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回顾性分析53例交通伤导致的大出血经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护理过程。53例患者均成功行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手术操作时间为30~65min,均能顺利发现出血动脉并进行栓塞治疗。其中3例多发伤的患者于动脉栓塞过程中由于出血量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1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直接进入ICU进一步治疗,39例患者动脉栓塞完成后行骨科手术治疗。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事故 交通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止痛消炎膏对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将11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实验组于置管当天给予止痛消炎膏沿静脉穿刺点上方静脉的走行适量外涂,2次/天,连用5天。对照组暂不处理,如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再敷止痛消炎膏外加地塞米松。比较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再组成地塞米松加止痛消炎膏组和单用止痛消炎膏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5例,发生率9.09%。对照组15例,发生率2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8例(80%)治愈,2例(20%)显效;单用止痛消炎膏治疗机械性静脉炎10例,其中6例(60%)治愈,4例(40%)显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敷止痛消炎膏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止痛消炎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优于单用止痛消炎膏。

  • 标签: 止痛消炎膏 静脉炎 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
  • 简介:目的:探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住院发生静脉炎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2012年7月~2013年1月住院发生静脉炎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3天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鲜马铃薯汁湿热敷联合TDP神灯治疗留置针静脉炎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感及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静脉留置针 马铃薯汁
  • 简介: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为血浆容量扩充剂,是临床常用血容量扩充剂,静脉滴注后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的情况比较少见。我科于2013年发生1例静滴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过敏的案例,经过及时的诊治和护理,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7岁。于2013年7月29日因"外伤导致右耳流血,右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4h"入院,拟以"右锁骨骨折,右肩胛骨骨折"收住我科,

  • 标签: 羟乙基淀粉 氯化钠 药物过敏
  • 简介:总结1例因溺水溶血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小板低,血管活性物质均发生了剧烈的改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风险性很高,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患者采取的是无肝素凝治疗,又要警惕凝血的发生,细致有预见性的观察及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其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溺水 溶血 肾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失败补片取出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1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外科并发症再次手术取出补片患者的围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0例患者均将补片完全取出,因补片植入引起的疼痛、感染等症状缓解。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5.3±3.54)个月,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应果断取出补片,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补片取出术后的恢复。

  • 标签: 腹股沟疝 修补术 补片取出术 中西医结合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