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腔PICC导管有2个管腔,为5Fr型号,导管较粗。在置入腔PICC导管时,其末端与导管为一体,不能剪裁,因此使用时多对导管前端进行剪裁。以往,我们都是用无菌剪刀进行剪裁,每次都需使用一个拆线包,若需要剪裁的导管过多,则会出现拆线包不够用而需要护士临时去取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操作、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医疗卫生用品的消耗。我科自2011年2月开始使用扩皮刀进行剪裁,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PICC导管 双腔 医疗卫生用品 拆线
  • 简介:总结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15例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治疗前做好出血的监护与急救,做好心理护理和治疗前准备,治疗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健康教育。1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细致护理,出血得到控制,康复出院。

  • 标签: 产后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 护理
  • 简介:随着各类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引用,导管固定方式已引起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导管固定方式别针橡皮筋固定法,简称别针法,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护理人员对导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截流夹固定法和票夹固定法等,但这些改良固定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探讨更好的导管固定方式,以满足临床导管固定的需要,使导管得到更安全、

  • 标签: Y型导管安全固定夹 开发研究 应用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某一支血管突然闭塞引起,偶有发病时处于应激和高凝状态使支血管的突然闭塞。此时病情更加凶险,合并症多,选择合理的救治方案,对于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我院2012年9月成功救治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患者。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冠脉闭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急救
  • 简介:目的:观察头输液器用于妊娠剧吐患者静脉补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妊娠剧吐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对照组)和头输液器输液(观察组),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异常情况(包括皮肤红肿和静脉炎)、穿刺部位输液过程中疼痛评分、日输液量平均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穿刺静脉点周围皮肤红肿2例,无静脉炎发生,对照组12例发生穿刺静脉部位异常,其中周围皮肤红肿10例,静脉炎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NRS疼痛指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日输液量平均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输液器混合静脉补液的方式在妊娠剧吐输液治疗中能明显减轻患者的输液疼痛,避免了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了每日输液时间.

  • 标签: 妊娠剧吐 静脉补钾 双头输液器 氯化钾
  • 简介:目的:探讨2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血糖,进一步提高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便利抽取2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析影响2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因素。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者94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为31.33%。收入情况好、得到家庭成员关心和支持、有过住院经历、遵医服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自我监测、定期复查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结论:建议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多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工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8月在我科确诊为食管癌并行食管癌切除手术的患者1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试验组8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白扁带系套结固定法,试验组采用工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法,均固定至拔管,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及鼻腔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在鼻、脸、耳廓部位压疮的发生率及鼻腔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工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胃管固定法不仅稳固美观、安全舒适,且能有效预防鼻、脸、耳廓部位压疮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工型鼻贴 活瓣式脸贴 胃管固定 压疮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