核和岗位晋级等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实施。[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前后病人、医生及护士自评满意度均提高,护士的工作、学习积极性高涨。[结论]基于护士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促进了护士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保证了正向的激励机制,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 标签: 护士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岗位晋级
  • 简介:目的探讨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管理及效果。方法以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实习护士带教满意率、护理论文发表数等对护士长进行月岗位考核、季度综合目标考核和年度述职及奖励性考核。结果实施护士长绩效考核管理后,在出院病人数、危重病人数、床位周转率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由90%上升至1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62起下降到49起,患者满意率由94.6%上升至96.8%,护士满意率由88%上升至96%,实习护士带教满意率由86%上升至92%,护士论文每年发表由36篇上升至54篇。结论实施病区护士长绩效考核能有效调动护士长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长工作效率和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医院科学持续快速发展。

  • 标签: 护士长 绩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