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种药物在泪道通应用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13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采用潇莱威眼液、玻璃酸钠、金霉素眼膏进行泪道灌注,观察3种药物在泪道内停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3组病例的药物停留时间比较,金霉素眼膏组平均3.3d,潇莱威眼液组平均2.9d,玻璃酸钠组平均2.7d,经方差检验,F:9.43,P〈0.05;3组的疗效经卡方检验,z=4.029,P〉O.05。结论金霉素眼膏具有消炎不易排泄的特点,在鼻泪管内停留时间长,有助于炎症吸收、阻止黏连。

  • 标签: 泪器 泪道探通 金霉素眼膏
  • 简介:摘要: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护理学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高效的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提供相应的医护技能应用环境,高校在定期组织仿真护理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能够积极的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知识,同时促进师生专业水平的共同进步。现代高效护理教学管理当中,想要高效率的提升护理意识以及综合管理的服务水平,需要制定合理的仿真模拟实训计划,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下,完成真实的模拟实训任务,利用主动参与的模式来提升护理的专业技能。本文将针对现代高校教学的护理仿真实训教学进行相应的分析探究,希望能够对教育教学的进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高校教学 护理教育 仿真模拟 实训管理 分析应用
  • 简介: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长期以来,护理教育在考试管理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不利于护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面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需要,护理专业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 标签: 考试改革 护理专业 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 考试管理 护理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艾滋病护理职业暴露的安全防护对策。方法:对1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防护对策展开回顾性分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均第一时间对伤口实施了针对性的处理,同时为其展开了全面的心理护理,引导护理人员形成积极的应对心态,并展开为期一年的血液检测追踪,得出感染率。结果: 全部11例职业保护护理人员,在1年的血液检测中,无人感染HIV病毒;但有1名护理人员因此而辞职。结论:艾滋病护理必须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率;而一旦发生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护理人员感染。

  • 标签: 艾滋病护理 职业暴露 安全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护理风险高,长期处在高压状态之下,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精神低迷之中,长此以往不利于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开展,直接影响护理工作成效。而且随着产妇及家人对护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倒逼科室在护理管理方式和模式上必须进行创新和改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工作水平提升,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对于降低由于压力问题带给护理人员的困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工作 柔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急诊儿科中小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分析其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科在2021年1月到2021年7月收治的11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滴注的患儿进行研究,将其作为对照组,对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展开分析,并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再选取我科在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10例静脉滴注的患儿,列为观察组,同样分析其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造成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主要包括导管堵住、患儿自行拔管和液体血液渗出等,其中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发生拔管的次数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性拔管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临床护理学的发展方向,总结了儿科护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改革体会。改革过程中,考虑到专业特点及护理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了教学内容和结构,采用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学习效果检验上也做了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标签: 儿科护理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泪囊炎表面麻醉下行泪道通术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样本数据为我院时间段内收录 82例新生泪囊炎患儿,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行表面麻醉下的泪道通术,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表明,护理后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通术的新生泪囊炎患儿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表面麻醉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了解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均有50例。在研究组中,按照急诊科分诊安全管理与风险管理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在对照组中,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中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动。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结合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进行泪道通治疗的效果,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4~5月于广西某三甲医院眼科就诊,诊断为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进行泪道通治疗的1~3个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泪道通术的治疗效果,并从患儿性别、眼别、月龄、分娩方式、病程时长等方面研究其相关影响因素,探讨针对1~3个月泪道通术患儿的护理措施。结果:2021年4~5月1~3个月泪道通术患儿有107例(121眼),其中111眼治愈, 10眼未愈,治愈率为91.7%,术后出血1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中,不同性别、眼别、月龄患儿的泪道通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病程时长的患儿泪道通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通术应用1~3个月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不受患儿性别、眼别、月龄、分娩方式及病程时长等因素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推广应用与临床小儿眼科诊疗。

  • 标签: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护理服务的内容日趋复杂,护理人员除完成日常临床疾病护理任务外,还需针对病人不同职业、文化素质、家庭社会背景等因素实施卫生宣教、家庭随访、护理咨询、社区保健服务等;护理人员必须对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方面存在的健康问题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护理工作的对象不仅仅是病人,而是整体的人、家庭、社区,因此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 生理 社区保健服务 家庭随访 护理服务
  • 简介: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量增多,很多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卫校招生人数增加,配套资源如实验场地、实验用物、教师、实验员等相对紧张。护理专业实践性强,实验教学质量要求高,严格小班上课、成立临床技能中心、调整实验计划、全天开放实验室、聘用临床护理骨干带教、实验员倒班制和签订实验教学任务书、制订实验周课表等措施可使实验资源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缓解扩招带来压力,保证教学质量。

  • 标签: 职业教育 学生 护理 课程
  • 简介:临床实习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既巩固护生的理论知识,又使护生获得基本技能训练。传统的临床实习教学多注重对护生的临床指导,忽视对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造就出来的“空腹形”人才与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护理专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我国护理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和改革。2004年5月-2005年7月我院对在我院实习的2004届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即在传统临床教学方法基础上侧重了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的培养,旨在使护理本科毕业生成为会临床、会教学、会管理、会科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经实践认为多元化、规范化培训,能提高护理本科毕业生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实习教学 护理本科生 教学改革 临床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教学 本科毕业生
  • 简介:探讨护理人员薪酬改革的效果。方法在保障档案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定,依据各岗位工作强度、工作难度、工作风险、技术含量设定分值,依据管理者的目的对突出表现者设定奖励。以此三项确定绩效工资,即护理人员薪酬:档案工资+绩效工资。结果护理薪酬改革后护理质量较改革前明显提高(P〈0.01),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较改革前稳定性提高(P〈0.05)。结论实行薪酬改革,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是一种切实、有效、简单、易行的薪酬分配方案。

  • 标签: 护士 薪酬改革方法 护理管理
  • 简介:为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拉开分配档次的原则,将奖金分配制度改革引入科室护理管理中,建立以护理人员的奖金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职称系数、团结协作等指标综合考核相挂钩的奖金分配制度,从而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护士 奖金分配 改革
  • 简介:摘要:医院利用DRG/DIP支付管理工具,能够通过管理、治疗、服务和运营模式的转变,规范医疗病案管理方式,理顺医院成本核算行为,降低患者费用,实现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改善患者疗效和医疗体验。因此,研究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医院的内部管理与外部服务,促进医疗机构的转型升级。

  • 标签: 医院财务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2019年末突然兴起,其具有感染性的特质使得大众安全防护工作做得措不及防,大面积的人群受到了或重或轻的感染,一时间医疗设备和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的调动,人民的来去活动受到了控制等等,这些现实画面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新冠病毒肺炎的流行性之强。很多患者的病情是很严重的,转在急诊病房里。这是陪人员安全注意问题十分有必要。接下来通过对新冠病毒肺炎病情的症状、感染的原因和预防等的分析来探讨对急诊病房陪人员的健康教育及管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 急诊病房探陪人员 健康教育及管理
  • 作者: 汪蒗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5-27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4期
  • 机构: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400037
  • 简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常见并发症类型,如不及时发现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复杂,多由各种危险因素共同影响导致,因此在护理干预策略也应首选多措并举,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的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本文主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策略。

  • 标签: 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行造口术的护理对策及患儿的预后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入选的94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造口术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3.40%,P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炎 造口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有效性。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普外科护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3例)和对照组(n=43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实施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结果:在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护联合式健康教育护理在普外科护理患者中,可以明显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护理方式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护理依从性更高,值得参考。

  • 标签: 健康教育 医护联合 普外科护理