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社会社会科学的发展,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管理社会的人越来越多,至今,社会学已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结构体系庞大、涉及众多领域、应用途径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卫生领域也不例外,现代护理工作者必须相应地改变知识结构,充实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

  • 标签: 社会学 社会因素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行为因素 知识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取对儿童福利院内75名孤残儿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情感指标记录,分析心理护理对儿童福利院孤儿心理健康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使用儿童版的正负情感表(PANASC)对孤残儿童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项干预措施有效地改善了75名孤残儿童的正负情感,统计数据显示出了明显差异(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儿童福利院中孤残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儿童福利院 孤残儿童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战伤社会外伤伤员表现出的心理特点的不同之处,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可以解决损伤问题,改善伤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最终恢复健康。

  • 标签: 战伤 社会外伤 心理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择2023年4月至2023年9月老年科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社会支持,而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使用心理测量工具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此,心理护理社会支持在老年科护理中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老年科护理 心理护理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老年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对高龄老年患者最有效的护理方法,让老年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保持乐观,使治疗效果更好 。方法:根据研究要求,将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有 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治疗完成后 比较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200 例 患者进过 护理后,使用 SAS SDS进行,得到的 评分皆优于护理前,患者的 生活质量都有 明显好转,其中观察组的比对照组的改善 更为明显。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重症患者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应用于推广。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老年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妇科护理中妇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妇科问题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妇科护理在改善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对妇女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此外,提供专业心理支持服务、个体化心理健康评估干预、整合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等措施能有效帮助妇女应对心理压力。综合利用多方资源,加强妇科护理中心理健康的关注,对促进妇女整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妇科护理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4例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GDS评分为(40.61±8.72)分,41例存在抑郁情绪(43.6%);婚姻、文化程度以及居家情况社会支持存在差异。抑郁状态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关系(r=-0.514,P〈0.0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存在抑郁状态,抑郁状态社会支持密切相关,临床工作者应关注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状况,帮助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抑郁 社会支持 老年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高位截瘫患者出院后的社会支持生存质量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以探讨相应的康复对策。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88例出院后的高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社会支持得分为26-56分,平均为43.70分;自评生存质量总分为20-70分,平均46.30分。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和生存质量总分存在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361,P〈0.05)。结论应当采用合适的康复对策,尽可能充分地调动高位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高位截瘫 社会支持 生存质量 相关性 康复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女护士焦虑情绪和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对上海市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女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量表(SSRS)、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为积差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焦虑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回归结果表明焦虑、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解释能力分别为39.7%、17.6%,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焦虑对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171、-0.824(P<0.01),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直接效应系数为0.455(P<0.01),焦虑通过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间接效应系数为-0.078(P<0.01)。结论:女护士焦虑、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焦虑也是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社会支持是焦虑生活质量的中介因素,改善女护士焦虑情绪,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女护士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女护士
  • 简介:目的改革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为更有效地培养出切实符合临床需求的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南昌大学护理学院2007级护理本科生7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5名。研究组根据第1~3学年护生教学内容,制定社会实践计划;第4学年,先在社区康复中心进行1周的社会实践,然后进入医院,根据实习情况制定实践计划并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培养模式,第4学年直接进入医院,实习前进行常规岗前教育。入学前及实习结束前对全部护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包括自评和他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生在沟通、协调、管理、人文关怀、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护生护患沟通能力、收集和给予信息、获得并理解患者观点等方面的评价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生在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护理实践,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逐步发展护生的各种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使护生能更好地适应从学校进入医院、从医院走入社会的角色转变。

  • 标签: 护理本科生 培养模式 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 人文关怀
  • 简介:[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的社会支持和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应用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0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73.3%病人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总分自我护理护理能力的总均分、自我护理概念因子分、自我护理责任因子分、自我护理知识因子分以及自我护理技能因子分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COPD病人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提高社会支持,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COPD 社会支持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目的调查哮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相应的依据和指导.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36.00%的哮喘患者存在轻度自我感受负担,8.00%的哮喘患者存在中度自我感受负担,2.00%的哮喘患者存在重度自我感受负担.哮喘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56±5.77)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感受负担总分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结论哮喘患者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自我感受负担越轻.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设法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为哮喘症状的治疗和控制提供帮助.

  • 标签: 哮喘 感受负担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社会支持的状况,并了解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社会支持相关性。方法 采用第3版UCLA孤独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 SSRS) 对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神经梅毒患者的孤独感得分为( 39.5 ±8.25)分,在性别、年龄、学历、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婚姻、神经梅毒病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7.45±8.70)分,在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神经梅毒病程、梅毒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得分为(17.75±6.89)分、( 12.83±4.26) 分和(6.88±2.20)分;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 孤独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孤独感客观支持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病程的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梅毒患者孤独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提高神经梅毒患者的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可降低其孤独感。

  • 标签: 神经梅毒 孤独感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科行复发性流产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为(58.63±12.12),自我效能总分为(22.36±3.45),社会支持总分为(62.35±5.48)。创伤后成长(除他人的关系外)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出现创伤后成长现象,且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创伤后成长有正性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复发性流产患者术后社会支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创伤后成长,从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

  • 标签: 流产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研究社会支持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80例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较差,较正常人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P〈0.01);社会支持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系(r=0.597,P〈0.01)。结论社会支持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护理过程中应重视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来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癌 社会支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医务社会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共 享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不足,在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必要性及存在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加强宣传医务社会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 社会认同感、加强骨科专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等对策。近年来,医患纠纷已成为 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医务社工作为缓解医患纠纷的新途径,具有自身价值和介入的 必要性。针对我国医患矛盾的多种因素,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医务社工介入医患关系及 社会资源沟通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患者是医务工作者、社工的工作对象 的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每一位患者都是有潜能的,社工要做的就是发掘其自

  • 标签: 骨科护理 医务社会工作 价值观 医患关系 制度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应激有关因素脑中风患者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68例脑中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睡眠状况评定、医学应对问卷(MCMQ)、特质应对条目(TCI)、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心理社会因素问卷,并用SPSS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脑中风患者TCI中的消极应对、MCMQ中的屈服应对、身心症状和其他多项心理社会因素睡眠状况均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水平、情感表达、屈服应对、食欲、体质等心理应激有关因素是影响脑中风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结论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对脑中风患者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

  • 标签: 脑中风 心理学 应激源 睡眠
  • 简介: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128例肺结核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别应用Herth希望量表、肖水源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肺结核患者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结果:本组患者Herth总评分为(34.28±2.85)分,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分别为(38.98±4.63)分、(20.12±3.89)分、(8.14±0.89)分、(7.02±2.56)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分别为(58.63±4.89)分、(56.78±5.36)分、(60.12±6.78)分、(59.12±6.23)分、(52.48±3.45)分、(53.98±4.96)分、(56.89±5.44)分、(53.48±6.02)分;社会支持总分Herth总评分、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呈正相关(P〈0.01),客观支持Herth总评分、总体健康呈正相关(P〈0.05),支持利用度Herth总评分、总体健康呈正相关(P〈0.01)。结论:社会支持程度肺结核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社会支持将有助于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结核 社会支持 希望水平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的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和月收入情况患者间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乳腺癌患者的社会支持较好;SCL-90症状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社会支持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症状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故护理过程中应重视评估和利用患者的社会支持,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促进其心身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