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下肢骨牵引是利用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作用于骨折部位,达到复位或维持复位固定的治疗方法[1].在临床上,很多下肢骨折的病人需要用牵引架进行骨牵引以达到术前肢体的固定,防止骨折对血管、神经的二次损伤,为手术创造最佳的手术时机.然而目前使用的下肢骨折牵引架存在一些问题。

  • 标签: 牵引架 下肢骨折 持续牵引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减轻糖尿病患者手指采血时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79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94例),观察组首先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程序进行疼痛体验管理,并对我院现行的血糖测定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使用优化后的操作方法进行手指血糖监测,对照组则按照原有流程进行操作,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运用持续质量改进后,患者的手指血糖监测疼痛评分(2.09±1.28)分低于对照组(4.32±1.59)分,满意度评分(93.35±2.17)分高于对照组(74.37±4.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程序在改善手指血糖监测的疼痛体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糖监测 疼痛
  • 简介:[目的]观察软组织损伤早期应用持续冷疗与间歇冷疗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软组织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持续冷疗组和间歇冷疗组各120例。持续冷疗组采用AircastCryo/Cuff加压冷疗系统,持续冷疗至受伤后72h;间歇冷疗组一般护理措施同持续冷疗组,冷疗方式为隔3h冷疗1h至受伤后72h。分别测量并记录病人冷疗前及冷疗后24h、48h、停用冷疗时的疼痛分值、肢体肿胀值。[结果]冷疗后不同时点疼痛评分间歇冷疗组较持续冷疗组高;冷疗后48h及停止冷疗时间歇冷疗组病人肢体肿胀值较持续冷疗组高。[结论]持续加压冷疗用于软组织损伤早期治疗可减轻肢体疼痛和肿胀。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持续冷疗 间歇冷疗 加压冷疗
  • 作者: 阳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影响。方法: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0)和持续组(n=40),给予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及常规出院指导,给予持续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出院后持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状况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持续性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5%与常规组72.5%相比明显较高,P<0.05。持续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Barthel指数评分(81.5±2.1)分、(92.8±1.8)分、(96.8±2.1)分与常规组(74.2±1.9)分、(84.6±1.7)分、(91.5±2.4)分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持续性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并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简介:为了提升广大护理人员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其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运用更有效、系统、开创性的科学方法和管理工具,进一步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与持续改善,当代护士杂志社拟定于2016年7月22日至26日在云南·昆明举办“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全国学术会议。此次会议将邀请台湾及国内著名专家授课,采取“课堂理论讲授与分组讨论”、“案例剖析与场景模拟”及“贴近临床实践,专家现场点评互动”等实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让与会学员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快速掌握要领服务于临床。欢迎全国广大护理同仁参加。

  • 标签: 护理学术交流会 护理质量控制 《当代护士》 会议 科学方法 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