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其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3位,但因卵巢癌致死者,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自19世纪80年代,PAC方案化疗应用于临床术前、术后化疗,其特点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顺铂(DDP)、阿霉素(ADM)、环磷酰胺(CTX),其目的在于缩小病灶,降低癌细胞活性,抑制残存癌细胞,防止复发和消灭转移灶。我院近年来对卵巢癌术前、术后化疗采用的PAC化疗方案,化疗效果较好,但其化疗过程毒副反应较重。我科对此类患者实施专业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卵巢癌 PAC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未婚女性流产的心理特点展开研究分析,并探索流产后关爱(Post-Abortion Care,PAC)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中心接收的未婚女性流产患者共计80例,选取时间跨度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将其平均划分为两个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参照组应用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流产后关爱护理干预,干预后对两组未婚女性流产患者的心理特征展开分析,说明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长、阴道流血量、出血时长对比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偏低,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干预前,参照组与实验组负面心理评分统计学对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负面心理评分,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偏低,组间对比呈P<0.05有意义。结论:未婚女性在流产期间,应用流产后关爱护理干预对策,能保障手术顺利展开,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概率,临床护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未婚女性 流产心理 流产后关爱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意外妊娠女性采用流产后关爱(PAC)方式完成流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行人工流产的意外妊娠患者中,随机抽选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给予流产后关爱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心理评分方面,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满意度95.00%,对照组满意度72.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意外妊娠女性的流产护理中,应用流产后关爱护理,其效果显著。

  • 标签: 意外妊娠 流产后关爱方式 流产护理
  • 简介:摘要:延续性优质护理服务在流产后关爱(PAC)项目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微信群、电话随访、专用电子随访系统等方式,全面关心患者的身心康复情况,并安排定期的复诊和康复评估,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困境,促进身体健康恢复。

  • 标签: 延续性优质护理 流产后关爱(PAC)项目 应用分析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PAC 服务模式对未婚女性流产术后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来我院接受流产手术的 未婚女性 患者 200 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 PAC 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落实率。 结果: 采用 PAC 服务的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心理恢复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 PAC 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恢复,并提升患者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 标签: PAC 服务 未婚女性 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AC服务模式对未婚女性流产术后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来我院接受流产手术的未婚女性患者2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PAC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落实率。结果采用PAC服务的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心理恢复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AC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恢复,并提升患者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 标签: PAC服务 未婚女性 流产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PAC 服务模式对未婚女性流产术后心理及生殖健康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来我院接受流产手术的 未婚女性 患者 200 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服务,研究组患者采用 PAC 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以及避孕措施落实率。 结果: 采用 PAC 服务的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心理恢复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采用 PAC 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术后心理状态恢复,并提升患者避孕措施落实,降低重复流产率。

  • 标签: PAC 服务 未婚女性 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控制械的消毒灭菌质量作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们主要是利用数字随机法,随机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前一年和实施该管理措施后一年接收的器械中各选择1400件,将其分别纳入常规管理组和质量监测管理组,在上述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中应用不同的管理,最后对两组不同管理措施下器械的医疗物品的清洗、消毒及包装合格情况。结果:两组医疗物品在供应科实施质量监测管理后的95.71%的清洗合格率、94.79%的消毒合格率及96.57%的包装合格率均明显优于精细化管理之前。结论:质量监测管理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医疗物品的清洗合格率、消毒合格率及包装合格率,有利于减少院感的发生情况,对于维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监测管理 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用效果 研究
  • 简介:目的结合自动压力注射,探讨造影剂优化使用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TOSHIBA—XVISON螺旋CT,MEDRAD810C自动压力注射。将增强扫描检查患者422例分为两组。观察组224例,采用造影剂优化与自动压力注射联合应用(优维显+生理盐水),注射时按生理盐水-造影剂-生理盐水的顺序注入血管;对照组198例,采用自动压力注射直接推注(造影剂不加生理盐水)。扫描分区为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其增强效果采用CT值评价法。结果观察组影像质量优者占95.09%,对照组占90.40%。结论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优化与自动压力注射联合应用,避免了造影剂在注射及连接管内的残留,使其100%注入血管,保证了增强的影像质量,避免了造影剂外溢造成的局部组织反应,降低了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弥补了人工手推造影剂之不足。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仪器和设备 注射器 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全自动清洗消毒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研究。方法: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23年5月~2023年12月期间,三个类别的100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按照每组50件,各组中三个类别的器械具体数量略有差异的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件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消毒,对照组50件按照手工操作的模式进行消毒。在两组消毒结束后,分析研判各自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探索全自动清洗消毒在消毒过程中的作用与利弊;结果:观察组的清洗时间、细菌残留率和灭菌合格率等相关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进行消毒能有效降低器械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消毒效率和灭菌合格率等指标提升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自动 清洗消毒器 消毒供应中心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AC心理弹性理论干预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研究排纳标准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治疗的帕金森综合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渐进式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AC心理弹性理论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AS和S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PAC心理弹性理论干预联合渐进式康复护理帕金森综合症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PAC心理弹性理论干预 渐进式康复护理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植入式心脏自动转复除颤(ICD)安置术是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伴有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且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一种新手段,它具有创伤小、手术简便、效果确切的特点,能显著降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猝死率。我院已成功安置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评价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ICD)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内在我院接受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植入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开展综合护理管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护理后和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结论 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植入术后予以综合护理管理不仅可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满意和认可,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埋藏式体内自动复律器 植入术 护理管理 干预效果
  • 简介: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近几年,自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简称ICD)开发以来,已逐渐被应用于临床。ICD是通过置于心脏内或心脏表面的电极感知心室颤动,并给予除颤,它还能程序起搏、中止快速和缓慢型心律失常,是具有起搏、复律、除颤等功能的电子装置。我院于2003年10月,为2例病人成功安装了ICD,术后病人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 护理
  • 简介: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传播,最主要的也是非常常见的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还有一些特别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都是空气中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粒子随气流水平或垂直扩散,从而造成这些疾病的交叉传播[1].吸痰是临床常用的抢救器材,尤其是气管切开的病人需要吸痰时.负压抽出的空气中含有病人的痰液及呼吸道的微小颗粒,其中不乏细菌和病毒,因此吸痰排出的气体对于外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检测使用吸痰的病房空气微生物状况,采取预防措施,对预防医院交叉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重点在于探明吸痰排出空气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改善病房空气质量的消毒隔离措施.

  • 标签: 吸痰器 排出空气 空气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外观凝血标准、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折安瓿是护士每同重复多次的操作,因折安瓿导致护士手部受伤的事件时有发生。从2005年9月开始,我科使用自制的笔筒式安瓿折断,受到护上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安瓿折断器 制作 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