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给予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膝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多方位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膝关节活动度恢复。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活动度 全程护理 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研究设计是研究者基于研究目的、研究假设及研究条件等,将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细化的过程。研究设计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设计的严谨性与合理性为实施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本文将从护理研究类型、特点及其主要内容等方面阐述研究设计要点,旨在提高护理人员的研究设计能力。

  • 标签: 研究设计 护理 研究类型
  • 简介:[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142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根据病人的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病人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定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病人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ESCA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实行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延续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康复护理服务模式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骨创康复科进行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术后优质康复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效果,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后骨折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优质康复护理模式不仅能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骨折愈合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优质康复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文题原则上不能使用缩略语,文中应尽量少用缩略语。表1中公布的中、英文缩略语在文中可以直接使用。未公布的名词术语,请按照如下规则进行缩写:原词过长且在文内多次出现者,于第一次出现时应写出中文全称,中文要在括号内写出缩略语,如光学显微镜(光镜);英文要在括号内写出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

  • 标签: 《中华护理杂志》 缩略语 英文 护理教育 PNEUMONIA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8月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455,P<0.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5.870,P<0.001)。结论护理标识在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 精神障碍 护理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效果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ckay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儿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 标签: 细节护理 髋关节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40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d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以及总胆红素(TBIL)]、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各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d,观察组患者CRP,A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BIL、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进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d下床活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医疗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多学科联合诊治下的护理干预,可促进肝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各种并发症风险,优化患者预后。

  • 标签: 多学科联合诊治 肝癌 围手术期 护理 预后
  • 简介:为了进一步聚焦行业热点、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作者和读者,2018年改版月刊的《上海护理》杂志拟重点策划如下主题,欢迎广大读者关注并踊跃投稿。

  • 标签: 护理学科 上海 征文 专题 读者
  • 简介:近期,有不法分子以本刊名义向作者收取复审费或版面费,已造成部分作者蒙受损失。

  • 标签: 杂志 护理 上海 版面费 作者
  • 简介:目的探讨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选自我院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实施前(2015年6月~2016年5月)与实施后(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ICU机械通气患者,每组各60例,比较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实施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水平。结果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干预后,干预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7%,对照组为13.3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干预组的护理质量各个项目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有利于降低机械通气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临床意义较大。

  • 标签: 创新型护理流程模式 ICU 机械通气 并发症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在护生实习期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实习的8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名和研究组45名,对照组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教学方案,研究组实施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及综合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正常分娩接生实验、骨盆外测量、产时会阴冲洗与消毒、会阴擦洗方面的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实习护士专业理论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专业实践技能、病情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团结协作、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生实习期间在护理教学中实施妇产科护理模拟教学方案可显著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对保障和持续提高今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模拟教学 护生 护理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13例心脏外科手术资料,总结心脏外科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经验。[结果]无一例病人因麻醉护理不当出现意外和不良事件,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心脏外科手术难度较大,对麻醉整体配合要求较高,麻醉护理配合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心脏外科 麻醉 护理
  • 简介: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pemphigus,PN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以严重疼痛性黏膜糜烂和多形性皮肤损害伴潜在肿瘤为特征[1]。Anhalt等[2]于1990年首次报道了天疱疮合并肿瘤,并认为该病有其本身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副肿瘤性天疱疮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天疱疮,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Castleman病等有明确相关性[3]。

  • 标签: 副肿瘤性天疱疮 护理 口腔黏膜
  • 简介:目的探讨北京市某区社区护理骨干培训项目的实施效果。方法对44名来自北京某区不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护理骨干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护理管理、技术操作、疾病管理3个模块。培训结束后对参加培训者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同时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培训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设有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其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培训对象考核成绩为(79.96±10.85)分。参加培训的社区骨干,超过70%的人员对培训的满意程度较高,但仍有20.5%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不能增加其自信程度,2.3%的培训对象认为培训不能满足其工作需求。结论护理骨干培训是在有限时间和条件下进行社区护士全员培训的一种途径。为提高培训效率和效果.培训的内容、方式、时间等都是需要考虑和实践的要素。

  • 标签: 护士 在职培训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目的通过横断面调查安徽省各级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6年3月一5月对省级医院及三级医院、各地市二级医院与一级及以下医院共144所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所(21.52%)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脉穿刺及维护时选用的皮肤消毒剂不太规范;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情况,其中选择静脉输液钢针的医院比例为100%,外周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输液港的医院比例为68.88%、54.86%、50.69%和20.83%;静脉导管的维护和护理方面,正确冲封静脉导管及接头更换的医院占58.33%,正确拔管的医院占44.44%;绝大多数医院已建立了静脉治疗相关制度、预案和流程等;每年有不同程度培训的医院占57.63%。有专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医院占44.44%。结论安徽省静脉治疗专业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不足,应细化静脉治疗标准.规范静脉输液工具的使用和维护.进一步促进安徽省静脉治疗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 专业 护理 医院 公立
  • 简介:目的建设护理博士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构建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高级质性研究,以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以混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学生线上参与情况、课程成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总结与反思4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结果3期学生课程访问次数分别为2274次、2679次、1776次;参与讨论发文402次、428次、524次。学生课程平均成绩为78分、74分、79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对学生质性研究学习及实践训练有极强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对质性研究的评判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结论高级质性研究课程在国内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护理质性研究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弥补了国内各院校护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自主性较大、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质性研究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高级质性研究 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
  • 简介: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2015年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为367.3/10万,是第五位恶性肿瘤,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直肠癌根据肿瘤与肛门的距离分为高位、中位以及低位三种。

  • 标签: 肠造口术 家庭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